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开放型经济区构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构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作者:韩立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3期
内容摘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融入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德国鲁尔、重庆、临夏、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推进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金融先行、财税扶持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经验与启示政策措施宁夏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对落实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
所谓内陆,就是深居大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的地区。这些地区货物到境外的距离远、时间长、物流成本高,形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资金、人员、信息等要素流通形成阻碍,从而制约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以降低制度壁垒和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度为主,表现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放和充分利用上。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指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型经济,相对于沿海开放型经济而言,强调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在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对外经贸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培育,不断提高贸易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功能和区域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结合外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一)新兴产业样本—鲁尔区的经验与启示
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基于这些问题,德国开始了对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工作。德国政府制订了多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并且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清理改造传统产业,初步完善基础设施,吸引资金和技术,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经过30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炼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炼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
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部市共建的开放型经济“试验田”—重庆的经验与启示
重庆是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不靠海,不沿边,作为内陆首个部市共建的开放型经济“试验基地”,发挥在区位、政策、产业基础、市场潜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通过做大汽摩产业、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综合能源等6大产业集群,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做优造纸及纸制品产业,做大医药及医疗器械、纺织服装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环境产业发展突出。重庆自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以来,从2007-2012年GDP增速分别15.6%、14.3%、14.9%、17.1%、16.4%、13.6%,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高速增长成为重庆内陆开型经济建设的最重要成就。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实现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上升,要素流动活性增强。投资结构趋于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总体来看,重庆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上走出了一条供其他内陆地区借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商贸历史悠久的回族自治州—临夏的经验与启示
甘肃省临夏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多民族聚居的河湟民族走廊,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是联系农区和牧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结合部”。临夏西有皮毛资源极为丰富的青藏高原,东有广大的皮毛加工基地,传统的商贸交流使当地人拥有丰富的经营经验。改革开放后,政府打出“资源与市场”优势牌,坚持“商贸富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环境塑市”的战略,形成了以临夏为中心的“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商品集散流通网络,构建了集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饮食服务为一体的商品经济网络,形成了以区际商贸和皮毛加工产业为主的临夏经济模式。
临夏的成功主要缘于:一是开放意识。从唐开始,临夏便是“丝绸之路”的驿站和唐蕃古道的通途,优厚的商贸历史对当地人的开放意识、商贸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合理用好地区资源优势。早期的临夏,作为交通、信息技术等条件都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并不具备像现代化大都市那样的国际开放能力,其优势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皮革业和西北地区交易的“旱码头”。临夏认清现实,用好了这两项资源,大力发展皮革加工和区际贸易,才使其经济基础一步一步打牢,区域影响力日渐加强,也为现在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四)独特的民俗人文优势—宁夏的经验与启示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验区的成立对于宁夏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依托宁夏特有的回族民俗人文地缘等优势,充分发挥中阿经贸论坛平台作用,努力推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将宁夏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省份,把宁夏打造成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
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具有独特的民俗人文、区位、产业和政治优势,在承接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扩大对世界特别是穆斯林国家开放的条件得天独厚。从人文民俗优势看,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和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宁夏人口近 36%、占全国近20%,3800多个清真寺遍布宁夏,与世界22个阿拉伯国家和57个伊斯兰国家风俗习惯相近,宗教信仰相同,有较强的民族认同感,民间交往频繁,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形成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宁夏又曾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的交汇点,在中阿经贸、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区位优势看,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重要位置,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与中东中亚交通联系中具有区位优势。从产业优势看,宁夏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和新能源开发示范区;引黄灌溉便利,农业优势突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是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投资市场、消费市场都在拓展,为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远销阿拉伯国家和地区,清真食品产值占宁夏食品总产值比重达80%。从政治优势看,宁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良好社会基础。
宁夏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借鉴经验发展新兴产业,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地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这张名片,发展从生产到物流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将清真食品产业打造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从德国鲁尔区、重庆、甘肃临夏及宁夏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到,内陆地区也可以打造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关键要能在产业发展方面独具特色,能够集聚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中,而且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范围要能够超出地理范围的制约,而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开放型经济。由于经济制度和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不能照搬上述地区的发展模式,但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构建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政策措施
(一)金融先行政策措施
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落户试验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金融市场化程度决定经济市场化程度,搭建新型的开放经济区,金融机构的帮助不可或缺。目前来看,西部当地的银行、金融机构相对较少。西部内陆开放区资金使用机会和成本都要难于沿海城市。首先,通过财税政策优先考虑使用国内资金,扩大国内金融机构驻宁数量,为资金流动创造更多机会;其次,通过深圳、香港地区金融平台使用外资,成立合资银行,如西部开发银行和阿拉伯银行,为未来合资产业提供金融支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政策法规、针对区域金融特点推动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短期内鼓励人民币在双边贸易和金融合作中作为计价、清算和结算货币,并且优化信息和金融服务;在中期积极推动在双边贸易中,特别是石油贸易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另外通过试行向海湾资本项目定额定向开放等,借助金融机构带动阿拉伯国家对华投资和深化双方经贸往来。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向,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充分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本资源,使民间投资成为助推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要引擎。要不断放开一些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