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亭记》课件与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结构图解
道 山 亭 记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主旨感悟 本文具体描绘福州的山险水恶、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 侃侃道来,写得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从而形象地表现出 了福州特有的险恶地形,曲折地表达了对程师孟治郡业绩 的赞美,高度评价了程师孟的旷达脱俗。 3.句段剖析 亘 (1)其途或逆坂如缘纟 ,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 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 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 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 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 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4)一词多义
公为我献之(介词,给,替)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向,对) 为有源头活水来(连词,因为)
始并为闽中郡(动词,成为)
朝发白帝(出发) 发孤当续发人众(派遣) 施关发机(拨动) 变遂发(发生,发动)
或垂崖如一发(头发)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一、积累应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然四顾亦山也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其山川之胜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C.山相属无间断 起临洮属之辽东 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3)古今异义 ①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古义:指华夏族统辖区域;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而长江在其南 ( (古义:指闽江;今义:指长江) ) ③旁有沟,沟通潮汐 (古义:指通向;今义:指使两方能沟通) ④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古义:两个词,在,这;今义:表顺接连词)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基础梳理
1.题目解说 道山,在福州西,本名乌石山,唐天宝八载诏改闽山, 程师孟改名道山。宋神宗熙宁元年,程师孟建了道山亭。 本文从福州的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曲折 地表现程师孟治郡的业绩,生动地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 特色。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山不离人,人不离山,构思巧妙。 本文表现程师孟的治郡业绩,一开始先写其所在之郡 闽中的地形。此节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山路,着重写福 州山多无路,通路后山路险要,需“择然后可投步”, “犹侧足然后能进”;一是水路,写水流之曲、之急,舟 行之困难,“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然后 用一句话概括:“其水陆之险如此。” 第二段仍由闽中地形入手,写侯官县地势的平广、交 通的便利、树木的多盛、工匠的精巧,房屋的华丽,第三 段由此引出该郡的治理者程师孟,并在此处扣题,点出道 山亭的位置、命名原因,并由此赞扬其旷达脱俗的胸怀。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5.探究拓展 (1)构思朴实自然,徐徐和缓 文章前两段先从远处谈起,不疾不徐,似乎没有切入 正题。第二、三段才不慌不忙,接起文脉,写程师孟知福 州,利用闽山耸立的优势,特辟一亭,可于亭中登览山水 之盛、城邑之大、宫室之荣,而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 寓其耳目之乐”,忘闽之险远,将思致寄寓于尘埃之外, 志向远大!第四段才直接称颂程公的政绩。全文由景及人, 既不寓情于景,也不发掘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 远远道来,娓娓而谈。构思严谨朴实,文风纡徐和缓,儒 雅醇厚,体现了曾巩作为一代大家独有的风范。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4.基础字词 (1)字音识记 相属(zhǔ) 溯沿(sù) 簟席(diàn) (2)通假字 ①自粤之太末(“粤”通“越”,越国) ②其城之内外皆涂(“涂”通“途”) 坂(bǎn) 溺(nì) 踬(zhì) 桀木(jié)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走近作者 曾巩少年时与王安石为密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 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 曾巩考中进士。曾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如编校 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官。在这 期间,曾巩对历代图书做了很多整理工作,写过一些“叙 录”。其后,曾巩当了十几年的地方官吏,颇有政绩。为 了侍奉亲老,曾一再申请内调。后被神宗召见,留在京师, “勾当三班院”。元丰四年(1081),朝廷认为“曾巩史学见 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官勾编修院, 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五年,擢拜中书舍人。同年九月, 遭母丧,去官。次年四月,在金陵(今江苏南京)逝世。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3 道山亭记 曾 巩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谒真谛寺禅师 杜甫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①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注:①观身:佛教四观之一(观因缘、观果报、观 自身、观如来身),以之减轻尘世的罪孽。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根据 句式特点,词类活用规律,熟练翻译全文。 