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现代性之思

合集下载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及其启示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及其启示

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为基本理论,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

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将社会的进步视为历史的必然,因此,也有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现代性的思想。

现代性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征,它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自由思考的普及和民主自由精神的形成,以及国际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以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和启示为线索,探讨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思想观点。

首先,马克思就现代性问题提出了关于商品经济、市场化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点,认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基础。

此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压迫,推翻资本主义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自由和平等是现代性的特征,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压迫和资本主义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自由和平等,才能实现现代性社会。

此外,马克思在思想上对现代性问题也提出了令人值得思考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文化形式,由于它的特殊性,现代性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思想、实践方法和生活方式,而这些理论思想、实践方法和生活方式,可以作为文化发展及各个社会阶层之间普遍交流的基本共识。

最后,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也给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他把矛盾冲突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把社会变革看做是自由思想和实践的共同发展,强调国际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号召劳动群体参加社会运动。

他的思想对现代性问题有重要的启示:要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公正。

总之,从马克思思想上来看,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看,现代性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就现代性问题提出了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化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点,强调推翻资本主义关系和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在思想上提出了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文化形式;最后,还给出了一些重要的启示,要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实现社会的自由和公正。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一、马克思学说对于现代性的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关键词:现代性、有原则高度、批判1、现代性:modernity,有137种定义,可见理解其含义的角度之多,但是马克思揭示的现代性是指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原则和纲领,也就是是现代世界称之为现代世界的某种东西。

具体来讲主要是两点:(1)资本(物质动因):重商主义时代进行大量的货币累积,但是单纯的货币累积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投入流通,并且产生超出其自身价值之上的价值,才能称之为资本,可见资本要求增殖,因此在此现代性的作用下,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增长,并且对于增长高度敏感。

海德格尔说现代社会处于一种“进步强制”的状态,当人们有一天认为增长可有可无,那意味着现代社会行将崩溃。

正是资本增殖的根本属性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把增长和进步作为自己的基本法则。

(2)现代形而上学(实现手段):即现代哲学以及以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和技术。

简而言之,即资本以何种方式增殖。

人们可以通过延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取绝对剩余,但是这是一种传统的、非现代的方式。

而现代方式即一种现代形而上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这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提高生产率则是使生产变成科学的生产性应用的过程。

2、有原则高度:马克思并不是批判现代性的第一人,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

重农主义就对现代世界进行了批判,认为积累货币是罪恶的根源,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在于健康的农村居民,而不是像老鼠一样在地洞里钻来钻去的城市居民。

而卢梭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更是对于现代性批判的后盾式人物,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卢梭就认为现代世界的原则使人文明起来,使人类没落下去,使人类没落的并非金和银,而是铁和谷物——工业和商业、科学和技术。

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批判。

海涅曾对浪漫主义者进行过定义:他们设想一个黄金时代,即原始的自然状态,认为那是最优越的,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没落的。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的启示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的启示

