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及车间布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平面布置的要求
①合理规划厂房出入门口、通道、楼梯和过桥 的位置。 ②各种地下构筑物如排水沟、电缆沟、工艺设 备管道的地沟、地坑等应统一考虑。合理安 排,以节约基建工程量,并且避免与建筑物 基础及设备基础发生矛盾; ③厂房平面布置应力求规整, ④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有些工序需留 足必要的储存、堆放面积。 ⑤可在露天放置的设备,不必建造厂房,以节 约投资。
3.厂房的立面布置
——厂房的立面布置即空间布置,主要是 确定厂房的层数和高度。 1)厂房建筑形式 ——厂房建筑形式有单层和多层。 2)立面布置的要求 ①厂房层高——设备本身的高度,基础要求的高
度,设备顶部凸出物的高度,操作和维护所需的高度。 建筑结构(楼板、梁)对梁的位置及梁、楼板截面尺寸 有所估计;
第一节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一、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2.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 3.为生产挖潜和发展留有余地 4.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 5.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 6.要考虑其它专业设计的要求,并为其 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二、工艺设计的步骤
初步设计时的步骤为:
l.确定各车间生产任务。 2.选择生产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 3.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定额指标及车间工作 制度。 4.物料平衡计算。 5.设备选型及计算。 6.车间工艺布置并绘制工艺布置草图。
7.计算设备的电力安装容量以及蒸汽、 压缩空气和其它动力需要量,计算人 员数量和运输量。向土建等专业工种 提供资料。 8.根据土建设计,绘制正式工艺布置图。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0.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工艺设计及车间工艺布置
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主要环节,是 决定全局的关键。 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生产方 法、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生产设备的 类型、规格、数量,选取各项工艺参数及 定额指标;确定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进 行合理的车间工艺布置。 从工艺技术上、生产设备上、劳动组 织上保证设计厂投产后能正常生产,在产 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设计的要求。
二、物料的烘干
(一)烘干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选择原则 在选择烘干系统时,主要应考虑下列 一些问题: 1.尽量采用烘干兼粉磨的系统来制备煤粉和生 料。粘土预烘干至水分6~8%。 2.当采用先烘干后粉磨的流程时,烘干系统应 使烘干后物料的终水分符合入磨物料水分的 要求。 入磨物料对水分的要求一般为:石灰石 小于1%、粘土原料小于1.5%、铁质原料小 于2%、煤小于1~2%、矿渣小于2%。
•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是现代工厂发 展的方向。选择流程时应从工厂规模、当时 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提高机械化程度, 降低劳动强度。如有条件,还应考虑自动化, 暂无条件时也应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改进和 发展的可能性。 • 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工艺流程时,必须进行 技术经济分析,使建厂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经济合理。此外,还应注意到生产调节的灵 活性。 • 不同方案的分析对比:工艺流程最后确定, 需要经过不同方案的分析对比,使选用的流 程可靠、适用、先进、合理。
二、确定工艺流程的依据
l.原料的组成和性质 2.产品品种及质量要求 3.工厂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 4.建厂地区气候条件 5.半工业加工试验
第三节 车间工艺布置
