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分析

合集下载

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

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近年来话语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被认为能够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者英语能力,提高学习者英语学习兴趣,使教学更有效率。

本文将着重介绍话语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一门概念丰富的学术领域,它涵盖了许多从语言社会内在关系到语言行为和语言使用方面的理论研究,而且还涉及到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

换句话说,话语分析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它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学术领域。

其次,要了解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根据话语分析的理论,英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它的功能和用法受到潜在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它的使用也受到当前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影响;话语分析思想指出,一个人掌握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语言。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侧重多样性的文化和社会视角,将其融入英语课程教学中,以促进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更多因素。

第三,介绍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从包括宏观、微观、说话活动等各个发展阶段,以及语言行为和文化视角,展示话语分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操作方法。

1.观层面:应结合语言研究,重视学生发言活动,让学生参与谈论英语使用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化视角研究语言,从而更完善地理解英语语法、语义、文化以及社会习俗。

2.观层面:应通过分析典型文本,让学生体会语言使用中有趣的特殊性,学习异化用语所包含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或者探讨有关口语中的俚语、习语等语言表现形式,增强学生语言使用能力。

3.话活动层面: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对话活动(如访谈、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以及用语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学会在变化复杂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英语。

以上所述就是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大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和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所在。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1. 引言1.1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话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工具,更是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和增强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教师话语功能的细致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其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的话语设定目标的功能在于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方向。

通过言语的指引和引导,教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在语言实践中更好地完成任务。

教师的话语引导学生思考的功能则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和语言思维能力。

教师的话语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功能是通过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正文2.1 话语设定目标的功能话语设定目标的功能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的话语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引导他们在课堂中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通过设定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从而更有动力地参与到口语学习中来。

话语设定目标的功能还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组织。

教师通过话语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教师的话语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设定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口语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2 话语引导学生思考的功能话语引导学生思考的功能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话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话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思维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拓展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语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分析的开题报告

语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分析的开题报告

语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英语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已经成为了当下大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话语行为。

因此,教师的话语行为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对于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行为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而语域理论是研究话语结构、功能、特点等问题的重要工具,可以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分析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因此,本研究意在采用语域理论视角下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进行分析,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结构、功能以及特点,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包括:1.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语域类型有哪些?这些类型有哪些特点?2.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功能有哪些?不同功能的话语有何特点?3.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中存在哪些典型的语域现象?三、研究方法和流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 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以了解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相关研究成果。

2. 实证调研:通过对多个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录音,采用语域分析方法对教师话语进行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流程如下:1. 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

2. 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汇总研究成果。

3. 根据采集到的精品课程案例,结合语域理论进行语篇分析,分析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结构、功能以及特点。

4. 统计并分析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相关语言现象,如隐含语言、修辞等。

5.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四、预期结果通过语域分析方法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进行分析,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 针对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教师话语的语域类型进行分类和描述,揭示其特点和规律。

语用学视角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及功能分析

语用学视角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及功能分析
娄惠茹
( 东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鲁 山东 烟 台 242 ) 605
摘 要: 教师课 堂话语是一种特 殊的职业语言。该文讨论 了教 师课 堂话 语的特征 和形 式 。 并在 言语 行为理 论的框 架 下分析 了其语 用功能 , 最后 , 分析 了教师课堂话语的局限性 , 以期对我们的英语课 堂教 学实践提供有益 的启 示。
长 的历L n 为 , og 教师在语言教学 中起主导 作用 , 而教 师话语 又是教师 实
( 96 的研 究表 明: 18 ) 以教师 为主导 的传 统课 堂没有 真 正意 施教学 的最 主要 、 最直接 的手段 。NII( 9 1 19 认为 , IlI19 :8 ) l/  ̄ 教
益 的启 示 。

