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新进展[优秀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部真菌感染诊治新进展
浅部真菌感染
z由皮肤癣菌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寄生或腐生于表皮角质、毛发和甲板的角蛋白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简称为癣
z包括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和花斑癣等
深部真菌感染
z侵犯角质层以下的皮肤、皮下组织或全身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真菌感染
z包括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孢子丝菌病、着色霉菌病等
z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最为常见
条件致病菌
z一般不具致病性,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宿主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
z主要好发于医院内,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z它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曲霉、接合菌等
非条件致病菌
z本身即具致病性
z病原菌主要包括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副球孢子菌
z有一定的地方流行性
[一]
流行病学
1979-2000年美国血行感染病原体的变化
发生率增加3倍
Martin G. N Engl J Med 2003 348:1546
易感因素
z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z糖皮质激素
z机械呼吸
z血液透析
z TPA
z化疗
z留置导管(中央静脉插管、漂浮导管)z恶性肿瘤
z既往史
z住院患者或ICU
z营养不良
z严重外伤、烧伤
z粒细胞减少症(PMN<500)
我们的共识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最常见----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最高----隐球菌病非常容易受到忽视
美国医院血流感染的调查(1995-2002)
---49所医院的SCOPE研究
Wisplinghoff 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 39: 309-317.
Trends in crude mortality by type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it Care Med 2009; 37: 2519
念珠菌血症:念珠菌菌种分布及相关病死率
Wisplinghoff 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4; 39: 309-317.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严重念珠菌性食管炎
严重念珠菌性食管炎
Heart tissue
播散性念珠菌病(肝、脾、肾)
曲霉病
z由多种曲霉所致
z可侵犯皮肤、粘膜、肺、脑、眼、耳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
z引起变态反应、慢性肉芽肿、侵袭性曲霉病
曲霉
z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棒曲霉、构巢裸壳孢菌、杂色曲霉、米曲霉、灰绿曲霉、日本曲霉、焦曲霉、局限曲霉、土曲霉、亮白曲霉、黄育曲霉等
z以烟曲霉最为常见
曲霉病
z烟曲霉、黄曲霉:肺曲霉病及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z黑曲霉、构巢曲霉等:肺曲霉球
z棒曲霉、构巢裸壳孢菌:寄生性支气管曲霉病
z其他曲霉:耳、眼、副鼻窦感染
曲霉
分生孢子
侵袭性曲霉病
z侵袭性曲霉病好发于免疫低下人群,如肿瘤、艾滋病等
z偶有发生在免疫正常人群的报道
z好发部位:肺和副鼻窦
z脑曲霉病是其最为严重的感染方式
1994:4%;1998 -2000:7%
隐球菌病
z隐球菌病是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的全身感染性疾病z好发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器官移植等
z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亦可原发或继发于皮肤、粘膜、骨骼及肝脏等组织
[二]
诊断与治疗
诊断步骤
确诊侵袭性感染
从无菌的躯体部位培养出真菌
组织活检或病检证明侵袭性感染
疑诊或临床诊断侵袭性感染
高分辨肺CT检查
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乳胶凝集试验)
曲霉特异性抗原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 真菌1,3-β-葡聚糖试验(G试验)
Halo sign (晕轮征)Air crescent sign (新月形气影征)
Kuhlman 1987 Chest 92: 95-99 Caillot 2001 J Clin Oncol 19: 253-9
Prophylaxis Prophylaxis
应用于深部真菌的药物
多烯类三唑类
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caspofungin )米卡芬净(micafungin )
阿尼芬净(anidulafundin )
Aminocandin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 脂质单体(AmBisome )
两性霉素B 脂质体复合物(Abelcet )
两性霉素B 胶态分散体(Amphocil/Amphotec )吸入性两性霉素B (inhaled amphotericin B )
氟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泊沙康唑
Ravuconazole
BAL 8557/4815
Pappas,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9; 43
Walsh,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8;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