第12章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和基因工程产品的专利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

国际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1993年提出了食品安全性评价
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
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基因工程操作对象和转基因产品可能带来 的危害

转基因产物可能具有两大危害:一种是操作对象带来的使人 被动接受危害;另一种是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使人主动接受危
害。目前人们被动接受的危害包括了个体危害和群体危害,
主动接受的危害包括转基因产品(如食品和药品等)和环境 安全性问题。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基因释放或漂移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 题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是 否会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植物中,从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或
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包括:①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如抗除草剂 基因可能会漂移到其近缘杂草中,使其对这类除草剂产生抗 性,甚至可能多种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同一杂草中,形成对多 种除草剂具抗性的“超级杂草”);
Aquaculture Practices, GAP)、优良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和优良制造标准(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的认证,如何避免转基因动物 的遗传物质进入药物还是应该重点强调的问题。另外,作为 动物药厂(生物反应器)的动物本身一旦不“产药”了,如何 对该动物后续处理也是应慎重考虑的问题。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3.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估类似于转基因动物,但是由于植物自 身具有的生理和生态学特性,对于其安全性的判断必须将生 态因素、环境因素,甚至社会因素考虑在内。


4.遗传修饰的生物安全性
对遗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 进行有关评估时应考虑供体和受体的生物特性,包括来源于 供体的插入基因直接的遗传特性、与宿主有关的安全评判、 被修饰生物自身的不安全性状发生的遗传变化。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3年12月颁布了《基因 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基因工程工作的管理体系
和审批权限,并且明确指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一切基因工程工作,包 括实验研究、中间试验、工业化生产以及遗传工程体释放和 遗传工程产品的使用,以及从国外进口遗传工程体,在中国 境内进行基因工程工作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基因工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重组DNA技术的实验操作对象包括对不同来源的生物遗 传信息和人为合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再进行生物体的转
移,这些变异的生物体可能产生生物危害。
实验室生物危害是指在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研究过 程中操作对象对人、环境生态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对环境造 成的污染。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办法》中将基因工程工作按照潜在危险程度分为四个安全 等级:安全等级Ⅰ(基因工程操作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尚
不存在危险)、安全等级Ⅱ(基因工程操作对人类健康和生
态环境具有低度危险)、安全等级Ⅲ(基因工程操作对人类 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中度危险)和安全等级Ⅳ(基因工程操 作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高度危险)。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有争论。虽然没有发现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但本着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许多政
府部门和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比较关
注。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农业转基因生 物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评价试验。在 中国境内进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前,应经过中间试验、 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阶段的安全性试验,需要经过安全评 价合格后,方可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 业转基因生物进入市场销售前,应由农业部认定的技术检测 机构经过申请领取安全证书、申请进口标识、申请国内标识 三个阶段。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基因工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的法律依据

2007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发布了第五版《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
册》(Biosafety i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Laboratories,BMBL),该标准至今仍作为国际通用的“金标准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二章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和 基因工程产品的专利保护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DNA重组打破了物种之间遗传信息交换的界限,基因工程
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生产出具有潜在 危害的新产品或新物种,从而可能对人类、动物和生态环境 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该技术从出现以来,其安全性问题 就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基因工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除需要考虑上述因素之外,还 要考虑到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可能带来的隐患,由于这些生物体(包括病毒、细
菌等微生物以及实验动植物)在实验中往往作为遗传操作的 供体、载体、宿主和受体,它们除了本身具有的致病性、致 癌性和耐药性等天然属性外,还可能具有潜在危害性。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基因工程操作对象可能带来的个体或群 体危害

个体危害即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如:微生物、目的基因、 载体等)可能对实验操作者带来的直接污染或感染,这种危
害可以通过严格执行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而加以避
免;群体危害即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通过 某种途径从实验室逸出,对社会人群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knockout)动物的 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动物分别是接受某一重组子的染色体 整合并获得某一遗传性状和丧失某一遗传性状的基因改造动
物。就安全性评估而言,基因敲除动物的安全级别应低于转
基因动物。而转基因动物因获得不同于野外型外源基因的表 达性状,理论上应该处于针对外源基因产物的防护设施中操 作。其安全级别的评估应以重组子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特定基 因产物的性质来进行判断。
作物,其遗传分解时可能减少土壤中菌根的种群,使得土壤
中凋落物的分解受阻,从而阻滞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转基因产物或产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1.转基因动物生产的药物安全性

目前研究表明,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出来的药物的安全性问
题,可根据其结构与天然蛋白结构是否一致来判断。但在生 产过程中,转基因动物如何对应良好农业规范(Good
极的效果。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基因获得专利保护的重要条件,
因为专利制度的基点就是产业利益。

3. 创造性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申请日以前 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前人们对基因工程产品的看法仍是莫衷一是,由于有许多 问题目前没有最终的结论,但一致的看法是各国在支持生物

1.新颖性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之 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
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
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 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2.实用性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的实用性是指一 项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进行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
3.基因改造微生物具有的潜在致病危险性

基因改造微生物往往具有很强的DNA重组能力。在生物体内, 这些被改造过的基因可能会产生横向转移,由微生物直接转
移到人或动物体内,由此创作出新的疾病,如经过基因改造
后的病毒也有可能成为极具杀伤力的病毒。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的相关内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制定了各自对转基 因生物(包括植物)的管理法规,并负责对其安全性进行评
价和监控。在美国,分别由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
环保署(EPA),以及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负责, 对环境和食品等各方面安全性评价和审批。

对某一基因工程实验安全等级的划分,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安 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的考察依据建立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生物表达系统的生物安全性

生物表达系统由宿主和载体组成,因此,对于这一系统的安 全性评估需要分别对宿主和载体进行判断。首先,根据宿主 细胞的致病性和自身遗传特性是否能够满足较低的安全要求, 微生物的遗传背景是否清楚,确定其安全性水平;其次,根 据载体的来源和类型、遗传背景以及改造后的基因产物的性 质进行安全评价;最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重组后的生 物性状、遗传特点和环境特性等,最终给出相关表达系统的 生物安全级别。
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其
生物安全。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章要求: 对基因操作的环境(实验室)的软、硬件要求以及应该采取
的措施;

对基因产品的界定、释放和应用; 对基因工程产品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法律法规要求; 对基因产品和技术的专利管理的调整和规范。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我国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 类,实施分级管理: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疾病 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 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 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 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 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 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 物疾病的微生物。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四、基因工程产品的专利及保护问题

(一)基因工程产品的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基因技术飞速发展,在过去的20年中,基因技术在农业,环
境科学、食品工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中产生了大量
的新产品和新方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对基因产品实现专利保护的条件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般要考虑以下主要方面:①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的外 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害。②过敏原:自然条件下存在
着许多过敏原性物质,如果在基因工程中将可能形成过敏原
的基因转入目标植物,则很可能导致产生的过敏原对人体造 成不利的影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②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物种的可能性(如抗除草剂基因转移到
近缘的野生物种造成危害);③对非目标生物类群的影响
(如很多转基因植物分泌的化合物散落到土壤中,从而影响 到土壤中的根际微生物群落)④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如抗 虫作物可以降低传统广谱杀虫剂的使用,克服虫害控制对天 气因素和时效因素的依赖性,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 害,结果可能使抗虫作物的环境释放使抗虫基因广泛传播。 ⑤ 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性(如带有几丁质酶的抗真菌的转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