教师教学语言具有语音 、 词汇 、 句法 、 语篇方 面的形式 调整 。

英 语教 师课 堂话 语特 征
语音方面 , 师经 常使 用夸 张 的发音 , 教 或延 长停 顿 , 或 放慢 速度 , 或扬声 扩 音 , 发元 音时 较为 清晰 , 而辅音 连缀 现
( ) 一 教师课 堂话语 特征 。在第 二语 言习 得过 程 中, 象较 少见 。 教 词 汇方 面 , 尽可能多 的使 用基 本词汇 , 少的使 用 口 尽量 师话语 (ece a ) tahr k 具有 双重 特征 : u 一方 面 , 师话语 被看 教
关键 词 : 师 课 堂话 语 教 言语 行 为理 论 语 用 功 能
中图分 类 ̄: 00 r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000 O 1 0 13 21)4一 1 — 4
教师课堂语 言不仅 是教 师执 行 教学 计划 的工 具 , 同时 调 整( ls1 8 ; hu r ,9 8 S osy 18 ) El ,9 6 C ado 18 ;pl ,9 9 。研 究第 二 i n k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摘要: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代表人物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对改变目前沉闷、死板的英语教学方式,从而为跳出学语言就只是学词汇语法的桎囿起到有利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从而实现语言教学的语境化、社会化、功能化和适用化,为中国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语言人才。

关键词:语域;语境;大学英语教学一、语域理论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经常探讨的重大课题之一。

20世纪80 年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奠基人韩礼德将语域定义为“与某一情景组成(situational configuration) 语场、语旨、语式有关的语义组成(semantic configuration)”,即:1.情景语境包含三个变量;2.语域是这三个变量组成产生的语义集合(Halliday & Hasan, 1985:35) 。

我国学者李运兴说“语域是语篇针对特定的交际场合,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功能变体,它是多种参数——语篇语场、语式和基调——的综合体现,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篇方式变体”;而李延福则认为“语域是指根据语言使用的社会情景定义的一种语言变体,如科技语体、艺术语体、法律语体、网络语体等。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首先,语言使用总是发生在某个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因此需要考虑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等因素对语义的制约。

系统功能语言学高度重视对语域的研究,以探索语言符号系统本身与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加强对自然语言的功能特征和使用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研究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并将之与语域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向人们传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做到语言得体的知识和原则,以帮助人们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和恰当的交际对象就恰当的话题说恰当的话。

语言的运用通常不是正误问题,因为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不成立,所以说不存在语言使用绝对正确的问题,而应该是在某种语域中是否恰当的问题。

浅析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随 着全球 化进 程和 社会 的不断 发展 , 当今社 会对 人才 的要 求也 越来越 高。 为了满 足新 时期 国家和社 会对 人才 培养 的需要 , 育部 教 推 动 了大学 英语教 学改 革 , 加注重对 学 生英语 综合 应用 能力 的培 更 养 。教 育部 高等教 育 司制定 的《 大学 英语课 程 教学 要 求》 20 ) (07 明 确 指 出 :大学 英语 的 教 学 目标 是 培 养学 生 的 英语 综 合 应 用 能 力 , “ 使 他们在 今后 学习 、 工作和 社会 交往 中能用 英语 有效地 进行 交 际 …… , 以适应 我 国社会发 展和 国际 交流 的需要 。 因此 , 大学 英语 教 学不 能仅 仅对 学 生进 行 单词 和语 法 的讲 解 , 更 重要 的是培 养学 生把英 语 当作 一种 交 流 工具 进 行 实际 交 际应 用 的能力 。韩礼 德 ( A K H l a) 系统功 能语 法理 论 ( y e i M. . . ai y 的 l d Ssm c t Fntnl r m r就认 为语 言不 仅 要研 究 其结 构 , 要研 究 其 ucoa Ga a) i m 更 功 能 , 究形 式与 意义之 间的 关系 。这 与大 学英语 教学 提 高学 生英 研 语 实际 交际 能力的 教学 目标相 一致 。 目前 , 内外 一些 学者 的研 究 国 成果 已表明 系统功 能语 言学在 语言 教学领 域是 大有作 为 的 , 是对 但 这 方面 的研 究还不 是很 全面 系统 , 在 已经到 了对 系统功 能语 言学 现 在 语言 教学 中 的作 用进 行 全面 系统 研 究 的 阶 段 。语 域 理 论 是 H ldy系统功 能语 法的重 要理 论 之一 , 是从 社 会 学角 度 来研 究 ai la 他 语言 变 体的 , 调 了语 言 的交 际 功 能。 因此 , H ldy 统功 能 强 将 ai 系 la 语法中的语域理论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 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 语综合 应用 能力 。本文 就将探 讨如 何将语 域理 论运 用到阅 读 、 词汇 和写作 等大 学英语 的教 学环 节中 。