前的, 这使现代性 问题得 以充分展开。作为考察现代社 维护 资本 主义秩序 , 这就赋予 了惟一 、 限的个人 的理 有
会的一个思维范式 , 现代性 首先是一个表达与传统断裂 性 以超负荷 的使命 , 因而必 会 引起人 们 的怀疑 。黑
的概念。然而, 现代性既给人类带来 了巨大的进步 , 同 格尔则把理性提 升为超 人 的客观 的绝对 精神 , 理性 但 将 时它也蕴含着 “ 欧洲 中心主义” 西方 中心主义” 或“ 的历 彻底本体化 , 图用这种无 限的、 试 绝对一体化 的理性来 史叙事 , 隐藏着独断主义的权力话语 , 面临着诸多现代人 设置 和安排 现代社会 生 活。他完成 了对 一切 的颠倒 , 完成 了对世界 的“ 理性 的颠倒 ” 。但 是 , 黑格 尔的绝对 生存 的深层 困境和危机 。
起 来 。 ’ ’
现代性 的发 端从 一定 意 义 上 说就 是对 主 体 的发 现, 强调人 的尊严 、 个性 和选择 。但是 , 蒙运 动 以来 启 现代性 的理论 支 撑是理 性形 而上学 , 以马克 思 所
[ 收稿 日期]0 1 0 2 1 — 2—1 5 [ 作者 简介] 张恒( 92一) 男 , 17 , 山西太原人 , 河海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博士研究生 , 南京审计 学院政 治与行政 学院讲 师 , 研
西方的现代化历史实践表 明, 作为对现代化反思和 精神 已经 向启蒙运 动所批判 的超 人 的客观 精神——上
从 暴露 出其 批评的现代性 , 始终与其相伴随, 而这一点也是我们讨论 帝靠拢 , 而使现代 性陷入 自相矛盾 的困境 ,
“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根据。利奥塔曾经指 出,资本 理论 的局限性。正如马克思所指 出的 : 在黑格尔天才 “ 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 。马克思虽然没有提 出 地把 1 7世纪的形 而上学 同后来的一 切形而上学及 德国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义运动的发展。
启示危机应对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和批判, 为西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提 供了重要启示。
对发展中国家影响与启示
要点一
指导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为发展中国家实现 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有助 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要点二
揭示全球化陷阱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对全球化进程中的 资本主义扩张和剥削进行了深刻批判 ,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陷阱提供 了重要启示。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马克思指出,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结果,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
现代性的进步性
马克思肯定了现代性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促 进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揭示 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共产主义与现代性超越
扬弃私有制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扬弃私有 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 上解决现代性的困境,实现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逻辑下的现 代性困境,即资本追求无限增 殖的本性导致了对自然、社会 和人的全面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 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的阶级斗争是现代性的主要矛 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 能实现现代性的超越。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现代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代性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所决定的。
形成过程与发展阶段
0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初步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本质,为其现代性思想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02 03
《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为 其现代性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哲学基础。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摘要:作为一个彻底的辨证论者,马克思在肯定现代性在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人的本质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奠定重要前提的同时,也指出现代性所造成的殖民统治及其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深刻地阐释了世界历史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客观过程,并揭示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为人们辩证地审视现代性问题和全面把握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境遇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历程的亲历者,马克思所生活的年代恰恰是现代化在西欧迅猛发展时期。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化”这一概念,但他看到了现代工业的兴起所引发的巨大社会变革,且系统地阐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相关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把当时的19世纪称为现代,并频繁地使用“现代”这一概念,如“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资本家阶级”、“现代的工人”、“现代工业”等等。

现代一词并非是当时的泛称,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即资产阶级时代,现代社会特指资本主义社会。

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革,机器化大生产的采用和社会分工的广泛推进,这一系列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

从中世纪手工业者到“现代工人”,从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到“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从中世纪国家到“现代国家”,资产阶级时代最终得以确立下来并首次开创了现代社会的历史。

工业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时期,并宣布人类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即现代时期。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原有的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传统的经营方式。

随着世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革命的不断升级,现代大工业又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现代资产阶级逐渐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描述的那样:“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三重内涵——从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说”谈起

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三重内涵——从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说”谈起
个 阶段 创 造 条 件 。 ” [ 2 ] ” 这里 , 马 克 思 从 人 的 发 展 来
对 社会 发 展 的阶段 进 行 划 分 , 可 以 说 其 中 完 整 的 包 含 了马克 思 的现代 性 肯 定 、 现 代 性 批 判 和 现 代 性 超
越思 想 。

