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汇总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汇总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汇总

休克病人的护理

学习内容:

1.休克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

2.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学习目标:

1、掌握休克的定义。

2、了解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3、分析理解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4、理解掌握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5、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学习重点:

1、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2、休克病人各期的临床表现。

3、休克的处理原则。

4、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

5、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休克概念〕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在许多疾病的严重阶段都有休克发生的可能。如能及时诊断和正确

处理,可转危为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会急剧加重,转变为不可逆阶段,最终导致死亡。因此,

作为临床护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发生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及全身主要脏器损害的危急的综合症。

多种病因→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主要脏器损害。

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受损。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

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使脏器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氧、细胞代

谢紊乱,最后造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休克的病因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病理生理过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

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效循环血量的维护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当其中

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

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在休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上述三个因素常都累及,且相互影响。

[休克病因与分类]

引起休克原因很多,采用较多的分类法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

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这种按原因分类,有利于及时消除原因、进行诊断和治疗。(一)低血容量休克

1.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

性休克。

2.大量血浆丧失引起,如严重烧伤时,主要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丧失所致。

3.大量体液丢失引起。由于剧烈呕吐。

4.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除主要原因为出血外,组织

损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分解毒素的释放以及细菌污染,神经因素等,均是发病的原因。

(二)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

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等)引起,,以及霉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感染。

(三)心源性休克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

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四)神经源性休克

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

相对不足所致。

(五)过敏性休克: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

起休克。

外科常见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其次为感染性休克。本章重点为创伤性休克。.

休克病理生

虽然休克发生的原因可以不同,发展过程也不太一样,但微循环的变化基本一致。微循环变化通常

为三个阶段

.微循环收缩期(痉挛休克早期全身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

扩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缩小

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休克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刺受体

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脑和心的微血受体较少,故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重要生

器官仍得到较充足的血液灌流选择性收缩外皮骨骼和内胃的小血管→循环血

重新分布→心脑等重要器官有效灌注增

代偿意缺血性缺氧期为代偿期个方面

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的储血库收缩,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减

血管床容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②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

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返流入血增多

③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代

意义。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受体密度高,对儿

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无明显改变

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心脑灌流可以正常,神志一般清楚

该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应尽早消除休克动因,控制病变发展,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防止向

克期发展

.微循环扩张表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大量乳酸堆积,血液滞留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排出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微循环淤滞的机

①长期缺血和缺氧引起组织氧分压下降CO和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酸中毒导致平滑肌对儿茶

胺的反应性降低

②缺血、缺氧使扩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腺苷K等)增多

④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期白细胞在粘附分子作用下,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上,加大了毛细血管的后阻力,此外还有血液浓缩、血浆粘度增大,血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都造成微循环血流变慢,血液淤滞,甚至血流停止

.微循环衰竭期:血液浓缩,粘稠度↑,在酸性环境中处高凝状态,红细胞、血小板易凝集形成

血栓,甚DI。休克发展到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示进入了微循环衰竭期,病情严重。弥散性血

内凝血消耗了各种凝血因子,且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结果出现严重出血倾向。以上是休克失代偿

的微循环变化。此期如继续发展,各重要器官组织可发生广泛的缺氧和坏死而无法挽救

休克一旦并发DI,将使病情恶化,并对微循环和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是休克晚期难治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休克的发展,组织缺氧愈来愈重,酸性重要器官功能衰谢产物生成增多,导致局部酸中毒,加重细胞损伤。休随着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细胞损伤越来越重,各重

器官(包括心、脑、肝、肺、肾)功能代谢障碍越来越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休克愈来愈难治

在休克早期,由于血液的重分布和脑血流的自身调节,保证了脑的血液供应,因而除脑功能障或脑循环出DI因应激引起的烦躁不安外,没有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但动脉血压低7kP时

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患者神志淡漠,甚至昏迷

在严重休克时,可出现多种内脏器官功能衰竭现象,称为多系统器官衰竭。发生的原因乃微循环障

所造成。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与休克的原因和休克持续时间久暂有密切关系。休克持续时间超

1小时,容易继发内脏器官损害

以上内脏器官继发生损害,心,肺、肾的功能衰竭是造成休克死亡的三大原因,救治中更应重视

休克临床表

由于休克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和病情发展阶段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必须熟悉休克的

本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临床表

神皮肤粘血脉呼尿

正<10深开始苍变化不稍伴休清

早躁激发脉压缩有

尿急90-71012休尚清苍白,发

情淡肢端厥脉压

尿少急速而细弱<20mmH显著苍白甚模休克

无尿摸不清昏迷端青紫或测不到晚期

厥冷到膝肘

*中、重度休克应放留置导尿管

混浊,表情淡漠,或烦燥不安,但神志尚清楚。这是大脑缺氧的表现。严重休克时,意(一)意识

识逐渐模糊,乃至昏迷。

苍白、潮湿,有时可发绀。肢端发凉,,末梢血管充盈不良。周围静脉收缩,(二)皮肤和粘膜陷,

重者硬如索状。

(三)血压变化:血压只能反应心输出压力和周围阻力,不能代表组织的灌流情况。血压变化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血压下降做为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在代偿早期,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还可能有

短暂的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因而脉压差小(2.7Kpa以下),这是休克早期较为恒定的血压

变化。只有失代偿时,才出现血压下降。

细弱而快:,由于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下降,心脏代偿增快,以维持组织灌流,但每次)脉

搏(四

心搏出量甚少。以后更由于心肌缺氧、收缩乏力,致脉搏无力细如线状,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周边动脉摸

不清。

快而深:是缺氧和酸中毒的代偿表现。早期尚可有呼吸性碱中毒。除胸部损伤或并发心、(五)呼吸

肺功能衰竭外,呼吸困难者少见。

(六)尿量减少:早期为肾前性,反映血容量不足、肾血液灌流不良;后期还可能是肾实质性损害。

对休克严重程度的临床估计,还可用:一看:二摸:三测压:四尿量:

交感兴奋→泌汗增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肾血管收缩→少尿;血管收缩→血压不下降,脉

压缩小。脑缺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皮肤粘膜瘀血→紫绀、湿冷;肾缺血加重→尿量进一步减少。

[休克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算、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血浆电解质测

定,主要是钾、钠、氯,进行血气分析,借以了解血液氧合、二氧化碳储留和酸硷变化情况。尿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等。其他检查如EKG,X线片,胸、腹腔穿刺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等视伤情和病情而定。

(二)特殊检查:

1.中心静脉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O)。

)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5cmH2O(0.49kPa变化可反应血容量和右心功能,若低于CVP.

1.47kPa(15cmH2O)表示有心功能不全;高于1.96kPa(20cmH20)则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常与血压

变化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指导补液治疗。

2.肺毛细血管楔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