试论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试论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试论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教师话语英语教学论文摘要: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运用该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话语,不仅能从理论的角度揭示教学中的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为改进和评价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在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下,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效率。

一、研究教师话语的重要性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

Nunan早在1991年于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一书中就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人的又一重要途径。

”教师话语是英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

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Krashen的“输入法”认为,人们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才能习得外语。

”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teacher talk )是学习者“输人”的最大、最可靠的来源。

适当的教师话语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直接影响语言的产出。

因此,研究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认真研究教师话语可以促进英语教师对教学的深层次理解,从而有效指导教师的课堂英语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师话语研究现状话语分析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课堂话语分析倍受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是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本文将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进行分析。

教师话语在课堂组织和引导上具有功能。

教师通过话语进行课堂管理,安排学生座位、分组和起立等。

例如:“请你们排成小组。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分组,使课堂秩序井然。

教师的话语还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请大家保持安静。

”这样的话语能够让学生安静下来,专注于教学内容。

教师话语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信息和指导。

教师利用话语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任务要求等信息。

例如:“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单词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通过这句话,学生知道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教师还利用话语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实用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例如:“你可以通过找到词根来猜测单词的意思。

”这样的话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单词识记的能力。

教师话语在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上发挥了作用。

教师利用话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例如:“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

”通过这句话,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并展示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教师也利用话语引导学生互动,例如:“请你回答一下他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对话和交流。

教师话语在评价和反馈上具有功能。

教师利用话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和肯定优秀的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例如:“你的发音很标准,再接再厉。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对学生良好的发音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的话语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例如:“不是'I goed to the park.',而是'I went to the park.'。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准确性。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的话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课堂组织和引导、提供信息和指导、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以及评价和反馈。

