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教育生态日渐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用教育生态理念指导语文教学势必能有效促进语文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充分认识教育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笔者从兴趣、情感、尊重、生态理念和文本活用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标签:教育生态;语文教学;实践
1.对“教育生态”的理性认识
“教育生态”源自自然生态,又超越自然生态,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对教育生态的研究与实践是遵循教育规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然,教育生态本质和方向的确立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指向标,并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2.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1)激发兴趣,夯实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人的发展,一方面靠学校的教育,另一方面靠自身的努力,这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方向。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发展的本源所在。笔者从自身的经历中得到启发,认为语文兴趣是从阅读开始的,这就是语文的本质所在;将其与听、说、写进行有机联系,把这四维视为语文教育的四根支柱。兴趣引发下的听、说、读、写全方位培养,正是建构语文生态的重要基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着力点。
(2)发现价值,促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笔者曾调研了所教的部分高中生喜欢语文的理由,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难看出,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已步入社会的人,都是因为喜欢,才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东西,才在教育中获得感悟,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
(3)突出尊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语文,笔者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语文教学自然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更能进行灵魂的碰撞,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与此同时,语文强大的精神魅力充分体现了出来,从文字到思想,从对话到写作,都充满着人文情怀,因而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生机。从教育生态来看,这就是平等师生关系的体现。以学生需求为首,就避免了教师过分扮演权威角色的不足,也能更好地提醒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立、自动的精神,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保持高度的统一。
(4)体现生态,焕发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生态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情感和能力的投入,更是师生、文本的多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具体来说,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师生真诚沟通与交流,从而营造民主、自然、情感、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珍惜生命的本真和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情怀。生态的课堂更应该是灵动的课堂,不管是知识的掌握探索,还是人格的培养形成,都应在课堂中潜移默化、悄然形成。再回头审视新课改三维目标,我们就会发现生态课堂应该是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高度融合,唯有如此,才是教育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巧妙安排学生背诗、点评、写文,巧妙地融入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也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这应该就是坚守灵魂的生态课堂。
(5)活用文本,丰富语文教学的生态圈。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有语文的地方就有生活。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奠定了它在教育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才能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的生态圈?仅仅靠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应紧紧围绕知识、能力、情感价值、方法、创新五个层面活用文本资源。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文段、深入解读、方法的指导都是开发语文资源的重要方式。这样一来,就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多项能力,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而这一切又与课堂教学一道构成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生态圈,从而以优质文本为依托,吸纳思想文化精髓,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生态理想。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黄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实现从“生态教育”向“教育生态”的跨越[J].基础教育参考,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