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发展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至今约7000年
传统农业至今约3000年
现代农业至今200年
石油农业的弊端表现在:
1) 产生了严重的土壤侵蚀
2) 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
3) 加剧能源危机
4)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5) 单一种植的严重危险
全球六大基本问题: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来看,当前存在的问题
1) 滥砍乱伐树木,重采轻造,采育失调,使森林资源遭到很大破坏
2) 滥垦草原,过度放牧,使草原资源受到破坏
3) 无限制地围湖造田,急剧缩小了内陆水面,使生态系统有机体数量急剧减少,给水产事业和整个环境带来恶果
4) 农田灌溉忽视排水,灌区排水系统不配套,加剧了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5) 农村能源的供给和利用不合理
6) 化肥使用不合理,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7) 土壤营养元素比例失调,作物病虫害严重
8) 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其实质是研究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规律与调控机制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 相互作用的协同进化关系
2) 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关系
3) 物质循环不息的再生关系
4) 相生和相克交织而成的协调关系
生态平衡就整体而言其中包含三个相对平衡作用:
①收支平衡
②结构平衡
③功能平衡
构成系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 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
2) 各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
3) 系统具有独立的、特定的功能。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农业的应用的原则
1) 系统各种成分相互协调与补充的整体原则
2) 物质循环不息的再生原则
3) 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原则
生态农业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 在群落结构上,自然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一般总是由多种绿色植物所构
成,空间层次结构明显,而消费者的营养层次也较多,种类丰富,从而形成多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也十分复杂;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生产者层次不多,大多由一种或几种农林作物构成,群落结构较自然生态系统单纯得多。
2) 在生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存在形式上,自然生态系统通常是连续的;而生态
农业系统则是以特定作物的生产为目的。其发展方向是要生产人类所需的农、林、牧、副、渔产品。因此就必须人类地阻止自然变迁、演变的发生。
3)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面,虽然自然生态系统也不是完全封闭的,但在生
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营养层间有一定的平衡,物质循环多少是自我完结的,也就是所谓自我施肥系统。与此相反,生态农业系统随着农畜产品的出售一部分营养物质流出系统之外,损失的部分必须人为地加以补充,以此维持生态的平衡。
4)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生产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生态规律的支配,也必然受
到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因此,和自然生态系统不一样,生态农业系统决不能与经济相割裂,经济因素成为整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并且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生态农业系统有其独特的总体结构
1) 生态农业系统的总体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共有五项:
①农业环境
②农业生物
③农业技术
④农业输入
⑤农业产品
2) 农业环境与农业生物是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两个基本方面。
3) 为了实施农业技术,必须有一定的劳动与资本的输入,工业的支援,农业科
学知识和教育的普及,农业的经营管理等。
4) 在农业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上,要求有较多的经济效果。
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因地制宜性、综合性、稳定性、社会性、选择性生态农业: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我国生态农业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
1) 生态农业是对农业的生态本质的最充分表述,是生态型集约型农业生产体
系。
2) 生态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化和科学化的有机统一
3) 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就是把农业生产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
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的高效农业
4) 生态农业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
5)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化模式
生态农业的定义具备的属性:整体性、协调性、地域性、战略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持久性。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 整体效应原理,运用生态学上的“整体功能大于个体相加之和“
2)
3)
4)
5) 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边缘效应原理
利用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地带,通过对两个系统的连结、渗透作用、扩大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规模,从而使二者生态经济效益皆提高,这种功能原理在生态学上称为边缘效应
6) 互惠共生原理
7) 相居而安原理
8) 种群(群落)演替原理
9) 自适应性原理
10) 地域性原理
11) 限制因子作用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度大,必须投入一定的附加能量与物质,才能维护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平衡
12) 结构稳定原理
13) 效益协调原理
美国有机农业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
1) 寻求建立合理的、可行的农业系统途径
2) 探索适合于小农场的农业技术
3) 从市场和政策方面探索有机农产品进入市场并获得较高收入的途径
4) 研究适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
1972年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对其非洲农业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
1) 发展高产的耕作系统
2) 培育当地高产抗病品种
3) 进行培训与合作以促进非洲国家的研究工作
其目标主要是
1) 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生产传统出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