大学英语教学的语域视角

大学英语教学的语域视角

语 域 理 论 是 系 统 功 能语 法 体 系 的 重要 组成 。 “ 语域 ” 概 念 起源于 1 9 5 6 年R e i d 对 语 言 运 用 变 体 的描 述 。 2 0 世 纪6 0 年代 , 韩 礼 德 在 伦 敦 学 派 中继 承 并 发 展 了 费斯 的语 境 理 论 .并 提 出 了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的 语 域 视 角
上 官 赛君
( 湖南 城市 学 院 , 湖南 益 阳 4 1 3 0 0 0 )
摘 要 : 传 统 的 大 学英 语 教 学 难 以 实 现使 学 生在 实 际 多 变 的语 境 下 有 效 选择 英语 的 目标 。将 语 域 理 论 运 用 到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使 学 生 了解 语 体 知 识 、 分析 文体 类 别 、 区分 语 境 特 点 , 能 够培 养 学 生 的语 域 识 别 和 鉴 赏能 力 , 推 动 学 生得 体 地 使 用 语 言 , 使 语
1 . 语 域 理 论
英 语 学 习 的 目的 是 为 了 交 际 。 交 际 能 力包 括语 言能 力 ( 语 篇能 力 、 语 法能力 ) 、 语用能力 ( 社 会文化语 言能力 、 实 施 语 言
功 能 的能 力 ) 等川。2 0 0 7 年修 订 的《 大 学英 语 课 程 教 学 要 求 》 明 确指 出, 要 培 养 学 生 英 语 综 合应 用 能 力 , 使 其 在 实 际 交 往 中能 用英语有效交 际. 以满 足我 国 社 会 发 展 和 对 外 交 流 的 需 要 { 3 3 。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引 入 语 域 理 论 .通 过 学 习 语 体 知 识 并 进 行 必
个 要素 ( C o n t e x t a n dT e x t , 1 9 8 5 ) , 语 场 是 指 语 言 行 为 发 生 的话 题、 场 景 等 因素 。 语 旨指 交 际 参 与 者 之 间 的 角 色 关 系 和 语 言 活 动 目的 , 包括个人基调和功能基调 , 可从礼貌程度 、 正式程度 、 非个 人 化 程 度 及 可接 受 程 度 四个 方 面 描 述 。语 式 是 语 言 交 际 行 为 的媒 介 和 渠 道 , 即 口头 、 书 面 或 二 者兼 而 有 之 。 语 域 主要 具 有 反 映 文化 和 预 测 两 大 功 能 ,其 基 本 功 能是 预测语篇结构 , 语 境 的 千差 万 别 带 来 语 域 的各 不 相 同 。 韩 礼 德 认 为语 域 有 着 变 化 的 范 畴 ,有 的 封 闭 受 限 。有 的相 对 开 放 自 由 , 即不 同语 域 中 的语 篇 内 容 和 形式 随 语 域 封 闭 程 度 的变 化 而变化 , 语域 封 闭 程 度 直 接 影 响 其 预 测 性 。一 般 而 言 . 语 域 的 封闭性越强 , 其 预 测性 越 强 ; 反之 , 其预测性则越弱 。 如 法 律 语 言相对封闭 . 而 日常语 言相 对 开 放 2 . 运 用 语域 理 论 于大 学英 语 教 学 的 必 要 性 2 . 1 语 言 运 用 实 际和 大 学英 语 教 学 目标 的 要 求 语言是人 类进行社会 交往 、 表达思 想 、 传播文 化的工具 . 其 最 终 目标 是 交 际 。特 定 的 人 们 针 对 特 定 的交 际 场 合 、 题材 、 目的 、 对 象 等 使 用 不 同 的语 言 …。人 类 社 会 生 活及 领 域 、 人 际 关 系 和 交 际 情 境 的 多 样 性 ,带 来 语 言 实 际运 用 时各 种 语 体 的 客观存在。 人 的 语 言 能 力 体 现 在其 交 际 能力 , 包 括 不 同场 合 使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

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作者:陈辛欣李春光王璐刘磊聂莹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10期教师话语作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重要来源,在学生语言习得和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2年,由Zellig Harris首次发表论文《Discourse Analysis》。

自此之后,一批研究者陆续对该领域进行探索性研究。

20世纪60年代开始,课堂话语分析逐渐兴起,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和语言教学相结合。

