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和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思考摘要: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实践,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我国的审计工作也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深化的过程。
当前我国审计工作已经步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面临一个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文章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87—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逐步完善,审计的高层次宏观经济监督职能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今后我国的内部审计将如何发展,是审计工作者和审计理论研究专家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加以探讨。
一、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现代审计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也是适应当前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本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
部控制制度,促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内审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在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审计工作还没有引起单位领导的足够重视,工作起色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滑坡”。
1.内部审计观念淡薄。
多数企业主管领导认为履行审计职能只须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就可以了,设立内部审计多此一举,况且还要耗费人力、物力。
单位领导对内审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审计工作不够支持,不重视审计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影响了整体审计队伍的素质,从而形成审计风险,降低了内审工作的权威性,使内审机构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内部审计利用率不高。
审计成果成为领导决策依据的少,审计建议转化为本单位政策、规章的少,转化为单位经济效益的更少。
审计揭示的问题不深、不透,没有威慑作用。
审计建议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切不中本单位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3.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差。
按照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单位“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职能,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
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人员应是专职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内审有的挂靠在财务部门,形同虚设;有的与纪检、监察等合署办公,工作互相穿插,相互影响;有的与被审计部门同属一个领导人分管,审计查出的问题往往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审计的超脱性、权威性难以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被淡化了。
4.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建设相对滞后。
几年来,我国国家审计的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审计准则和审计规范,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统一的规范体系。
但内部审计法制化建设明显滞后,内审工作无章可循,无规可依,特别是在审计的程序、证据、文书格式、档案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范。
有的单位完全照搬国家审计准则,与自身行业特点衔接不够;有的自行制定了一些规章、办法,但过于简单。
具体表现为:审计无计划,不向被审计单位制发审计通知书,没有审计方案,审计报告过于简单,没有审计评价和建议,无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书,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资料不归档。
5.内部审计的方法模式滞后。
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会计凭证、账簿及其他会计档案进行检查,进而对企业的财务收支作出正确的评价。
其主要是以事后监督为主,而对企业经营预测和决策过程缺乏指导作用。
6.内审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不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就会失去审计资格。
目前,内审队伍普遍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审计手段落后,审计方法陈旧等问题比较突出,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知识面宽、业务精湛、懂宏观知全局的复合型人才少,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内审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完善和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广泛宣传。
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要靠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消除人们对审计工作存在的偏见和误解,增强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一支“强心剂”。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积极支持审计机构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并努力为审计部门排除工作上的阻力,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使内部审计成为自己管理企业的助手和参谋。
2.加快审计法制化的建设。
要尽快制定、出台内部审计准则,统一内部审计证据、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规范,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为进一步提高内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内审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和控制,开展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客观上就需要一个地位相对独立、超脱的内部审计机构。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
要使内部审计真正起到监督经营者资本营运、维护资产安全完整、达到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职责和责任,就必须明确产权主体,建立产权监督体制,将内部审计置于产权主体的领导之下,代表产权主体的利益进行工作,
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改变以往内审无力的现象。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公司法》提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
其中,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组织领导制度的重要特征和内容,其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所构成的组织框架。
当前世界各国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二是由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三是由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四是由总经济师领导的组织模式:五是由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
以上各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其中以董事会领导型、监事会领导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层次高,地位超脱,相对来说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较为理想的机构模式。
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模式,进而尽快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这一方面给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因此,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4.把握审计的精髓,提高审计质量。
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也是审计的精髓。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增强自我评价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审计质量,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赢得社会的信任。
同时领导要经常倾听内审人员的呼声和要求,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撑腰壮胆,排除干扰和阻力,维护权益,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进而树立内部审计的艮好形象。
5.转移审计工作重心,加强服务和监督职能。
传统的依据会计历史资料进行的“查错纠弊”,属于事后审计。
它是审计工作的初级业务,是审计工作的基础。
其受内审的地位、力量及审计结论落实程度所限,内审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审计工作的重心就要发生转移,要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和事前审计,突出决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注意防范审计风险。
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增强履行监督职责的责任感。
坚持依法审计原则,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审计,及时查处企业违法违纪行为,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内审人员要利用熟悉本单位情况的优势,定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控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内部审计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内部审计独特的作用,使审计工作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
6.提高人员素质,进行人事体制改革,提高人员选拔的透明度并进行再教育培训。
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关键是要有独立的审计机构,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首先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
必须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只有提高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法纪和企业规章制度,才能对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审计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其次,在内部审计人员的任用上要增加透明度,选用具有较强的业务
能力的人来担任内部审计工作。
内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快,因此要求抓好现有内审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工作,更新知识,提高应变能力和队伍的总体素质,使之适应高层次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
(作者单位:太原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