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晓秋
来源:《学理论·下》2011年第07期
摘要: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公司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已日渐成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竞争压力的加剧,我国企业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内部控制己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1-0144-02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它用于解决股东、董事会、经理及监事会之间的权、责、利划分的制度安排。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保护产权安全的基本工具。内部控制就像一把筛子,它的质量代表筛子的密度,密度越高,差错越少。而内部控制这把筛子的质量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关键因素是中国公司内部治理中特有的“人治”现象。由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在制定和实施制度和政策等过程中存在漏洞,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虽然内部控制在国际上已经发展了近百年时间,但在我国却起步比较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正在经历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但与国际先进、成熟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相比较,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强内部控制已刻不容缓。
(一)企业外在环境
1.我国有关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指引、规范于2010年4月份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成。2011年1月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行。这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还处于不断的认识、理解、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更谈不到与目前网络化相配套了。这是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重要原因。
2.国家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管不力,导致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财政、审计等企业外部监管部门往往与企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监管时不能严格的履行其职责,缺少了必要的外部监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便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状况。
3.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对单位进行审计时往往对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不予理睬,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对内部控制执行的评价标准等规定,从而难以衡量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二)企业的内在环境
1.控制环境方面
(1)企业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涵不清。企业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用以防止发生错误和舞弊、或者是用以应付有关部门及主管单位检查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内部控制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往往认为有关的职责分工、审批授权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完成有关部门或主管单位所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工作,就是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只注重制度建设而不重视制度执行。实际上内部控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该按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的内容来构建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3)管理者素质较低。企业管理者素质也参差不齐,一部分人由于对内部控制的规定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内控的积极作用,因此疏于按规定执行;另一部分人虽然知道内控制度的目的和必要性,却常常碍于人情,进行违反制度的行为。
2.会计责权控制方面
(1)财务与会计合署办公。①服务对象不明。财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会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其提供的公开化会计信息必须体现“真实公允”的原则。将两项工作合并一处,必然导致服务对象模糊,而且财务灵活性干扰了会计的公允性。②财会部门不堪重负。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的投资、筹资和收益分配事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采用的方法特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事项必将日趋复杂,关系到企业的存亡。由于会计人员兼做财务,会计人员力不从心,既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又导致财务管理乏力,财会部门的工作质量也随之下降。③违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由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进行会计信息处理,极易导致基于财务收支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财务与会
计合并一处也不符合实物管理与会计记录分离原则。随着理财业务量的增大,对财会部门内部不相容职务的划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划分不当,容易产生个人舞弊。
(2)会计人员素质较低。①业务素质较低。据统计在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0%,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8.45%,会计人员的素质可见一斑。②职业道德水准较低。有些会计人员置会计的真实公允性于不顾,为迎合某些特定需要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侵害他方合法利益。对此,会计人员不以为耻,而以为集体谋利而备受推崇。③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会计人员往往只局限于对已发生经济业务的核算、报告,参与管理的意识淡薄,会计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
(3)责权不对等。目前《会计法》要求会计既代表国家执行行政监督职责,又要为企业领导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这种理论上的双向服务机制将会计的经济责任和义务确定得大于其实际的功能和拥有的权力,只能把会计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会计人员应对谁负责,拥有哪些权力,承担何种义务,理论上并未明确。实践中,会计人员目标不明,制约着会计职能的发挥;身份不清,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责、权、利严重背离,导致会计执法者受打击报复而得不到保护,善于根据管理者意图搞假账者却倍受重视,且屡禁不止。
3.内部审计方面
(1)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应从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超然独立的。目前有很多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2)重审计监督,轻服务建设。内部审计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实际中内部审计却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在各种正式的文件规定中,强调“监督”的多,提倡“服务”的少,这种过分强调监督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审计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也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
(3)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不甚理解。高层管理人员经常将“内审监督”与“会计监督”混淆不清。这种情况使人们产生“企业内部审计没什么重要意义”的想法。由于指导思想上的误区,多数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将自己等同于厂长经理的行为工具,处处依厂长经理的旨意行事,有些则由于工作不好开展而心灰意冷或充当好人,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鉴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现实状况,加快我国内部控制规法建设,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