现 代社 会 作为 现代 社 会 的本 质 根 据 , 是 现 代 社 会 围
的依赖 关 系 ( 起 初 完 全 是 自然 发 生 的 ) 是 最 初 的 社 会 形态 , 在这 种社 会形 态下 , 人 的 生 产 能 力 只 是 在 狭 窄 的 范 围 和 孤 立 的 地 点 上 发 展 着 。 以 物 依 赖 性 为 基 础
的人 的独 立性 , 是 第 二 大 形 态 。在 这 种 形 态 下 , 才 形
具 体 阐释 了这 三 重 内涵 。
关键 词 : 现代 性 ; 资本 ; 文明作 用 ; 批 判
中 图分 类号 : A8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3 ) 0 1 - 0 0 0 5 - 0 4
马 克 思 ・伯 曼 说 过 “ 人 们 即 便 在 其 一 生 中 从 来
中, 现 代性 已经成 为我 们所 生 活 的时代 的本 质特 征 。 然而 , 这 样 一 个 普 遍 的 概 念 在 不 同 的 学 者 那 里 却 有
着 不 同 的 内度 安 排 或 社会 组 织模 式 ; 有 的 把 现 代 性 看 作 是 对 历 史 剧 变
V o 1 . 1 1 N o . 1
J a n .2 0 l 3
1 3 01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3 . O 1 . 0 0 2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首先回顾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解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性反思。

随后,我们将转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结合本国国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和结合,我们试图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在实践中借鉴和发展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同时也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如何注重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立和自信,展现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批判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源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和批判。

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现代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进步;另一方面,现代性也加剧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马克思强调,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冲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资料,却承受着资本家的剥削。

这种剥削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渗透到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马克思认为,现代性的真正问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而非单纯的技术进步或社会变迁。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重新审视,以应对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现代 性思想的质疑。
分析后现代主义的观点
了解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以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探讨后现代社会的特点
探讨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分析其对马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与解决方案
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全球气候变化
马克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思 考。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各国共 同努力解决。
解决方案
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鼓 励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 作,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实现全球 可持续发展。
反思全球化时代的政治问题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提醒我们全球化时代政治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全球政治治理的研究和合作。
反思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提醒我们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我们应该加强对全球文化治理的研究和合作。
04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在当代的挑战与回应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 主义运动的发展。
02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概念
现代性
总结词
现代性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概念 之一,指涉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和 发展。
VS
详细描述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现代性是指从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这一概念涉及到经济 、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揭示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
01

论西方哲学中的现代性问题

论西方哲学中的现代性问题

论西方哲学中的现代性问题在哲学领域中,现代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西方哲学中的现代性观念不断演变和发展,甚至影响了整个西方思想和文化。

现代性在西方哲学中,被定义为用理性来看待世界,进而获得真理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西方哲学中的现代性问题,特别是现代性的定义和现代性对于人类自我认知的影响。

一、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的定义是多样的,不同的哲学家和学术界都有自己的看法。

其中最经典的定义来自于哲学家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是一个“解放的和自由的社会”,现代性的出现是在工业化时期。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现代性,人们不再由传统的社会和习俗所束缚,反而更注重个人利益和自由选择。

但是,这个定义并不是所有哲学家都认同的。

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深刻矛盾的概念。

他认为现代性既是基于理性的进步概念,同时也是一种异化现象,因为现代性为了进步打破了自然和人类个体之间的纽带。

它代表了一种分化的现实,一种残缺不全的现实。

总的来说,现代性的定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哲学家的看法而变化的。

二、现代性对于人类自我认知的影响现代性的出现对于人类自我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现代性代表着一种理性与科学的出现。

在现代性的时代,科学家们通过知识和理性手段来发掘真理和规律,因此科学的发展成为了现代人的重要标志。

科学的发展为现代社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代性的出现也意味着人们对于本质和个体的忽视,人们对于理性和科学更加关注,而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感性体验。

在现代性中,人们常常忘记了人类独特的个体性。

人们关注的不再是自己的内心,而是外在的世界。

现代性可能会带来人类自我认知的缺失。

三、现代性对于亚文化的影响现代性的出现也对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性的时代,世界上许多新兴的亚文化如音乐、电影等迅速兴起。

这些亚文化往往代表着人们非传统的、自由的、公共的一面,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重要标志。

然而,现代性中亚文化的兴起也意味着传统文化被打破。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和特征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和特征

