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洲对非洲能源政策对比探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de Angle

广角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85

中国和欧洲对非洲能源政策对比探析

李媛媛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 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中非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的加快,中国与把非洲视为后院的欧洲大国的在能源领域的矛盾也愈演愈烈,我国对非洲人民的尊重与不干涉内政赢得了非洲人民好感,但还存在能源政策不够具体和集中的问题,未来需要注意和改进。

关键词:能源冲突;中非关系;定位;政策;中欧关系

一、引言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并圆满闭幕,其背景正是中非关系的发展、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特别是能源贸易的快速发展:2004—2012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从3540万吨增加到6560万吨,占非洲石油出口总量的比例从9.87%上升到18.14%,占中国石油进口比例也上升到20%以上。同时,中国和欧盟在非洲的能源冲突也开始凸显,他们一边宣扬 “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把中非能源合作视为对欧洲乃至全球能源安全的挑战,一边在非洲能源上展开与中国的争夺。

二、中国和欧盟在非洲存在能源冲突

表1 2009年非洲石油出口十大国别

中欧在能源问题上是确实存在着冲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一是中国与欧盟对非洲的能源需求都很大,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从表一我们明显可以看到2009年,中欧在非洲石油出口中分别占据第二位和第三位,很显然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国对非洲能源的需求在很快就会超过欧盟。2000年到2009年,非洲对欧盟25国的石油出口额从129.07亿美元增加到187.53亿美元,欧盟所占的比重从32.03%下降到25.55%。而同期,非洲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额从3.11亿美元增加到73.9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2.20%;非洲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额占非洲石油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77%增加到10.07%,9年间增长了9.30个百分点,在非洲石油出口的十大国别中,中国的增幅遥居首位。从图1中可以明显得看到,欧盟所占份额减少的部分,

很大程度是被中国给填补了空缺。

图1 非洲石油出口十大国别构成

二是欧盟对其他国家的非竞争趋向更凸显了中国作为竞争者的地位。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美国、印度、巴西、加拿大从非洲进口的能源分别占非洲能源出口总量的28.17%、7.30% 、6.32%,同期中国只占10.1%。但欧盟从未批评过美国,对印度和巴西态度也较为温和,对中国则是完全持警惕态度。面对能源需求增加的问题,欧盟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更积极和负责任”的能源合作伙伴”,要采取多种措施敦促中国履行义务,而对印度,则是另一个态度,友好地建议印度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三、中国与欧洲对非能源定位

中国和欧洲对非洲能源定位类似。我国与欧洲都将从非洲进口能源作为改变石油进口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东亚地区,中国传统石油进口大国俄罗斯石油开采已达到顶峰,印尼即将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而缅甸的石油探明储量非常小,完全无法满足中国的需要;至于中东,常年动荡不安难以成为中国持续而可靠的石油供应地。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发布的详细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非洲石油进口采取的是直接进口与在石油领域投资相结合的策略,自非洲所进口石油的15%都是来源于有中国资本参与的外国石油开采公司,在采矿业情况同样也是如此。欧洲为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大力开发撒哈拉以南等非传统地区。欧盟从第十个欧洲发展基金(2008年至2013年)中,拨款200亿欧元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其中56亿欧元支持交通、能源、水及信息和通讯网络。通过建立撒哈拉天然气管道计划改善非洲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能力。此外,欧洲还在埃塞俄比亚、坦桑比亚、乌干达等东非国家争夺石油勘探和开采权。

四、中国与欧洲对非能源政策和措施对比

欧洲一向把非洲视为自己后院,从历史渊源、地缘政治、能源安全上来讲欧洲不可能不对这一地区重点关注;对中国来讲,中非有着友谊传统,且非洲对中国扩大政治影响力、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对这一地区加强投入和政策支持符合国家利益。为了争取非洲人民,维护自身利益,二者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与欧洲对比,我们更能明显看出我国对非能源政策的优势和薄弱之处。

一是中非在对非政策上角力,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大但能源政策不够具体。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鼓励中非能源领域的合作。从2000年中非之间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开始,中非开始建立集体协商对话机制,开始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进行投资、开展合作项目。2006年中国发布《中国对非洲政策白皮书》,明确写到要加强中非在资源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18年9月刚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则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对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能源领域的合作也进行了规划,表示将重点实施产业促进、贸易便利等“八大行动”。此外,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质其实是为了推动国家间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以推动资