Frank B. May和M. Vere Devault(1967)将课堂教师话语交际分为34种,并总结相关信度措施;Cynthia A. Brock(1986)对二语习得课堂话语进行研究,尤其关注参考性问题和其对学生回答的影响;Polly Ulichny(1996)对成人二语习得课堂互动话语片段进行微观研究,阐述互动话语提供语言输入和进行输出操练的双重功能,揭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互动有效性评价;B. Kumaravadivelu(1999)构建批判性课堂话语分析框架,呈现实现批判性课堂话语分析的基本原则和过程;Marta Antón(1999)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的话语课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话语课堂更有利于二语习得,并论述了意义协商的功能和过程;Caroline Pontefract & Frank Hardman(2005)采用教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课堂话语分析对肯尼亚小学学生语言学习的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从教师参与和反馈策略、学生回答和课堂组织方面展开,并发现当前的教师话语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提出改进方案;Martin Nystrand(2006)认为教师话语可以促进阅读课教学效果;Alina Reznitskaya(2012)阐述了课堂对话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且教师应检验和拓展教学对话实践,并注意依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话语工具;Maureen P. Boyd & William C. Markarian(2015)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语言教学中对话的三个形式和功能,并总结出教师话语对成功的英语教学至关重要。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功能
1、促进师生交流
1、促进师生交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之一是促进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提问、讲解、反 馈等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 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
1、语调
1、语调
英语教师的语调可以传达出很多信息,例如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意图等。通 过使用不同的语调,教师可以实现多种言语行为。例如,教师可以用升调来表示 疑问、惊讶等情绪,或者用降调来表明自己的肯定和信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 过调整自己的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 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01 引言
03 分析 05 反思
目录
02 背景 04 功能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 (John Searle)提出的一种语言哲学理论,该理论的是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行 使权力、建立关系和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领域,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的研究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 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2、语音
2、语音
英语教师的语音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标准的语音有助于学生正确发音,提高 其口语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语速和音量等来实现不同的 言语行为。例如,当教师想要强调某个知识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或减缓语速。 这些语音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词汇
3、词汇

浅议二语习得视域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

浅议二语习得视域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

浅议二语习得视域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浅议二语习得视域下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提要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不仅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因此,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教师话语的主要特征和理论基础,可以使广大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课堂话语的运用情况,探讨教师话语与学习者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教师话语的质量,从而促进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

关键词教师话语课堂教学第二语言习得一、引言一般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课堂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师话语可以被看作是教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谈话时所使用的语域,受如话题、学习者的年龄和二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师话语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并根据不同的学习者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程度而不断加以调整。

Nunan认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因为教学的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着目的语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教师话语的主要特征和理论基础(一)教师话语的主要特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教师话语具有双重特征。

第一,教师话语被看作向二语习得者提供可理解语言输入的一种“简单代码”,这种“简单代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听懂话语,进行交际。

因此,有学者将教师话语也译为“课堂关照语”,并称这一种特征为形式特征。

在这一特征中,人们注重的是教师话语作为语言输入在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所作的调整。

形式特征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习者交谈时对语言的语法规则结构进行简化时所呈现的特征。

第二,教师话语被视为组织、管理、指导二语课堂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

这一特征被称为功能特征。

研究功能特征时,人们更注重的是教师话语的话语量,课堂的提问方式、课堂师生间的交互调整以及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形式。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语用功能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语用功能

1 . 问候 语 问候 和寒 暄 是 教 师每 节课 开 始 时都 要使 用 的课 堂用语 英
理 念 都对 学 生 的世 界 观 、 人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形 成 具 有很 大 的 影响 . 这 里体 现 了教 师话 语 的 教 育 功 能 。
二、 关 于 言语 行 为理 论 言语 行 为 理论 认 为 人 们在 以言 行 事 。 言语 取 效 不 仅是 文
关键 词 : 教 师话 语 ; 言语 行 为 理论 ; 大 学英 语 教 学 ; 语 用 功 能


引言
堂 组 织用 语 是 教 师话 语 最 基 本 的 一 类 .因为 无论 课 堂 教学 成
所 谓 教师 话 语 .是指 教 师 为 了 组织 和完 成 课 堂教 学 所 使
用 的语 言 . 是 教 师将 知 识 传 授 给学 生 的主 要 媒介 , 是教 师 行 为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正如 N u n a n ( 1 9 9 1 ) 所 说 的 那样 , 在外 语 和 第 二语 言习 得过 程 中 .教 师话 语 对课 堂教 学 的组 织 及学 生 的 语 言 习得 两 者都 至 为 关 键 .这 不 仅 因 为教 学 内容 要 通过 教 师 话
课堂秩序 , 引入 课 堂 教 学 , 使 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 此 外 还 完 成
了 言后 行 为 , 即通过与学生问候 ,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 建 立 和 谐 的师 生 关 系 , 并 培养 学生 良好 的礼 貌 习惯 。 如 果 英语 教 师 只 是 形 式 单调 .千 篇 一 律 每次 都 只是 机 械 地重 复 “ G o o d mo mi n g , c l a s s !” 此 问候 语 只 是 完成 了言 内行 为 和 言外 行 为 . 却 不 能 完 成 言后 行 为 。因 此 . 教 师话 语 应该 多 采 用一 些让 学 生感 到 亲切 . 使 他 们有 进 行进 一 步交 流 的空 间 的 问 候寒 暄语 。如 : H o w w a s v o u r w e e k e n d ?D i d v O U h a v e a g o o d