的 内在联 系 , 一 事 物 区别 于它 事 物 的 特 殊 性 质 。 是 马 克 思 通 过 现 代 性 的 批 判 , 成 了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的 形 视 阈 , 以 资 本 范 畴 重 新 命 名 了 “ 代 ” “ 代 性 ” 并 现 和 现 ,
使 “ 本 ” 则 成 为 现 代 的 基 本 原 则 , “ 本 ” 畴 资 原 使 资 范 变 为现代 性 的本 质 范 畴 。这 样 , 克 思 就 在 一 种存 马
难题 ” 面对 现代 性 的悖论 和 困境 , 思 现代 性 产生 。 反 的深层 根 源 , 注人 类 社 会 的未 来 发 展 , 们 发 现 , 关 我 马克 思 现代性 思 想具 有重 要 的理论 和 现实 意义 。 本 质是 指 一 事 物 的根 本 性 质 , 事 物 基 本要 素 是
在论 的意 义上建 立 了现代 性批 判 的规 范基 础 。
收 稿 1 ;0 9 4 6 3期 20 —0 —2 ;
修 回 1期 ;0 9 7 6 3 20 —0 —0
基金项 目: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 目“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 的当代意义研究 ”项 目编号 :08 0 1的阶段性成果 ( 20 B 1 )
余 玉 湖
( 武夷学 院, 福建 武夷 山 34 0 ) 5 30

要: 马克思现代性的理论本质在 于 , 实践基础 和历 史唯 物主 义视 闽 中, 在 形成 以资本 为 中介 、 则、 志, 原 标
反映现代社会的价值 、 特质 、 精神原 则的 范畴体 系。马克思从时代和理论 的双重制 高点批 判和 颠覆 了旧现代性 , 形 成马克思现代性 思想的如 下特征 : 资本性 、 实践性 、 拜物教和异化 劳动 、 全球 化和流动性 、 辩证 的唯 物性 。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想家们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而早在 1 世纪 ,在 9 对资本文明的反思 、批判 巾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本质
世界市场( 至少是一个轮廓) 和以这种市场 为基 础的生
产” I 。H因而 ,现代生产对现代性具有决定性 意义和基 础作用 ,现代性源于现代生产 。在 马克思看来 ,现代 性说到底是在 现代生产基础上资本运动 的产物 ,是随
又 是它的结果 。可见 ,工 业化是现代性产生 的基 础 , 市场化是现代性 的交往特点 ,全球 化是现代性的拓展
场域。
第二 ,全球性赋予 了现代性的流动特性及其 双重 效应 。在马克思看来 ,全球性的形成和发展史 ,并不 是一部 田园式 的和谐发展史 ,而是一部充满矛盾 、冲 突的历史 。他指 出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趋势实质上 是资本无 限增殖本性的外在表现 ,它要求 “ 生产 的不 断变革 ,一切社会状况不停 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定和
马 克 思 主 义 论 苑 T E RTC L O I N HO EI R O AH Z
马 克 思 的 现 性 思 想 其 当 代价 值 代 及
■张 琳
【 提
要】马克思在 对资本主义社 会的肯定与否定 中,在 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与追求 中,极其深刻地指明
现 代 性 内 源 于现 代 生 产及 其 资 本 的 逻 辑 之 中 , 处 于历 史 的 流 变 和 矛 盾 裂 变之 中 ,存 在 于全 球 性 的视 阈之 中。 历 史观 点 、矛 盾 学说 以及 全球 化 眼光 ,构 成 了马 克 思 分 析 现 代 性 问题 的 基 本 视 角 ,形 成 了他 关 于 现 代 性 的 辩
进行 了深刻揭示 。至今看来 ,在所有关于现代性 理论
巾,马克思关 于现代性 的思想无疑最为深刻 、辩 证和

浅谈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浅谈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浅谈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提要: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考察而得出的社会理论。

尽管他认为这种现代性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的推动作用,但他也更加鲜明的看到这种现代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完成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实践方面的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对它的超越。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共产主义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性”的概念,但是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马克思对现代性作出了新的实质性的理解。

他的现代性理论是一种现代性的社会理论。

他所讲的“现代社会”,就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

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致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现代”色彩。

马克思认为这种现代性源于现代生产,现代社会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生产方式不同。