Wide Angle | 广角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86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摘要: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应技术也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使用,这是宏观经济调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本文将结合大数据特点与发展进程,分析宏观数据面临的多种机遇以及价值识别难、安全风险大、人才储备少、平台匮乏等挑战,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信息化

一般情况宏观经济就是指代对于多种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从而对经济发展方向、效果采取综合型的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学者重点研究的经济指标涵盖了金融、投资、消费、财政、国家经济总值等多个方面,内容较为复杂,且很容受到政治、外交等问题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讨论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十分必要。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发展

“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由世界著名咨询企业麦肯锡所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大数据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社会中各个生产生活环节当中,并且逐渐占据有利地位。大数据发展依靠信息技术,人们在应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活动时必然会产生痕迹,而这些痕迹不断累积就形成了大数据。当前人们已经能够采用相关技术对目标数据采取挖掘、应用、选择,这也预示着未来我国经济结构也必然会出现变动。当前大数据已经在国防军事、航天航空、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哈佛大学教授加里曾经提出“大数据是一场必然的革命,时代中无数的数据信息已经开始实现量化,这对于政府、经济、商业、科学都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进程”。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的特点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模式正不断完善,大数据时代也得到良好发展契机,自进入到新世纪以来,“big data”概念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媒体、行业所关注。人类社会活动形式持续拓宽,且活动项目数量日渐庞大,其中所衍生出的数据更是不可估计,在“数据”不断膨胀的今天,这个时代的自身特点也被更完全的展示出来。大数据时代中信息资料种类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单一模式,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都是数据的常用表现形式。虽然其数量庞大但是其中无用信息较多,所以也导致大数据时代背景中经济数据价值密度较低,例如:从宏观经济角度上来看,上百个图表中可参考的价值信息可能只有一条。因此宏观经济相关工作在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而做出改变。

源优化配置、双方的互利共赢,中国已有巨额外汇储备和技术,非洲有资源,相信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对非能源投资和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欧洲也通过多种政策手段加强与非洲的能源合作,维护自身利益。2007年11月1日,埃及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持了欧洲—非洲—中东能源大会,第二年签署了“能源谅解备忘录”要加强欧盟与埃及的合作。以“非洲治理”为口号和手段维护其能源利益,欧盟通过“援助”并附加政治条件的手段实现自己在非洲的政策目标,越来越难以奏效情况下,欧盟改变了策略,提出了“非洲治理”,将欧盟塑造成为“非洲国家的朋友”、“非洲人民利益维护者”的角色,通过赋予“治理”以广泛内涵、增加双方的对话合作领域,努力增加其影响力,维护在一些石油产区的地位。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政策加强对非洲的投资和开发力度,但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不够精准和具体,未有足够规格的专门讨论能源的高级别会议和文件来明确对非能源合作发展方向。

二是中国在尊重非洲、不干涉非洲内政上更胜一筹。长期以来,欧盟一直通过“援助”并附加政治条件的手段实现自己在非洲的政策目标。当西方国家一直通过外交敦促、经济制裁和个别情况下通过军事行动对非洲国家施加影响时,中国尊重合作伙伴的独立自主,不附加条件,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别国,认为摆脱贫困才是在贫穷落后国家发展人权的最重要保障。这一尊重的姿态得到非洲国家的好感和认同,自然乐意与中国打交道。

总之,中欧在非洲能源问题上确实是存在利益冲突的,长远上

来看也许还会激化矛盾,二者为了争夺欧洲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相比欧洲我国对非洲人民的尊重和去政治性、不干涉内政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好感;虽然我国对开发和投资非洲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也存在能源政策不够具体、有针对性等问题,在未来需要注意和

改进。

参考文献:

[1]侯汉君.欧盟对非能源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郭关玉.论中国和欧盟在非洲的能源冲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6)

[3]陈猛,翟石磊.近年来德国智库对中非经贸关系的评论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3(4)

作者简介:

李媛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

闻天扬

澳门城市大学 澳门 999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