评价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分析--以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教师为例

评价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分析--以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教师为例

评价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分析--以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教师为例孙佳莹【期刊名称】《镇江高专学报》【年(卷),期】2016(029)003【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评价理论为基础,以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两位获奖选手为例,对教师的多模态课堂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模态话语形式和情感因素的融合,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课堂参与度的积极作用。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ers'teaching efficiency and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This paper mainly states the convenience that multimodal discourse could bring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as well as its auxiliary function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wo winners in SFLEP National Teaching bining multimodal discourse form and emotional factors is of great help to 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willingness of classroom participation.【总页数】5页(P95-99)【作者】孙佳莹【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英语系,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3【相关文献】1.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 [J], 邢文君2.高校外语教师思辨能力考察:问题与对策——“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选手个案研究 [J], 张羽3.基于ELA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视频为例 [J], 吴静静4.基于ELA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视频为例 [J], 吴静静5.大学英语教师多模态PPT演示教学的研究及建议——以第三届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总决赛获奖教师(专业组)教学录像为例 [J], 许敬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典话语之运用语言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经典话语之运用语言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运用语言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摘要】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包括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运用。

本文根据基本的语言行为理论,对教师的言语表达作出分析,并提出几点基本要求;同时,对教师的言语行为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言语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大学英语课堂;课堂语言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8-01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

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

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语言,通常称为教学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的创造性语言行为,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由教学行为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英语教学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大学英语的教学语言是专业性语言,它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使用的教材都与其他的科目不同,尤其是经常会碰到教学对象完全不理解教学语言的现象,所以,运用合理设计的教学语言非常必要。

其次,大学英语的教学语言是对话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组织各种形式的问答,座谈,辩论等,穿插行进,错落有致。

最后,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主导性,科学性,教育性,情感性和节奏性等,大学英语的教学又具有独特的社会科学性质,所以,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语用功能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语用功能

Vol.10No.22013年2月第10卷第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Feb.2013一、引言所谓教师话语,是指教师为了组织和完成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主要媒介,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Nunan (1991)所说的那样,在外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至为关键,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要通过教师话语才能得到有效传播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1]而且,教师话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Nunan 所说的示范性功能外,教师还使用语言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从而激发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话语的交际功能;此外教师话语中所承载的知识信息、文化信息以及道德理念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这里体现了教师话语的教育功能。

二、关于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

言语取效不仅是文字句法的语义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语用问题。

Austin 认为,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施行的一种行为,言后行为指的是说话带来的进一步后果。

[2]1979年Searle 继承和发展了Austin 的理论,他强调三种言语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三种言语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很好地解决了Austin 关于言语行为假设中自我矛盾的地方。

他大胆地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的假设,认为每个话语事件(Speech Event )都代表一个言语行为,只不过有时候这个行为表现得较为直接(direct 或explicit ),而有时候表现得较为间接(indirect 或implicit )罢了。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英语教学在大学校园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什么是课堂话语课堂话语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用的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

课堂话语具有特殊的功能,不仅可以表达知识和思想,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等。

二、课堂话语的分类1、按照功能分类课堂话语可以按照其功能分为以下几种:(1)授课话语: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所使用的话语。