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现代性的生成、演化,制约着观念、文化现代性的发展。

离开了现代生产,很难真正透彻的说明现代性的形成。

应该说,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对社会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推动作用,具有非常革命的性质。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而且马克思对构建资本主义现代性起重大作用的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等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理性和解放等价值也十分推崇。

但是,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代性的发展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现代性又导致了社会裂变等各种异化现象。

在对现代性积极成果赞扬的同时,对于现代性的负面效应,马克思也同样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由此完成了对它的超越,创建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对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对启蒙哲学特别是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进行批判,理清了其中凝结着的启蒙现代性理论,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摘要】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著作中,马克思对世界文化观进行深刻阐释,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

他对审美现代性的理解则体现在对艺术、美学的探讨中,认为审美体验是人类的本能需求。

马克思将文化观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指出文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强调了审美现代性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马克思的审美现代性观也为当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对当代文化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对其思想进行反思和传承,并借此展望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世界文化观、审美现代性、文化观、现代社会、重要性、启示、深远影响、反思、传承、未来文化发展、启示。

1. 引言1.1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在审美现代性方面,马克思认为审美不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也是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

他认为审美现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反映了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马克思强调,审美现代性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审美品味,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和精神风貌。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在当今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创新,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 正文2.1 马克思对世界文化观的阐释马克思认为,世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财富。

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世界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指出,世界文化是人类劳动和生产实践的结晶,是不同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所积累的智慧和成果。

世界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如建筑、绘画、音乐等,还包括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等。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读《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读《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读《马克思现代
性思想的当代阐释》
李志
【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41)3
【摘要】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深入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是学界的理论任务和学术自觉。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国胜教授撰写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一著,就是近年来学界在这一方面的重要成果和学术呈现。

该著遵循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原则,以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建构为逻辑主线,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前提、形成、内容、体系、立场、方法和当代性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论述。

这些研究不仅在现代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而且也探索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新视野和新路径。

【总页数】4页(P105-108)
【作者】李志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2.经典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现实运用——本雅明现代性批判思想的阐释
3.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当代镜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建构
4.运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剧本演示中国现代性故事——《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探析》评说
5.马克思的思想与中国现代性建设的内聚——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奉者、批判者、超越者——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三位一体

信奉者、批判者、超越者——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三位一体
没有成 为 当时社会 的 主流话 语 。马克思虽 然没 有提


维度去理解 , 在不同的时期观察 的视角发生过不 同的转换 。青年时期 , 马克 思深受德 国古典哲学的
影响, 是启蒙理性 的信奉者。随着研究政治经济学 理 论 和参加 工人运 动 实践 的深 入 , 马克 思 对 资本 主
义 现代 性带来 的普遍 异化 现象进 行 了严厉 的谴 责和 深刻 的反思 。面对 资 本 主义 社 会 的残酷 现实 , 马克
维普资讯
信 阳师 范学 院学报 ( 学社 会科 学版 ) 哲 第2 6卷

J un l f n a gNoma iest o ra y n r l o Xi Un、 ri )
第 5期 2 0 0 6年 l O月
( hl . Sc Si dt) o.6N . c.0 6 P i s & o . c.E i V 12 o 5O t2 0 o .
现代性 的理 念 创 造 出来 的 , “ 代 性 的命 运 ”与 在 现 “ 资本 主义 的命运 ” 二者 之 间 , 存在 着 一 种不 可 分割 的本质 联 系 。 因此 , “ 本 主 义 的角 嗖” 透 视 从 资 来 “ 现代社 会 ” 从“ , 资本 主义 的 命运 ” 出发 来 探 讨 “ 现 代性 的命 运 ” 就 被 马克 思 自觉地 选 择 为解 剖 现 实 , 生 活世 界最恰 当 、 有效 的途 径 。在 此 意义上 , 最 马克
资 本主 义的残 酷现 实 , 马克思研 究人 类社 会发展 规 律 , 重新 设 计 通 向未 来理 想社 会 的道路 , 形成 了
超越 启 蒙理性 的社会 理 论 。
关键 词 : 马克 思 ; 现代 性 ; 奉者 ; 判 者 ; 信 批 超越 者

