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区域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课题
浅析四川区域经济
第三小组:马小亮王坤孙成娟
张妍李楠林丽霞唐霞
2010-3-28
浅析四川区域经济
一、四川概况
四川省地处我国大后方,雄踞长江上游,连接西南、中南、西北三大区,位置十分重要。全省土地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居各省区中的第五位;人口10188万人①,居全国之冠。
二、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改革开放30 年来,四川区域经济主要以不平衡发展为主,提出了许多富
有价值的区域布局发展战略,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措施,确立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已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机制、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推动了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
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了“依靠盆地、开发两翼”战略。80 年代后期,我国西部内陆省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当时省内学者提出了“东西结合、优势互补”的经济区域发展理论和充分利用沿边(边境)、沿江、沿线(交通干线)的相对地域优势,扩大“三沿”开放,带动内陆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案(简称“三沿开放”
战略),认为四川的生产力布局应有新的思路,主张把四川分为盆地和东西两翼,积极壮大盆地的经济实力,依靠盆地的实力去开发两翼。
探索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后):进一步把“依靠盆地、开发两翼”战略,具体化为“两点、两线、两翼”,成功推进了以成都为中心向南北延伸的“一条线”战略,使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广汉、什邡、都江堰、崇州、邛崃、峨眉山等城市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成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成渝一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两点、两线、两翼”战略得到进一步推进。成达铁路、成南高速公路、以及其后建成的南渝、广渝、达渝高速公路和达万、遂渝铁路通车之后,介于成渝两市间的南充、广安、遂宁、资阳、内江等城市在这一线的中部、北部、东北部崛起,从而形成以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一批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次中心的城市群迅速成长的格局。
调整阶段(1997 年6 月):重庆改为直辖市后,四川战略布局中的一点、一翼划属重庆,四川相应提出了“一点、一圈、两片、三区”战略,即以成都为中心,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圈的建设,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加快攀西、川南两片的资源开发,增强全省发展后劲;积极扶持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围绕这一战略的实施,相继建成了成绵、成广、成乐、成雅高速,大大加速了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步伐,使成都平原经济圈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创新阶段(2001 年至今):全面实施五大经济区非均衡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许多凸显的矛盾,对四川来说,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又摆在我们面前。首先是西部大开发迈入新阶段,国家把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政策重点,在区域规划上提出了空间布局的理念和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在区域布局上向成渝地区等城市、人口、交通、产业密集地区集中,在产业结构上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省委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正在全省范围推进,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如溪洛渡、向家坝大型水电站、80 万吨乙烯、川东北天然气、成都至绵阳以及成都至峨眉山的城际快速客运专线等建设相继启动。与此同时,四川也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如:如何实现资源开发输出与资源就地加工并举,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在重化工业结构中建设生态四川、资源能源节约型四川,既长期持续承担起长江上游生态
屏障的重任,又在生态建设中使四川老百姓致富;如何克服二元结构形成的严重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如何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合作、西南六省区经济协调以及扩大同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的开放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推进四川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优化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四川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市场化、一体化创新发展阶段,其战略目标是在推进五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打造支撑四川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
三、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简述
通过近30 年的实践探索,四川经济基本形成了以成都经济区为核心和支撑的五大经济区的框架格局。
1、成都经济区(成德绵经济带):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市和乐山市的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及雅安市的雨城区、名山县。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工程机械和机车车辆为代表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金融、物流、会展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历史文化、商务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以都市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 亿元左右,占全省总量的5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0 亿元左右,占全省总量的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约1800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约2050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00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5%左右。成都经济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都/绵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群,。
乐山:电子产业/冶金建材产业
2、川南经济区: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市。特色产业主要是以水电和煤炭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以化肥、甲醇、氯碱为代表的化学工业,以工程机械和大型锅炉为代表的重大装备,以名酒和茶叶为代表的饮料业,以差别化纤维和高档面料为主的化纤纺织工业。2007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626 亿元左右,约占全省总量的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7.6 亿元左右,占全省总量的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约650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约568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0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0%左右。川南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结合部,对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3、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3 个市(州)。特色产业主要是以水电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以钒、钛、稀土为代表的新材料,以轨梁、管材和板材为代表的精品钢材,以早熟蔬菜、亚热带水果、花卉和中药材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2007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70 亿元左右,约占全省总量的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1 亿元左右,占全省总量的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约370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约279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 亿元,占全省总量的9%左右。攀西经济区的最大优势是资源富集,能为四川的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攀枝花:钒钛产业链;
雅安:能源开发产业/茶产业链;
凉山州:水电开发产业链
4、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广元6 市。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化肥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以丝麻纺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油橄榄、优质粮油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2007 年全区生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