• 任务——确定车间的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 • 要求:车间工艺布置做到生产流程顺畅、 简捷、紧凑,尽量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 充分考虑设备操作、维护和施工、安装 及其它专业对布置的要求。 • 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是以工艺专业为主导, 并在其它专业如总图、土建、电气等的 密切配合下共同 。
4.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符合有关的规 范和规定; 5.与总体设计相配合,力求做到与相关车 间的连接方便、布置紧凑、运输距离短; 6.避免人流和物流平面交叉; 7.充分注意建厂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 等条件对车间工艺布置的特殊要求; 8 .征求和了解其它专业对车间工艺布置的 特殊要求。
(二)厂房布置
• 基础资料有:
• • • • • 工艺计算及主机设备选型; 工艺流程图; 全厂生产车间总平面轮廓图; 设备选型图册、样本; 同类型工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图等。
二、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要求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包括厂房布置和设 备布置。
(一)进行车间工艺布置设计时重点 考虑的问题:
1.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设备维修的要求; 2.充分有效地利用本车间的建筑面积和建筑体积; 3.为本车间将来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留有余地;
三、车间工艺布置图的内容
(一)车间平面图包括以下内容 1.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图,应注明厂房轮廓线、 门窗位置、楼梯位置、柱网间距、编号以及 各层相对标高; 2.设备外形俯视图和设备编号; 3.设备定位尺寸和尺寸线及各种动荷载; 4.操作平台示意图,主要尺寸和台面标高; 5.吊车和吊车梁的平面位置; 6.地坑、地沟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其相对标高; 7.吊装孔的位置和尺寸,吊钩的位置及荷载; 8.辅助室、生活室的位置及尺寸。
四、车间工艺布置的方法和步骤
1 .工艺人员根据本车间在总平面上的位 置,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料进出方向, 确定本车间的方向,厂房跨度和柱距。 2 .把已选定的主机设备和部分大设备, 按比例(1:100)绘制设备外形图,为便 于多方案比较亦可用塑料片或硬纸板 制作设备外形图案。 3.按比例(1:100)绘制车间工艺、立面轮 廓草图。
• 厂房布置——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
主要决定于生产流程、生产特点、厂区面积、 厂区地形地质条件和设备布置。它必须满足工艺要求, 便于组织生产流水线。同时也应符合国家的防火、卫 生标准等各种规范和规定。
1.厂房的布置方式
• 厂房布置通常采用集中式布置和分散式布置两种形式。
2.厂房的平面布置
• ——厂房的平面布置主要是确定厂房的 面积和柱网布置(跨度和柱距)。
第四节 原料加工车间
一、原料的破碎、筛分 (一)破碎系统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厂的大型化以及矿山开采 技术的发展,破碎流程和破碎设备也相应有 了较大发展(如水泥厂的石灰石破碎)。主 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碎设备大型化 2.破碎流程单段化 3.破碎设备移动化 4.破碎设备多功能化 5.开发了自磨技术和自磨机
一、生产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依据
• 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有: 企业工艺管理规程;工厂工艺设计技 术规定;工厂设计节能技术规定;机械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压缩空 气机站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 控制设计规范;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建材工业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定; 工业污染排放标准等。
4 .在平、立面轮廓草图上,用已制成的 设备外型图案进行设备布置,这时可 反复考虑设备的最佳位置,以得到基 本满意的不少于二个方案后,绘制成 车间的平、立面工艺布置初步图纸。 5 .以初步的平、立面工艺图纸为基础, 征求有关专业的意见,从各方面比较 优缺点,集思广益选择一个较为理想 的方案,再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作必 要的修改。 6.绘制成正式的车间工艺布置图。
(二)破碎系统的选择与破碎设备的 选型
1.破碎系统的选择
1)物料的性质 2)物料的粒度 (1)进料块度 (2)出料粒度 (3)破碎系统的破碎比