马克思思想的“现代性”情结

马克思思想的“现代性”情结
流。 马 克 思就 是 在 这种 文 化 背 景 下 开 始 思 考 社会 问
现 代 性 的理 念创 造 出 来 的 ,在 “ 代 性 的命 运 ”与 现
“ 资本 主 义 的命运 ”二 者 之 间,存 在着 一种 不 可 分割 的本 质 联系。 马克思 思想 的深层 基 因 即 自由、平 等、

要 :在 西方文化传统 中 “ 代性”是马克 思思想产生 的宏 大话 语背景。 马克思思想 的现 代性情结表观 在:作 现

为继承者 ,秉承 了现代性 的价值 理想和根本精神 ;作 为批判者 ,正视现 代性 的悖谬 ,对现存 资本 主义进行 了深 刻
反思;作 为建构者 ,打 开世界历 史视 阈,把现代性理解为否定资本主义的过程。 关键词:现代性;继承;批 判;建构
第3 2卷 第 1明
2 1 年 2J 01 ]






V o13 O. .2N i Fl e b.2O1 l
J oURNAL oF DA L AN I UNI VERS TY I
马克 思 思 想 的 “ 现代 性 "情 结
天 晏 燕 嚣
( 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 0 9 ) 0 0 ]
长期 以来 , 我们 在 研 究 马 克 思 思想 时, 往往 注
重 马克 思 思 想 与 西 方文 化 传 统 之 间的 断裂 ,而 忽 略 了其 和 西方 文化 传 统 的继 承 关 系。 在 西 方 文 化传 统
中 “ 代 性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产 生 的宏 大 话 语 背 景 , 现 马克 思 主 义 原著 中 虽然 没 有 提 出现 代 性 概 念 ,但 是
就 是 关 于 具体 历 史 事 件 的 具 体 分析 结 论 、关 于 具 体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是现代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社会和思想界。

本文将重点探讨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主要体现在两部著作中:《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矛盾,对人类的本性、自由和幸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1. 资本主义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的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被少数人垄断,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生存,这样就会让工人和他的劳动进行分离,劳动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机械的活动,和人的本性、本我、价值观念等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从而产生了灵魂的寂寞、心灵的空虚等问题。

2. 现代社会的物化马克思还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是造成人类现代性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都是以物化为前提,人变成了物,物变成了人,物的支配性大大增加,人类的自由、幸福等价值被压抑、弱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被迫过分强调物质利益,追求名利,完全舍弃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人格。

3. 社会的疏离和分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使得社会出现了疏离、分裂等问题。

现代社会的个体,互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独立行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样,不仅更加加剧了人们的孤独感、失望感、沮丧感等情绪,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不公和敌对。

4. (虚假)意识形态的掩盖马克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给人带来了很多迷惑、欺骗、误导和疑惑,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一种精神单位,这种精神单位可以把支配的权利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同时它又可以被认为是很公正和民主的。

这个单位就是官方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官方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形态”,它通过精心的洗脑、公关等手段,使得整个社会看似民主、自由,实际上是“事实上的专制”。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

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比较研究马克思、韦伯是现代社会理论的两大重要思想家,他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解释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韦伯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入手,展开比较研究,并通过5个例子证明两位思想家在现代性理论方面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作为世界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马克思对现代性的研究和思考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特定阶段,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工人阶级斗争的产物。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马克思认为,现代性的出现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兴起密切相关。

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市场成为最重要的运转机制,资本家通过始终追求利润最大化来不断扩充自己的资本积累,从而引发了商品生产、劳动分工和机械化生产的高度发展。

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也带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也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崛起。

2. 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现代性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兴起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劳动力得到了充分解放,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离散化、分散化,从而形成了现代性的一部分特殊结构。

但是,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也导致人类面临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这也是现代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

3. 劳动分工和社会等级化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劳动分工和社会等级化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从职业分工到社会分工,从机械化生产到人的疏离,现代性的劳动分工与社会等级化无处不在。

这种趋势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个体将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身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范畴中。

