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字源识字的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小学低年级字源识字的教学实践
作者:杨文娟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6期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汉字音、形、义之间联系的认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常用的识字方法有:游戏识字、歌谣识字、随文识字、由字到词到句、拆字换字、猜谜识字等,这些识字方法主要通过带领学生或读或写,用不同的重复识读。学生虽然也能够记住,但效率不佳。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让每一个汉字可以被学生轻松认读,是老师们的追求。因此,在认真分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探讨识字教学方法,认识到字源识字方法灵活,趣味性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字源识字,通俗的说:就是带领学生观察汉字最初的模样,分析汉字的笔画演变,结合低年级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实现形象识记汉字的目标。
把握历史脉络,探寻识字方法
运用字源识字方法可以追溯到周代,当时人们多用“六书条例”(即后世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教读识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为主要的识字蒙学课本。清代王筠积极倡导字源识字,《文字蒙求》是他专为蒙童编写的字源识字课本。学者章太炎精于文字训诂之学,力主利用《说文》知识以助识字。20世纪50年代初期,傅东华先生潜心于文字学研究,也倡导借助字源帮助幼童识字,编有识字课本《字源》一書。
比如,观察“黄”字的甲骨文字形
,表示一个人大着肚子。金文的 ;和小篆的 ;,将腹胀如鼓的病人因疼痛张大嘴巴形象的图像化。用字源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字形演变的过程中,感知“黄”字因病面色如黄的形象变化和笔画的出处及演变。
发现学习规律,运用字源识字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思维发展在婴幼儿时期的顺序为:先右半脑的形象思维,再语言学习,最后才出现左半脑的抽象思维。因此,依托于图形及线条等具体形象的字源识字方法,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有科学研究证明:孩子最初的识字,眼中看到的文字没有笔画和结构,而是在大脑中把文字当作一幅图画,以形象的方法来记住这种图案。当大脑接收到的图案连成一片,持续刺激下,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记忆状态,并且由量变发生质变。
比如,“子”这个象形字,因为笔画简单,老师们多用笔画(“フ”“亅”和“一”)的组成带领学生识读。学生们虽然知道了怎样书写“子”,也能够记住,却并不明白“子”字笔画的来历。选择字源识字方法:学生在观看图形文字的小孩形象 ;、甲骨文的线条图形 ;和隶书的“ ;”,可以发现“子”字原来是“襁褓婴儿”,笔画为什么这么写。认识了“子”这个字根,再学习“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