(2)质询话语:指教师向学生提问,寻求他们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回答话语:指学生对教师提问的话语进行回答。

(4)评论话语:指教师或同学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问题进行评论的话语。

(5)管理话语: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行为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话语,如提醒禁止讲话、鼓励发言等。

2、按照语言形式分类课堂话语也可以按照其语言形式分为以下几种:(1)教师讲解型话语:指教师通过讲解、解释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的话语。

(2)学生发言型话语:指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发言,包括回答问题、提问、讨论等。

(3)演示型话语:指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方式进行知识传授的话语。

(4)问答型话语: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式教学的话语。

三、课堂话语的分析与研究课堂话语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从多方面展开,以下是几个常见方面:1、语言形式课堂话语中的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气等。

通过分析和研究课堂话语的语言形式,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语言难点和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分析和研究课堂话语中的教学策略,可以发现其中的缺陷和问题,进而优化完善现有的教学策略。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依据多模态理论基础,阐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使用多模态化的动因和意义,说明多模态语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和方式方法。

通过这种分析尝试总结大学英语课堂多模态化的经验,推动多模态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ﻭ一、研究背景ﻭ多网络技术的飞速及日益增强的多文化趋势,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与多模态方式相结合,不断地冲击着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模态话语形式,利用多模态话语理论作为指导,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多元读写能力,以期实现教师对英语课堂体裁结构潜势的最优化,同时为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索一条新路,积累一些经验.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基础自Halliday提出“语言是符号"和“意义潜势”的话语分析理论后,人们逐步认识到“语言不再是唯一的意义表达手段,其他一些非语言模态如视觉图像、声音、动漫、颜色、精美的布局等在交际中都参与意义的构建,因此具有同样的功能价值"。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多模态话语理论,并从功能语言学、符号语言学、语言学等角度对话语的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理论与多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如语言、视觉、声觉、感觉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理论模式.人们在表达意义或与他人交流时,通常会使用不同的符号资源。

Kress和Van Le euwen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符号,其他非语言符号也是意义表达的源泉.张德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话语意义、话语形式及关系、五个层面,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

他认为文化语境表现为情景语境,情景语境决定话语意义,话语意义体现为话语形式及话语关系,话语形式及话语关系体现为。

论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根据交际情景选择语域的能力是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表现。

对语域的正确选择首先表现在对词汇的正确选择上,还表现在对语体的正确选择上。

教学中,教师应对语域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语域,使用得体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语法法,注重教会学生理解和分析规范的语句,强调传授语法规则,孤立地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忽视了语言外部各种因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在不同情形下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其结果导致了我们的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或者是辞不达意,或者是由于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重要,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语言达到理想的交流的目的。

因此,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做到语言知识与语域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就会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

语域在如何运用语言,语言与语境的关系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语域学知识作一简单介绍,着重探讨语域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域(register)是语言学研究中较年轻的一个分支和领域,跟语用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对语域外延的认识和阐述不同,有狭义语域论和广义语域论两种。

持“狭义语域论”的语言学家多认为语域是跟职业、行话、话题等有关的语言变体。

显然,他们把语域的外延仅局限于话语领域的范围,而把话语基调和话语模式排斥在语域范围之外。

而广义语域论主要由伦敦语言学派提出。

按照功能语法理论,“语域是由多种情境特征——特别是指语篇语场、语篇方式和语篇基调——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

”所谓“语言”就是讲话人“能做”什么,所谓“言语”就是讲话人“实际做了什么”,他鲜明指出了语言的属性,即语言与的关系。

因此,语域研究语言的实际运用,尤其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或者说它专门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针对不同对象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分析摘要:教师话语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和进行语言输入所使用的语言,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功能语法的语域理论,采用一节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视频作为素材,从语场、语旨、语式三个角度,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语域特点,希望能够扩展语域理论在研究教师话语语篇中的应用,提高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水平。