2.了解作者语言方面的技巧。 3.了解闽中郡地势的险恶及程师孟的为人。 4.结合作者的生平及背景,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 乐观精神。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 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 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 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 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 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 已尽人力。 剖析:①地理位置(位于闽中)。②地势(平而广)。③ 地域风貌(枕江面海)。④城市风貌(路多,舟船交通便利)。 ⑤城市建筑(居室巨丽,寺院特盛)。⑥整体形象(三山鼎立, 山上寺庙众多而奇美)。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 项是(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描写华美 作者紧紧抓住闽山闽水奇险的特征细加描摹,同时又 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如写山路之险,用 “缘亘 ”“一发”分别喻其不同的情态,前者突出陡峭 纟 路的狭长、盘曲,后者突出垂崖上的小径则细小、危险。 又如,用“林立”“士骑满野”写溪石之多,几乎塞满了 水面。这些比喻不仅贴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且新 颖、别致,让人产生奇妙的联想和想像。描写水从石缝间 以各种形态流出,用了“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 其激若矢”的比喻,让人对生活中所见过的类似情景产生 联想,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在强调闽地水陆之险时作者 还运用了夸张。如写山路不多,夸张为“皆石芒峭发,择 然后可投步”。又如写舟行水中之险,说“失毫分,辄破 溺”。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3.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至 福州。其前任程师孟届满,将移任广州。福州,古时山 水险恶,交通不便,为偏远之地,仕者多不愿前往。程 师孟任职期间治郡很有业绩,百姓安居乐业。曾巩应前 任程师孟之请写作本文,并没有采取单刀直入的写法, 而是曲折形象地展现程师孟治郡业绩,写得纡徐和缓, 儒雅醇厚。明代散文家茅坤称赞本文最具“曾子固本 色”。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赏析: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历二年(767),当时杜甫寓居夔州。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引黄生语:“三四,景中见时,与王 右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同一句法,然彼工在‘咽’字、 ‘冷’字,此工在‘冻’字、‘晴’字”。这一体认非常正确。 杜甫与王维同时稍后,他在广泛学习前人,“转益多师”时,对 王维显然也有所师法,但也融进了自己个人的创造。像这一联中 “冻”“晴”二字,就与王诗区别了开来。 杜甫曾多次声称“诗是吾家事”,并说“语不惊人死不 休”,但在这首诗里,却把以前引以为自豪的“不朽之盛事”视 为“妄事”,可以看出,由于来到佛寺,接近禅僧,使得他的思 想发生了一些变化,是他饱经沧桑后的某种感悟。应该说,他产 生的这种皈依之情是真实的,因为杜甫实在是太疲惫了,他的心 灵需要喘息。有人根据末二句认为他的认识是不彻底的,其实, 虽然“未能割妻子”,却依然“卜宅近前峰”,正反映出作者的 执著,因为,从主观上来看,他是并不想出家的。
得闽山嵚崟之际(边际,边缘) 际覆盖周密无际(空隙) 受任于败军之际(前后交接的时候) 其志壮哉(雄壮) 壮少壮不努力(壮年) 壮士一去不复返(健壮,强壮)
5.特殊句式 (1)闽,故隶周者也(判断句) (2)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状语后置)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曾巩作为欧阳修的积极追随者和支持者,几乎全部接 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理论上也是主张先 道而后文的。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在 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他的文章绝少有抒情作 品,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 策,说理曲折尽意。其特点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议论文章 写得纡徐委备,与欧阳修的风格近似。其次是文虽质朴, 但纵横捭阖,有摇曳之姿。最后,曾巩的文章又善于记叙, 其特点是条理分明,俯仰如意。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剖析:作者在本文中以壮阔的思潮,雄伟奇崛的文笔, 描写了福建的山川形势、水陆交通,而此段文字非常经典。 前状山行之奇,后摹水行之险,巧妙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 手法,险状迭出,炫人眼目。又从高处俯视,一展全貌。 文章短句纷陈,用字尖新巉刻,视觉感受非常强烈。清人 林纾以其亲历其地,赞扬这段文字能“穷形尽相,毫发不 谬”,诚为中肯。道山亭本以道家蓬莱三山而命名,本身 实难落笔,而这段景物描写,却使全文“于无出色处求出 色”,又能和文章立意相得益彰。由此可见作者描写手段 之高超,艺术构思之精巧,表现手法》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4.写作特点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文章通常采用正侧面两种描写结合的方法。本文要表 现程师孟的治郡政绩,却不采取单刀直入的写法,而是从 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侃侃道来,将程师 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形象而曲折地展现出来。具体段落中, 第一、二两段多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第 一段中具体描绘山水之险后,用当地居民行走于山路、水 路的小心翼翼来衬托出山水之险,还用汉朝迁徙越闽之民 到江淮一带来侧面衬托其地之险塞。第二段中用当地居民、 和尚、道士所居之处的华丽来侧面点出当地人民的安居乐 业。这种写法,比一味正面描写更见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