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之异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1 —
教育的层次、涉及的人群,以及师资、学生、学校规 模与办学条件等,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有针对 性。此项工作主要是宏观性和政策性的,仅靠一 两所学校难以完成,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纳入整体 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 订计划,组织力量,针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开展调 研,将各国华文教育的底子摸清,编撰《世界华文 教育大全》(至少是《各国华文学校汇编》)。
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这两种教育形 式各有优势和特点,两种管理和运行体系不必改 变,可以做到并行不悖。
对于从事华文教育的机构而言,笔者以为应 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加强对华文教育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的研 究,其中重点应该放在国别情况的研究上,尤其要 明确不同国家对华文教育的政策,理清各国华文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或曰第二语 言教学[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着力于遵循语言学规律,十分注重学科 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而在中国传统的、故土的、亲 情的文化传授方面比较平淡,教学过程中不强调 对中国情结的吸纳、融合和中华民族血脉关系的 延续。作为外国人的学习者,几乎毫无中国文化 背景,其学习中文的目的不外乎谋生工具和个人 兴趣,基本谈不上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但不可 否认,这些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于推进和提高国外 汉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OCLCE
以非华人华裔背景的外国人为主,汉语水平基本是零 以华侨青少年为主,有明显中国文化背景和环境(多数为
起点,以成人外语学习为主,有下延至小学之趋势。 华侨家庭成员),多以幼童为起点。
促进语言文化交流,增强国际友好合作,密切外国官 侨务工作之延伸,凝聚侨心,延续乡情,侨社尤重社团接
方关系。
班人之培养。
虽然目前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三千 万,但绝大多数属于在校学生修习汉语课程,并 未纳入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之范围。由于对外汉语
— 89 —
教学对象的指定性和专向性,真正直接或间接从 汉办受惠的外国人数量估计有数万名(主要是来 华参访者、孔子学院长期学员,以及在汉办派出教 师的学校学习汉语的学员)。这与世界语言教育 对象的总数相比,数目显然极其有限。
海外华文教育发轫于海外华侨华人之特定环 境,对外汉语教学则由国内向外辐射为始端。从 字面和表层观之,两者颇为相似,实际上也确有很 多内在联系及共同之处,但深入其中,便可发现两 者有着不少区别。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之性质与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形成规模的时间不长,不过二
十余年,但发展迅猛,仅从孔子学院数量的增长可 见一斑。最近短短六七年间,汉办已经在 83 个国 家和地区建立起 269 所孔子学院和 71 个孔子课 堂。到 2010 年,全球孔子学院数量将会达到 500 所。汉办每年向国外派出 2 500 名专业汉语教师, 还有 220 名志愿者教师。在汉办主持下,中国每 年招收 3 000 名外国人士来华,在各大学攻读汉语 言方面的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汉办每年安 排 3 500 名外国中小学校长来华访问。此外,汉办 举办了许多大型专门项目,如汉语水平考试、编写 教材及课件(相关教材多达 400 余种)、制作动漫 片、发行工具书、翻译专门著作、组织大中学生语 言比赛、开展学术研讨会,等等。这些项目不仅规 模大、层次高,而且与外国政府和主流高等教育接 轨,展现出中国语言教育国际化的优势和气派。 如此规模、力度和巨额资金用于本国语言向外推 广,乃任何其他国家所无可比拟,甚至连“老牌”的 英 国 文 化 委 员 会(British Council)、法 兰 西 学 院 (College de France)、歌德学院(Goethe Institute)的 语言推广机构都叹为观止。
语言教学为主,社会功能较淡。教材规范性强。
以华社为体、华教为用,文化传承功能明显;教材芜杂。
中方汉办大力支持,外方承办机构密切配合。孔子学 华社民资举办为主,资金多元,依靠侨社捐资和学费为
院(课堂)获得直接办学经费,条件较好。
继,多数华校资金困窘,办学条件大多较差。
对政府或外来的资金依赖性较强。
老侨校:侨社在则侨校在,稳定性较强;新侨校:新移民办 学积极性方兴未艾,稳定性拭目以待。
多的是出于家庭之寄托、社会之责任和故土之召 唤。在某些特殊的国家,例如新加坡,中文的发展 可能将超出人们的预期,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说:再有两代人的时间,普通话就将成为我们的母 语。[1]
海 外 华 文 教 育(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OCLCE)如何定义?我认为 可有如下方面:第一,办学主体,主要指华侨华人 在居住国兴办之教育,或可称为华侨教育、华人教 育;第二,教育对象,主要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女;第 三,教学内容,泛指使用中文进行的教育教学,科 目不限于语言文字,往往包括其他人文、自然科学 的课程,以及道德、法律、民族宗教的教育;第四, 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将掌握华文视为学习、继承 与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之途径,内容可以涉及社会、 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之若干建议
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表上,对外汉语教学属 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但一直没有把华文教 育单独列为一个学科(目前附在教育学的一级学 科之下,并被标为“特殊类”),尽管广义的教育学
在其中占有重要成分,但远不是它的全部内容。 此外,在宗旨、任务、目标、主管部门的行政归属和 体制架构等方面,两者都许多重大区别。
第二语言教学,非母语;教授标准普通话和简体字。 介乎第一、第二语言之间,以母语教育为明显特征,有侨 社祖籍方言特点,可能教授繁体字。
主要依托外国主流大中学校举办,为第二语言教学。 侨社独立举办,老侨校有百年历史,全日制,新移民学校 则多周末(课余)制。
注重多元文化与国际情调,强调融入当地文化。
注重亲情、乡土和文化的回归故里,有浓郁侨乡色彩。
到此,可以系统总结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 文教育的特点。(见下表)
