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念的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念的边界
熊知深(
[摘要]教育概念的边界模糊现象,反映了人们对概念边界的认识在不断发生变化,是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由于目前的教育评估是一种断面剖析,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空节点,与教育概念的动态发展状况就产生了矛盾。本文分析了教育评估中的各类概念模糊问题,提出应按评估的目的进行概念界定的选择和创新,依据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常规认识对概念进行界定,并以术语服从于对概念的表达,从而厘清教育评估中的概念模糊问题,促进教育评估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评估;概念模糊;概念边界
The Boundary of the Education Concept
Abstract: The boundary fuzzy of education concepts is the natural phenomena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ory which reflects the concept boundary is recognized constantly by the people. In fact, the current education evaluation is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concept leads to contradictions, for which it needs to have a relatively fixed time and space nodes. This paper analyses all kinds of the concepts fuzzy related to education evaluation, pointing out that the concept defini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frontline educators, and subject to the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expression,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ncept fuzzy problems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evaluation , concepts fuzzy, concepts boundary
在教育评估研究中,我们通常需要对评估的一些教育概念进行准确界定,例如“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长专业领导力”“学生综合素质”,等等。教育评估中的概念界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教育评估指标本身就是对概念的外延界定。但和其他社会科学概念一样,教育评估概念常常边界模糊,这种模糊源自研究者不同的界定角度、不同的内涵理解、不同的外延衍伸。概念模糊问题对评估指标框架的建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概念界定的界定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1]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单元,是思想体系建构的“砖瓦”。概念是命题的基本元素,如同“词是句子的基本语义元素”一样。人们相互交流必须对所使用的概念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在教育评估当中,核心概念是评估研究的“靶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在学术研究中即表现为术语。一个单一的概念可以用多种语词来表达,从而为不同语言间的翻译成为了可能。相同或不同的语词、语言表达的某一概念具有相同的意义,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可以以概念为基础进行讨论、沟通、研究。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中,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界定,就是运用定义和划分的方法,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便于在研究当中基于对概念共同的认识来进行表达和交流。常见的概念界定方法有“种差+属”定义、“发生定
义”、“两分法”等。
二、教育评估中概念模糊的主要现象
教育评估概念模糊主要表现为概念与术语的不匹配、内涵与外延的不匹配两个方面,体现为以下四种主要现象。
(一)同一术语,不同概念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比较流行、热门的教育评估术语当中,是指对同一个教育评估术语,存在大量不同的阐释和见解,不同阐释和见解为之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存在较大、甚至是极其显著的差异。
以“教育质量”为例:抱有类似工业社会观点的教育者,把学校视为生产人才的工厂,将学生视作学校的“产品”,自然将学生的“质量”等同于“教育质量”;而持服务业观点的教育者,将学生视为接受学校服务的“顾客”,“教育质量”自然就是学生作为“顾客”在学校获得的“消费体验”。前者所指称的“教育质量”,其外延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身心发展,等等;后者所指称的“教育质量”,其外延体现为学校的管理评价、课程建设、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环境建设等。二者重合之处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当各方研究者在讨论同一个教育术语时,实际上讨论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造成无效沟通。在教育评估当中发生这种问题时,由于对评估专题的内涵和外延存在显著的认识差异,各方对评估指标将很难达成共识。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每一个术语的使用者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运用这些术语的。在人文科学中,对同一术语存在不同的理解是一种普遍现象。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的角度认为,“人文科学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相对性与文化差距性”,对术语的不同运用反映出使用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理论基础和价值体系。[2]
(二)同一概念,不同表达
对同一个教育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使用各种不同的术语进行表达,不同的术语之间又有着一定的意义差异。多种术语的重叠不但不能使概念更为清晰,反而导致了所表达的概念边界模糊。
例如,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观念,常见的表达术语有“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素养”等。其中,“理念”更为强调以理论为基础的系统性;“观念”更为强调对自身和被教育者的定位;“思想”注重教师自己主动的系统思考和建构;“理论素养”注重教师所接受的学习和培训。每一种术语都有各自的侧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使用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术语来体现对概念不同的理解和侧重,从而表达对教育理论的独到见解;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者刻意追求学术创新而不可得,以术语的创新替代了概念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制造出“概念繁荣”的虚假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学术无疑是需要术语的,因为术语可以把一思想内容概括而简洁地表达出来。创造术语是必要的;但如果一个新的术语没有新的思想内容,或者作者只希望以新的术语而成名,就显得造作而混水摸鱼了。”[3]
由于不同的术语阐释的都是同一个核心概念,虽然各有侧重、互有差异,但概念的主要特征没有大的变化。教育评估并不要求对概念的全面表达,只要求对概念主要特征的把握。因此,“同一概念,不同表达”这种现象在教育评估当中,对评估的指标内容不产生显著的影响。如前述“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等术语,落实到指标内容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但不同的术语,对评估方案的文本表达会造成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根据评价定位所决定的角度、侧重点、系统模型等为概念选择合适的表达术语。
(三)外延泛化
外延泛化是指不合理地扩大概念的外延,甚至使一个概念似乎就包含了教育的全部工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外延越多,内涵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