二、韦伯的现代性思想与马克思不同的是,韦伯并不将现代性简单地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技术进步的结果,他认为现代性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文化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转第70页)摘要“现代性”一词是最近几十年来的热门词汇,然而,到底什么是“现代性”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尽管马克思从未明确提到过“现代性”一词,但是他所关注的范围无不属于现代性范畴。

由于理性成为资本主义的核心思维方式,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在政治制度上,资本主义都以理性为自己的立足之本。

而从批判黑格尔开始,到最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的目光都没有离开过现代性的范畴。

关键词现代性马克思资本主义Reflections on the "Modernity"of Marxism //Kong Geng,Cai WenpuAbstract "Modernity"is a hot word in recent decades,but it is still an issue worthy of studying.Marxism hasn 't mentioned the word "modernity",but the range it concerns is in the category of modernity.Rational thinking has become the core way of ca-pitalist thinking,so capitalism treat rational thinking as its own foothold no matter in its economic,cultural or political system.From the criticism of Hegel to the criticism of capitalism,Marx 's eyes did not leave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Key words modernity;Marx;CapitalismAuthor 's address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066000,Qinhuangdao,Hebei,China1“现代性”内涵“现代性”始终是一个充满纷争的词汇,其所包含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涵盖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等。

一般说来,“现代性”是一种流动的相对概念,任何时候都能够称之为当下的“现代性”,正是那种“短暂的、易逝的、偶然的,是艺术的一半”,是一种强烈的、当下的时间概念。

吉登斯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者工业文明的精华,包括了从世界观、经济制度到政治制度的一系列架构。

他着眼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1],因此,现代性与传统的区别在吉登斯那里就在于:在制度性、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的秩序的改变。

而哈贝马斯则将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主体性原则构成了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原则,个人自由则成为现代性的时代特征。

确切来说,哈贝马斯将现代性看做是一套源于理性的价值系统和社会模式设计。

这两位思想家都从各自的角度对现代性做出了自己的解读,而在《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刘小枫教授认为现代现象是人类有史以来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的全方位秩序的重排。

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待现代性所处的结构性位置。

现代化的题域: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现代主义题域———知识感受之理念体系的变调和重构;现代性题域———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之质态和形态变化。

[2]2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尽管马克思从来没有明确使用过“现代性”一词,我们当然也不能完全将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等同起来。

但是通过回溯历史就可以发现,伴随着启蒙运动产生的,或者准确说来,伴随着理性光辉诞生的,恰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理性的光辉摧毁了封建家庭式的作坊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符合理性的工业生产模式,表征着时代变化,历史演变的“现代性”概念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而生。

“‘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或多或少地由于每个国度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而改变了形态,或多或少地有了发展。

”现代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建立在资本主义多少已经发展了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

”[3]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语境中的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100多年前,正当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的时候,马克思却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过程,看出了现代社会,或者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所在。

从马克思大量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正是借由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批判的。

2.1工具理性成为资本主义的基础2.1.1经济的理性化就本质上来看,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与其现代性的发展轨迹是难以剥离出来而各成独立的体系的。

作为现代性生命的核心———理性精神正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当中得以确立的。

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本质特点也离不开理性精神的支撑。

当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被理性的、规范化的流水线作业取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车轮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向我们驶来。

作为与传统截然不同的经济生产模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注重的是效益最大化,即更重视效率的追求。

在这里,市场交换只取决于对利益的有目的的追求;而货币的普遍使用也成为经济核算中最完善的手段,且对合理的资本核算更是如此;在生产劳动中有组织和严格的工厂纪律、合理的技术;企业和家庭经济也被彻底分离开来。

特别是作为现代技术的科技、计算方法等被运用于经济领域后,资本主义温情脉脉的面纱被彻底揭开,一切物品,包括工人在内都被看做是对象化的资本,都是可以用某种合乎理性的标准或者规范来衡量。

资本主义的理性化生产与管理被韦伯简洁地概括为一(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06-0015-0215(上接第15页)种“簿记方式”,即一种严格的核算制度。

