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看“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看“自由”

07哲学基地班200730010091 张建明【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对“自由”的阐释的解读,并由

此引向对于人类自由的探讨,从而说明自己认为人类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而只有最高的自由。

【关键字】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克思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起点。所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代表,是研究马克思思想演变的重要著作。本学期我有幸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做了一点阅读,觉得受益匪浅。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包含了日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要观点,虽然有些还仅仅是一点萌芽,但这些萌芽远在马克思的第一部著作中就出现了,可以说该论文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初思想,只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对此加以批判深化了。在该论文的众多观点中,作者的“自由”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相当大的启迪。在我看来,马克思在这里阐释的自由观是以后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的观点的源头活水。

下面我就从马克思的自由观,人的自由和原子的自由来说明自己在学习了《博士论文》之后对马克思表现出来的自由观的理解,以及自己由此得出的一点关于自由的看法。

一马克思的自由观

自由是现今十分流行的一个观点,许多人现在总是把自由挂在嘴边,因为追求民主自由是现在人们的一大爱好,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相信许多人都给不出答案,我也不另外。但正因为我们呢都不知道,所以更有必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自由了。由于在这里我们是从马克思着手的,所以我们就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理解自由的,特别是自由的原因是什么。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通过对比德莫克里特和伊壁鸠鲁的观点的不同之处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对于马克思来说,他正是借伊壁鸠鲁之口说出自己的思想而已。在传统的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伊壁鸠鲁的观点是抄袭德莫克里特而来的,自己没有任何创新,而且水平远没有达到德莫克里特的水平。而在这篇论文之中,马克思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深入发掘,得出了伊壁鸠鲁哲学和德莫克里特哲学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伊壁鸠鲁哲学表现出很大的原创性,有很多值得后世吸取的地方,只不过被后世误解罢了。

在论述“自由”这一观点时,马克思没有直接来说明,而是主要通过对自我意识的阐发和对原子偏斜的阐述来说明自由的。在马克思看来,德莫克里特和伊壁鸠鲁虽然都讲“排斥”,但他们对于“排斥”的理解是不同的,德莫克里特只认识到原子的物质存在,把排斥的发生归结为强制的运动,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的排斥是原子的物质性和原子的形式综合的结果,并且认为排斥是作为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出现的。在这里,自由就应该是自然的运动,是自己规定自己,而表现在原子中就是原子自己规定自己,也就是原子的自我实现。

而从原子的偏斜运动来论述“自由”就更为详尽了,在马克思看来,原子的自由是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马克思在论文中指出,“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于许多原子的相互排斥而引起的。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莫克里特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原子偏离直线而偏斜却把伊壁鸠鲁同德莫克里特区别开来。”①伊壁鸠鲁认为偏斜是排斥的原

①马克思《博士论文》第30页

因,而非排斥是偏斜的原因。在马克思看来,原子的直线运动直接体现了原子是纯粹物质性的存在,它没有内在的能动性质,完全被外在的必然性所规定了。伊壁鸠鲁在以原子的直线运动表述了原子的物质性的同时,又以脱离直线的偏斜实现了原子的形式规定,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可以说原子的偏斜这种偶然性的东西表现了马克思一种绝对的自由观,即自由是一种天性,是不会被任何东西所左右的,它以自身的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来实现自由,这既是对必然性的突破与否定,更是对自由认识的一种深化。这提醒我们,物质的自由是其本身一种独特运动的结果,没有任何东西能抹杀这种自由。

在论述自由的时候,马克思用到了“偶然”“抽象的可能性”等概念,“偶然是一种只具有可能性价值的现实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则正是实在的可能性的反面。实在的可能性就像知性那样被限制在严格的限度里;而抽象的可能性却像幻想那样是没有限制的。实在的可求证明它的客体的必然性和现实性;而抽象的可能性涉及的不是被说明的客体,而是作出说明的主体”。②我觉得这些概念的运用,提升对于自由的理解。正如赵凯荣老师在课上所讲,提出抽象的必然性是伊壁鸠鲁哲学的最大贡献。对于赵老师的这种说法,我的理解就在于抽象的可能性使偶然具有了一种必然性,偶然不再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出现了,而是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出现,因为偶然这种可能性虽是抽象的,但这种抽象的东西由于涉及到了主体,已经变成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的,它的出现使得自由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

而且马克思认为,“原子概念中所包含的一个环节便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同时我们曾指出,伊壁鸠鲁把这两个环节客观化了,他们虽然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两者都包含在原子的概念之中”③这就从矛盾的观点来理解原子的概念,把原子看做了一种自由意识,也就使原子本身居有了一种自由的特性。原子的自由已经变成了原子的一种本质规定性,是时刻伴随着原子的。

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马克思阐明了自由是作为原子的一种本质规定性存在的,是不能被剥夺的,那么由原子即人,这是否又是正确的呢?

二人的自由

在对于原子偏斜运动的论述中,马克思深刻的论述了原子的自由的观点,并同时把这论述转移到了我们人的身上,“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它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它物就是它本身时,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即使这个它物是以直接存在的形式同它对立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但是,要使作为人的人成为他自己的唯一现实的客体,他就必须在自身中打破他的相对的定在,即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④。对于这段话的理解,赵老师曾在课上指出,物质只有与自己发生关系,而不与其他东西发生概念,才使自我概念实现,人的解放就是真正人的概念的实现,人摆脱了物质的关系,人和物发生关系是自然的产物,人的解放就是使人不成其为自然物,人的实现是排斥与非排斥的统一,任何一种个别性要获得真正的自由性,要摆脱物质性的存在。

这就是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只有我们摆脱了与物质的关系,同时只同自己发生关系时才能实现最终的自由,即实现人类自己的解放。这种观点有一定的深刻性,因为我们只有摆脱了对于它物的依赖,我们才是我们自己,我们也才能是我们自己。但这就要面临一个问题,我们人真的能摆脱对于它物的依赖吗?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我们是与自然界存在一种共生的关系才能维持我们自己的发展的,如果我们摆脱了与它物的关系,那也就是切断了这种共生关系,那我们人类还怎么发展?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对于与它

②马克思《博士论文》第27页

③马克思《博士论文》第33页

④马克思《博士论文》第3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