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
4、是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 中的综合体现 5、缺失地理实践力将导致教材知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脱节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陶冶 了情操,锻炼了意志,还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品味。
地理课程目标提高了对学生进行地理活动、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要求。
二、学生选修的课外实践是能力提升之源
1. 调查参观拓展学生实践空间 2. 野外考察丰富学生实践通道 3. 定向越野提升学生野外生存力
三、特长 学生的专业训练是校本拓展之路
1. 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求 2. 社团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高考题赏析
【2016全国Ⅰ卷7~9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 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5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 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二、特性
(一) 综合性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是学生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实 践活动中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生行动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全面检验与培 养。
(二) 发展性
• 地理实践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特定的情境和需要中生成并 发展。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地理实践力总是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地理知识不断积累、地理能力日益 提高、地理方法反复实践、地理情感逐渐升华的过程。地理实践力的 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其 具有发展性特征。
五、如何培养
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科学,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 之一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运用,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学以致用。 一、全体学生的动手参与是地理实践之本
1. 地理实验引进课堂 2. 制作学具加深理解 3. 日影测量突破难点 4. 期末实验操作测评
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核心
素养,是一组闪烁着核心素养的好题。
(2015上海卷)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 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理影 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 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 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 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参考资料
1.王向东,袁孝亭. 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 课程· 教材· 教法,2004( 12) . 2.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 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 地理 教育,2015 ( 4) . 3.牛超,刘玉振 . 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2015 4.魏学峰,魏金星 . 刍议提升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2016 5.陆芷茗.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及素养培养的路径——以南京一中课程基地 建设为例,2015 6.魏学锋,牟丽芸,舒德全.践行参与式学习 培养地理实践力,2016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地理核心要素之地理实践力
一、是什么?
地理素养: 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 决问题的内在涵养。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 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 和品质。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 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 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 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 现。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 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 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3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 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8分) 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 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 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少 ,变成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 为黄土峁。
【评析】本组题以天津贝壳堤的形成、分布、变化为情境,考查
学生运用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和野外考察信息的表达与分析应用 的技能以及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理事象动态形成过程的核心素养 。 虽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终身
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在高考试题中解 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所占比例过小,即使有,大多数也只是提供一 个背景,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本组题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 关,试题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
视频
• 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 问题 吉林省级优课.flv
Hale Waihona Puke 四、课堂表现地理学习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在生活 中实践地理。让学生亲历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从而激发更深层次探究的欲
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地理实践 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增强学生 对学习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1、课程内容:偏重书本 2、课程实施:死记硬背 3、课程评价:重甄别选拨 进教学实践 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
3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的过程, 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短 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3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 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 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 三) 终身性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原有的地理知识经验和地理情感的基础 上生成的稳定、长久的地理品格与地理能力。因此,地理实 践力具有长效性,能够对个体的未来生活产生持续影响。
( 四)实用性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生带着地理问题走进大自然,有的放 矢,在愉悦的活动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会地理学 习的实用性,感受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三、为什么?
1、国际地理教育的发展态势
《宪章》指出:“地理教育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当前和未来空间组织问题 的地理技能”。
2、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全球性问题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活动 中,社会结构多样性与趋同性并存,知识与信息爆炸式发展,经济与科技水平直 线式进步,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部署与实施,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与完善, 都需要以地理科学知识、能力和技术作为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