近十余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带动了对外汉语教学超常、跨越式大发展,但海外 华文教育并没有急剧增长。换言之,老的侨校数 量未见明显增加(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近年华校属 于恢复性增长)。当然,欧、美、澳等新移民较为集 中的国家周末式(课余式)新型中文学校也办了很 多,这也正是此类学校社会稳定性的直接体现。 应该看到,无论是老侨校还是新侨校,绝大多数都 是依靠华社或学校自身力量办学和发展,因此这 类学校也长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匮 乏,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教材严重不足(普适 性教材种类寥寥),必备的教具、书籍更为奇缺,学 科难以整合和提高等。在多数国家,侨校得不到 政府的任何扶持,甚至在某些国家还会受到制约。
世界各地大多数新老侨校或多或少地得到来
— 90 —
教育形式 主要特征
历史起源 英文简称 教育对象
办学宗旨
语言学特征
教学形式 教学特色 教学与课程 办学资金
办学稳定性
学科建设 师资队伍 受外界影响 学生国籍
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特点之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
20 世纪 70 年代
清朝末年
TCFL/TCSL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比,海外华文教育则显示 出另外一番风格。目前海外华侨华人约有四千多 万,这一庞大群体基本都在继承并掌握中文,至少 都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海外侨教与侨社共生 共长,自有侨校以来,延续百年不曾中断,且分布 广泛。据保守估计,海外各类侨校数量不少于 5 000 所,固定教师达 20 000 余名。近十几年来, 欧、美、澳洲新移民举办的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 初步估计至少有 3 000 所。上述新老侨校绝大多 数都是中小学,长期稳定的在校学生达数百万之 众。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华裔子女,虽然也算外 国人,但大多生长在中国背景的家庭中,自幼便受 到中国文化熏陶,融入了家乡、故土情结。尽管子 女对中文不一定热衷,但出于父辈的要求和社会 赋予的责任,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较长,下的工夫 较深,实用性也相当明显,最为突出的是马来西亚 华校,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老挝、缅甸、美国、 英国、法国等国都有大批很优秀的侨校。这些学 校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成为当地华社的重要组 成,主要办学资金都来自华社和家长。这些侨校 构成了海外华文教育的主体。虽然它们办学条件 简陋,师资学历不高,学术水平有限,但依靠传统 的精神力量坚持办学,所培养的一代又一代华裔 青年都具有浓郁的中国情结,他们对中文之掌握, 不只是为了取得谋生工具或是出自研究兴趣,更
华文教育之所以很难从学科角度进行分类, 因为它是跨学科的,它既有中国语言文学的内涵, 也包含了法学、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 外交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主体内容。尤其值得注 意的是,从事华文教育的工作者,不仅仅是教师和 学者,还包括大量在这个领域中从业并终身奉献 的海内外各界非教育人士,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 也是华文教育的主体构成之一。
2010 年第 6 期 (总第 365 期)
EDUCATIONAL RESEARCH
No. 6,2010 General,No. 365
பைடு நூலகம்
对外汉语教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之异同
丘进
[摘 要] 海外华文教育发轫于海外华侨华人之特定环境,对外汉语教学则由国内 向外辐射为始端。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这两种教育形式各有优势和特点,两种 管理和运行体系不必改变,可以做到并行不悖。对于华文教育而言,要把华文教育的政策 性、国际性和社会功能放在首位,而不必过于强调其学科性、学术性和理论性。
具体而言,华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如下几个 方面:塑造华侨华裔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质;维系 华侨华人与祖籍国情谊的纽带作用;促进华侨华 人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化,促进 世界文化交流。其中,以中文教育来塑造华侨华 裔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质,维系华侨华人与祖籍 国情谊的纽带作用是海外华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因此,华文教育是基于海外华侨华人民族文化认 同的需要。
严格规范,强调理论,教材、课程、考试、标准基本统 各自为政,百花齐放,参差不齐,难以规范,不强调世界统
一。
一的体系,学科理论性不强。
高标准,高学历,强调资格,学术水平较高。
难以强调教师学历和专业,学历和学术水平一般不高。
受政局影响不大,与所在国民族政策、对华政策基本 易受政局左右,尤其受所在国民族政策、对华政策影响较
无关,属于纯学术与教学型。
大,与华社发展同步。
必须是外国国籍。
无所谓,针对一切对中国语言文化有需求之海外人士。
自基金会或中国有关教育机构的扶持,如提供教 材、培训教师、组织各种征文、比赛、演出,以及寻 根之旅夏令营等大型活动,对海外侨校发牌、颁证 等。尽管这些帮助是临时性、间接性、启动性或鼓 励性的,而且在规模和层次上远不如对外汉语教 学,但仍然对世界各地华校起着协助、引导和激励 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金会对侨校的帮助,大多 通过所在地的侨社进行,从而促使侨教与侨社得 以更加紧密地结合,使海外侨胞与祖籍国和家乡 从文化上保持着自然、亲切、内在的联系,使之代 代相传,对于巩固和推进中国与侨胞居住国的友 好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对外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海外华文教育 [作者简介] 丘进,华侨大学校长、教授、博士,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福建 泉州 362021)
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形成规模,应在 20 世纪七 八十年代,其背景主要是中国开始以改革开放的 崭新姿态迅速崛起,这个东方大国让世界瞩目,中 国也需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自己。其后,随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中 文的应用价值大为提升,各国的知识界、经济界对 通晓汉语的人才需求剧增。
为了协调国内各级各类从事海外华文教育的 单位和机构与海外侨社、侨校开展教育交流与合 作,中国政府于 2004 年成立了华文教育基金会。 在同样的国家级层面上,中国还有一个形式、内容 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颇为相似,但学科性更为 明显、工作力度十分强大的机构,这便是国家对外 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