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秦代《苍颉篇》、《爰历篇》 • 汉代司马相如《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
蔡邕《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 • 三国时代《埤(pí)苍》、《广苍》、《始学篇》 • 南北朝《庭诰》、《诂幼》
(一)“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 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 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 《三字经》为首,称为“经”;《千字文》垫 后称为“文”。
• 传统教育是否就真的一无是处。恐怕是要重新下结论了。
• 章太炎早就在高声呐喊“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 也”。
• 《三字经》全文分六个部分,全篇内容连贯,自 始至终突出“教之道,贵以专” 。
• 六个部分围绕这一主题的展开,体现了作者完整 一贯的教育思想。
• 第一部分谈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 第二部分强调教育的内容和顺序 • 第三部分讲授基本的文化常识 • 第四部分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
1、《三字经》
• 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 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政治家。 他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浙江鄞(yín)县,历事南 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书。
• 王应麟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研 究。南宋灭亡以后,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著 书立说。
• 一生著作甚丰,有《困学纪闻》、《玉海》、 《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 《玉堂类稿》、《深宁集》等六百多卷。
• 但是知名度最高的反而是《三字经》。 • 王应麟晚年为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编写了一本融
会中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
•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个本子,是清朝王相(王晋升)的训诂 本。
• 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 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 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 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 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 《三字经》是一部优秀的童蒙读物,代表了中国古代童蒙 读物的最高水平,古今许多学者都给《三字经》以高度评 价。
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 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 单。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 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 原始社会课程内容却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也已存 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 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 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 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
• 清人王相“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
• 《三字经注解备要》的《叙》:“一部袖里《通鉴目》”;
• 近人章太炎《三字经》是“《急就章》与《凡将篇》之 比”;
• 今人张志公先生:“无论就内容论,或者就语言论,作为 封建社会的一本启蒙教材,应该说确是编得高明的。”
• 《三字经》出现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于《三字 经》的形式易于接受,一些人就以它为模式,写出 《女儿三字经》、《医学三字经》、《时务三字经》 等等。
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 征。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现为专制主义的 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封建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 化教育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所有这一切, 在中国封建社会课程上都有明显的反映,突出 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 主,主体是“五经”。
• 太平天国还刊行了宣传革命的新《三字经》。
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 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 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中国奴隶社 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 性,即以“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 “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 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 在综合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方面,《千 字文》的要求最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和文化 程度,《千字文》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
• 从时间上看,《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 得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 才开始流通,真正流传开来已经是明清时期的事 情了。
• 从教学顺序上看,历来是《三字经》第一,《千 字文》殿后
•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歌诀”原本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 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 不断地加以补充,最著名的是清朝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 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中国的正 史是二十四正史,辅以清史稿也不过二十五史,所以《三 字经》的历史部分也就到清朝为止了。
• 将中国通史纲要、中国文化史纲要、文化百科知识等全部 浓缩在一千多个字以内。
Biblioteka Baidu
• 小学六年毕业的识字标准是2450个汉字。
• 小学六年、托儿所一年、幼稚园一年,八年学2450个汉 字,平均每天学0.84个汉字。
• 《千字文》1000个汉字,《三字经》1145个字,《百家 姓》568字,加起来有2700多个汉字,去掉重复的也绝 不少于2450字。
• 在一年左右。
• “礼乐射,御书数” 全面发展,不只是学文。
和读书的次第 • 第五部分是中国通史纲要 • 第六部分谈勤奋刻苦是接受教育的基础 • 可见《三字经》是一部教育专著。
• 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 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 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 在其次,即 “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 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 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 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