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技术
胸腰椎骨折分类
Denis 法
AO 法
Ferguson 法
McAfee 法
张光铂法
唐天驷法
Denis分类法
脊柱稳定性骨折
力学性脊柱不稳定
神经性脊柱不稳定
混合性脊柱不稳定
胸腰椎骨折手术目标
近期目标
骨折复位、神经减压
有效固定
远期目标
良好功能、无痛脊柱
胸腰椎骨折手术目的
改善神经功能
维持脊柱稳定
缩短住院天数
便于患者护理
胸腰椎内固定技术
历史回顾
棘突钢丝固定
棘突钢板固定
Harrigton、Luque系统
椎弓根钉固定系统
前路椎体固定系统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
钉板系统:Steffee、Roy-
Camille钢板
钉杆系统:CD、RF系统
前路椎体固定系统
Kaneda、Z-Plate
胸腰椎内固定技术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
前路椎体固定系统
胸腰椎应用解剖
胸椎生理后凸(Kyphosis)
20~500(椎体、椎间盘前低后高)
腰椎生理前凸(Lordosis)
40~700(椎间盘前高后低)
胸腰段交界区(Thoracolumbar)
0~100 后凸
胸椎弓根应用解剖
PH PW
T1 9.6 ±0.5 8.5 ±0.5
T3 11.9 ±0.3 6.8 ±0.7
T5 11.3 ±0.5 6.0 ±0.5
T8 12.5 ±0.5 6.7 ±0.5
T10 14.9 ±0.4 9.0 ±0.8
T12 16.7 ±0.8 8.7 ±0.8
腰椎弓根应用解剖
PH PW
L1 15.9 ±0.8 8.6 ±0.9
L2 15.0 ±0.9 8.3 ±0.7
L3 14.4 ±0.6 10.2 ±0.6
L4 15.5 ±0.6 14.1 ±0.4
L5 19.6 ±0.8 18.6 ±1.0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技术
适应症:
1 胸腰椎骨折、脱位
2 脊柱手术后节段不稳或矫形:
—退变性疾病
—肿瘤、畸形、感染
优点:
1 短节段固定,兼有复位固定
功能
2 操作容易,固定系统兼容
缺点:
1 严重爆裂性骨折需前路植骨
2 椎弓根破坏无法置钉
技术要点:
1 椎弓根三维立体概念清晰
2 关节突及横突标志明确
3 进钉位置及方向正确
4 术中X线影像证实
前路胸腰椎固定技术
适应症:
1 骨折椎体高度严重丢失
2 椎管内骨性占位大于50%
3 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
4 迟发性脊髓功能障碍
5 手术致椎体部分或全部缺如
优点:
1 短节段固定,减压重建一次完成
2 脊髓直接减压效果好
3 前中柱支撑,矢状位脊柱序列恢复好缺点:
1 手术创伤大
2 脊髓减压技术要求高
3 T5以上前路固定困难
技术要点:
1 熟悉胸腰椎前路局部解剖
2 熟练的开胸及后腹膜操作技术
3 肋间及腰横血管分离、结扎操
作技术
4 充分术前准备及正确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