2.破碎设备的选型 选用破碎设备时,主要应考虑下列 各项因素:
l)由全厂主机平衡计算确定的破碎车间要求小 时产量,是破碎机选型的依据,可据此确定 破碎机的规格与台数。 2)物料的物理性质,即物料的硬度、块度、杂 质含量与形状。 (1)石灰石破碎 (2)砂岩的破碎
3.回转烘干机的顺流式或逆流式布置。 4.燃烧室(热风炉)块煤燃烧室、喷燃燃烧室 及沸腾式燃烧室 。 5.劣质无烟煤或无烟煤掺煤矸石(或石煤)作 燃料。 6.搞好收尘,防止环境污染。
(二)回转式烘干机的选型计算
1.回转式烘干机的产量和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1)回转式烘干机的产量,终水分烘干物料,绝 对干物料,初水分湿物料表示,换算公式:
(三)破碎车间的布置
1.破碎车间与矿山的距离。 2.粗碎车间 3.粗碎车间的喂料设备。 4.中碎车间。 5 .如采用胶带输送机将粗碎机出料送至 中碎机(或中间仓)时。
6 .在大型工厂中不宜将中碎机布置在同 一厂房内的粗碎机之下。 7.检修及运送重大配件。 8 .大、中型水泥厂的石灰石破碎车间, 一般应设置检修起重机,起重机的起 重量按需要检修起吊的最重部件的质 量来考虑。 9 .如破碎机地坑较深且低于地下水位时, 除了在建筑中须考虑防水措施以外, 必要时可设置小水泵,以便排除地坑 内可能出现的积水。 10.粗碎机、中碎机、输送机、中间仓。
②走廊、地坑、操作平台等通行部分的净 空高度不得低于2.0 m,不经常通行部分 不得低于1.9 m。 空中走廊跨越公路或铁路时,公路 路面上方的净空高度不低于4.5 m,铁路 轨顶上方的净空高度不低于5.5 m; ③高温车间厂房(如烘干车间、烧成车间) 可适当增加高度、并考虑加开天窗,以 利通风散热; ④厂房中有个别设备(如提升机)较高时, 可考虑局部地提高该部分厂房的高度。
施工图设计时,如设计方案无变化,则 不用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而要在工艺布置图 的基础上,绘制管道系统图、设备安装图和溜 管、支架等非标准件图。
第二节 工艺流程选择
一、选择工艺流程的原则 选择工艺流程,首先要保证产品的 质量要求,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 下,尽可能简化流程,缩短生产周期。 工艺流程的选择还应充分体现技术上的 先进性和可靠性。 要注意吸收类似工厂在实践中所积 累的丰富经验。选用新设备、新技术、 新工艺时要充分调查,反复论证,认真 落实。
⑤有桥式起重机的厂房空间高度 。 ⑥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卫生、安全等其 他要求的情况下,厂房立面应力求简单, 避免层数过多和层高过高。 厂房的立面还应注意整齐美观。
(三)设备布置
设备布置——把车间内的各种设备按照 工艺流程要求加以定位。
除了主机设备外,还包括附属设备、工艺管道、 检修设备,以及各种连接件和料仓等。 主机设备要与厂房建筑的主要柱网相对定位,设 备与设备之间也要相对定位。 设备布置主要取决于生产流程和设备安装、操作、 检修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其它专业对布置的要求。
(二)车间立面图包括以下内容
1 .车间工艺立面图,应注明厂房轮廓线、 门及楼梯位置;柱网间距、编号;各 层相对标高和梁高度等; 2.设备外形侧视图和设备编号; 3 .设备中心高度及其定位尺寸,尺寸线 及动荷载; 4.设备支承方式; 5.操作台立面示意图和主要尺寸; 6.吊车梁的立面位置及高度; 7.地坑、地沟的位置及深度。
设备布置的要求 :
1.重型设备以及在运转中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 如空气压缩机、大型通风机、破碎机等。 2.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厂房内时。 3.布置在走廊和地沟中的胶带输送机、空气输 送机斜槽和螺旋输送机。 4.斗式提升机地坑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清 料和检修。 5.工艺管道应尽量集中布置,力求管线最短、 转弯最少且布置整齐。 6.溜管和溜槽的倾角,圆锥形包壁倾角以及角 锥形包壁交线倾角,一般应大于物料自然休 止角5°~15°。
7 .设备沿墙布置时,应注意不要影响门窗的开 启,不妨碍厂房的采光和通风。 8 .为了安装与检修时吊运设备或部件,或在日 常生产中吊运其它物件,通常在楼板上设置 吊物孔,各层楼板的吊物孔一般上下对正, 可贯通吊运。 9.在设备上方不设置永久性起重设施时,应预 留足够的空间和面积,以架设临时起重装置。 10.当设备、管道或溜槽穿越楼板时,必须注意 预留孔的大小要留有余地,更不能切断梁柱 的结构,否则,将造成安装困难或使用不合 理等不良后果。
1)生产区域的Baidu Nhomakorabea分 2)生产线的组织 3)厂房面积的组成 :
厂房面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设备本身和生产操作所需的面积; ②设备安装和检修所需面积; ③其他设施所需的面积 ,如变配电室、控制操作 室、隔音室及采暖、通风、收尘用的面积等; ④生产管理及生活用室所需的面积,如车间办 公室、化验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⑤辅助面积,如电工房、机修间、材料室等; ⑥各种通道、楼梯所需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