在经营开始与结束时都要进行计算。

任何一项合理的交易都是以计算为基础的。

韦伯把这种严格的核算制度看做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条件”计算越是精确,资本主义的理性化程度就越高。

[4]资本主义经济正是靠着合乎理性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才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经济的理性化正是现代性入侵社会的前沿阵地。

2.1.2政治与社会的理性化建立在宗教神学基础上的政治体系仍然是仰仗个人权威的家族制体系,而以理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则是法理型的体系,讲究的是依法治国,一切行为都有章有理可循。

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形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将不复存在,子承父业,世袭罔替的局面也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制度化的选举制度,民主的议会制度以及严格选拔的公务员制度。

换句话说,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行政管理行为的制度化,一个人的权威很难影响到整个国家系统,这也就是所谓的“官僚制化”的社会理性化,也是韦伯所认为的近代西方社会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政治制度层面上所带来的变化。

合理的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不仅需要权威来进行,而且还需要一种可靠的法律体系和按章行事的行政管理制度,因此,专业的公务员队伍和合理性的法律体系就构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础。

整个国家机构就仿佛一个庞大、严密、非人格化的机器,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来控制他的运转,而这套程序就是规范的法律制度。

而以往的传统治理方式则与此相反,它更像一个大家族式的家长制,不是靠法理,而是靠权威和信仰来进行管理,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无可恕,情有可原”的说法,可以说就是一种非理性化的管理方式。

以情感因素来作为社会纽带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分崩离析,以理性作为社会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此在历史长河中闪亮登场。

而这也恰恰成为马克思批判的对象,在这种理性的社会当中,人不再是一个个具体而多样化的人,却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对象;国家也可以完全依靠某种标准来进行管理,而不再带有任何情感因素。

这是“理性”的社会,而非“人”的社会。

参考文献[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1.[2]刘小枫.现代社会绪论[M].三联书店,1998:3.[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3.编辑孙静坏道和物理坏道。

2.3.1逻辑坏道逻辑坏道是可以修复的,逻辑坏道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为软件操作使用不当造成的,或者是该处扇区的磁性介质开始出现老化、不稳定等。

处理逻辑坏道的方法可以用专用软件DM、NORTON等都能进行修复,但最常用的还是Windows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功能进行扫描和修复,或者通过格式化硬盘即可修改。

2.3.2物理坏道物理坏道故障的处理对普通用户来说处理有点麻烦。

故障的原因是硬盘经常受到震荡、盘面的划伤等“硬”原因,从而造成—些扇区的磁介质失去了磁性。

硬盘的物理坏道无法使用扫描、分区、格式化来解决的,如果坏道少而集中,可以把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将坏道的部分单独分成一个区,将此区隐藏即可,达到修复坏道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实现可以通过使用HDDREG、MHDD、FB、PartitionMagic这些软件进行处理。

如果坏道多而不集中,只有更换硬盘。

如果计算机启动检测提示“TRACK0BAD,DISKUNUS-ABLE”,故障的原因是硬盘的零磁道损坏了,这个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很多用户是更换新硬盘,但并格还会加速坏道。

2.4硬盘其他故障硬盘无法进行分区、格式化,一般情况是CMOS中设置错误,只要将CMOS设置中的BIOSFEATURESSETUP项中的VIRUSWARNNING项设置为Disable。

如果不能进行格式化可能是硬盘感染病毒分区表等原因。

当屏幕提示ResetFailed(硬盘复位失败)、HardDiskFailure(硬盘失效)、DDNot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FatalErrorBadHardDisk(硬盘致命性错误)和HDDControllerFailure(硬盘控制器错误),硬盘有异常声响,噪音较大。

硬盘指示灯常亮或不亮,认真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才可能处理故障,才能保障硬盘的正常使用,硬盘上的数据才能安全。

另外还要学会硬盘维护保养知识,才会减少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1]易建勋.计算机维修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陈佳媛.硬件工程师维修技能速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谢霞玲,滕先伟.硬盘维修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编辑胡俊龙!!!!!!!!!!!!!!!!!!!!!!!!!!!!!!!!!!!!!!!!!!!!!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