关键词:教师话语语域理论语场语旨语式
1. 引言
在中国,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

教师话语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话语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课堂或者外语课堂上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行业语言(richard:et al,1992)。

本文以语域理论为基础来分析一节大学英语精品课程中的教师话语语域特点,希望能够能够扩展语域理论在研究教师话语语篇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水平提出些许建议。

2.精品课堂教师话语语域特点
教师话语语场的研究关注课堂具体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次要语场”:“学习英语”和“通过英语学习知识”。

教师话语语旨的研究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情感及熟悉程度和接触频率。

教师话语语式的研究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渠道,比
如教师口语、ppt、图像、录像等等。

3.教师话语语域特点实例分析
3.1 教师话语的语场分析
曾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围绕教师话语中的语场即语言教学展开,语场比较明确,形式也很多样。

她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特别着重于英语字词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是live to work 还是work to live,通过录像、图片、谚语等鼓励学生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曾老师问学生们是不是预习过课文的展示型问题,以此来引出要讲的课文。

教师的提问一般是以展示性提问为主,但是在这篇教师话语中,曾老师比较注重参阅式提问。

例1:suppose if you married a very rich man, you have enough money, you don ‘t have to go to work, do you want to be a housewife or a full-time mother at home?
在课堂上,曾老师问一为女生想要成为家庭主妇还是有工作的职业女性,老师心里并没有预期的答案,只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发挥。

3.2 教师话语的语旨分析
教师话语的语旨主要指三方面:教师和学生的权力关系,也可以说是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身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师生之间的熟悉程度和接触频率。

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身份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但可以通过教师的话语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2:now class begins,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在曾老师的课堂上,在greeting的环节,她一开始就对学生表示友好,问候学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整了师生之间的权利关系。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也一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细节中,在warming-up的环节,曾老师和学生一起来讨论人生的意义,到底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过了工作,给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语气来看,曾老师在课堂上多用疑问语气来提问,有些提问是师生互动中缓和气氛的技巧,有些是导入新内容的重要手段。

比如说在引入主题时,曾老师用什么是人生意义的疑问语气来提问使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语调来看,在语言表达中,语调模式负载着很多的信息,通过语调可以帮我帮助我们听懂别人的话。

降调表示已知,表示肯定意义,升调表示未知,表达疑问。

在曾老师的教师话语中,她多用升调来提问,多用降调来应对学生的问题,哪怕是学生一般问题的回答,也是积极的表扬。

从称呼语的使用来看,曾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很亲切,在greeting 的环节曾老师用称呼学生为“everyone”,在上课的过程中称呼学生为“boys and girls”,称呼随意些,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从人称代词的使用来看,曾老师多使用我们,“we’ll learn”,“we’ll discuss”等等。

只在留作业的时候用第二人称。

使用第一人程“我们”可以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和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平等性。

3.3 教师话语的语式分析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语既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媒介,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使用形式主要是口语。

曾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很好,很好发挥了语言的媒介功能。

除此之外,曾老师还正确使用了电脑、ppt,图片、录像、录音等多种媒介,有利于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分析曾老师的教师话语的语式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课堂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介,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正确有效地使用电脑、ppt、图像、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介,过度使用可能给会使整个过程显得仓促,杂乱,重点不突出。

4.结论和启示
本文通过对所选教师话语语域特点的分析,总结了优秀老师教师话语的语域特点,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话语水平也有些许建议,具体如下:
一、把以教师话语语篇为中心的情况,转移到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师语篇的情境中。

二、教师应该多和学生讨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所拥有的知识的认同和尊重,而不是单纯的掌握对或错。

三、教师语篇中第一人称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和学生们在学习中的平等性。

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媒介,不要追求新奇而简单地用一种媒介代替另外一种媒介。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platt,j.&platt,h.1992.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singapore: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 pty ltd.
作者简介:刘慧(1987.2-),女,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应用英语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