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民教育的隐蔽性对我国思政教育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公民教育的隐蔽性对我国思政教育的启示摘要:通过对美国公民教育的隐蔽性特征的深刻认识与科学分析,从中发掘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宝贵经验,以及进一步研究这些宝贵经验在具体实际中如何“中国化”才能发挥其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汲取国外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借鉴中,不断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为更好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历史;隐蔽性;启示
美国是一个没有明文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名称的国家,但美国社会从上至下的各个阶层都极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把“思想政治教育”改换名称,称之为“公民教育”而已,从而达到无名有实的教育目的。美国公民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征,有极强的渗透力,这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与推广具有借鉴性作用。
一、美国公民教育的隐蔽性及其表现
美国公民教育的隐蔽性,是通过隐蔽其教育名称和教育内容等来隐藏其真实的教育目的,统治阶级所规范的价值观、政治观等意识形态都能让公民在无形中自愿的接受并付诸行动,因而具有更强的渗透力。美国公民教育隐蔽性特征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隐蔽于其教育名称
公民教育,美国建国以来就与之具有,但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没有直接的课程叫公民教育,甚至也没有叫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课程,因为只要加上“教育”这个词,似乎就有说教,需要听人教导的
感觉。如果直接灌输公民教育,就容易立刻引起人们的反感和不满,所以美国多采用引导的方式,避免使用“教育”二字。美国学校设置综合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公民教育,综合课程又名为社会科(SocialStudies)。就读于美国公民教育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名称,也避免叫公民教育,而叫社会科。美国1994年制定的《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明确指出,“社会科是一门旨在增进公民能力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社会科提供了从一系列学科中精选的内容进行连贯而系统的学习,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考古学、经济学、地理、历史、法律、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神学和社会学等,以及一些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适当内容。”[1]其目的是通过人文、社会等学科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各国社会制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更加理解美国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从而不知不觉地接受美国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政治观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形之中也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规范学生的道德情操,加深学生的民族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不过,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在美国的学术著作中俯拾皆是,而鲜见于学校的课程名称中,这正体现了美国公民教育名称的隐蔽性。
2.隐蔽于其教育内容
美国公民教育不仅隐藏于教育名称之中,其教育内容也隐藏了公民教育的目的。美国的课程如哲学、历史、经济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甚至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中也渗透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且即使在这些课程中,许多教育内容也都是间接的表现出来的。如在美国,
爱国主义教育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但在社会科课程中鲜有“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字眼,而是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因为各种人文学科甚至自然学科中都渗透了公民教育,所以美国的公民教育表面上看来都是知识性的教育,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但美国的价值观、政治观、美国文化等意识形态都无形地渗透在其教育内容之中。
3.隐蔽于其教育学科
美国的教育家大卫·克尔明确指出:公民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它应该是广泛课程整体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跨学科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公民教育应该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中去[2]。几乎所有学科都上心理课,理工农医类学生至少要上一年的人文类课程。通过各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等,目的是培养“好公民”。如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故事、伟人轶事,重在“知事”;中学讲系统历史课,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重在“明理”;大学生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升华,重在“求道”。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4.隐蔽于各种活动和社会环境之中
在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曾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观点。美国通常采用间接的教育途径,亦即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包括在各地建设纪念馆、艺术馆、博物馆、国家公园等多种场馆、动用现代化手段布设环境,形象生动地言传资本主义传统与文明。美国大学还注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
播媒介进行渗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利用电影、电视言传其统治阶级的思想和主张外,近年来还不断扩大《校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
二、美国隐蔽性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美国大学的政治学习是在周末休息时间在教堂进行,大家是主动、自愿参加;而我们的政治学习是占上班时间进行,且许多大学实行有偿服务,许多人还不愿意参加。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学习的有效性,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应把采取适度的隐蔽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革点。
1.在教育名称上,转直观为意喻,达到隐蔽性的效果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让一些受教育者产生了排斥和距离感,教育实效性较差。心理学实验证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直观的教育形式易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使其感到自己自由选择的权利受到了限制,从而产生了对教育者的抵抗心理。所以,我国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达到“无名有实”的教育目的。这点最近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除让观众享受一份味蕾满足时的大快朵颐外,更多的是让中国人找到了一条触摸传统文化的路径。这是一部平视但又高扬主旋律的作品。从开篇到结尾,通篇没有“爱国”字眼,但却被网民誉为“最佳爱国主义教育片”。
2.在教育内容上,转直接为引导,达到隐蔽性的效果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减少直接进行抽象的世界观、人生观、
政治观的概念教育,可适当采用道德认识发展法。通过社会生活中一些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讨论,从而可以了解学生道德认识发展阶段,激发学生从“两难”问题冲突中进行选择,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使学生从中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因为直接式的教导,可能引起学生潜意识的逆反抵触心理,在可控的范围下,老师要尽量放手,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如果学生的想法正确,要及时鼓励肯定学生并让其付诸行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3.在学科建设方面,转独立教育为潜移默化的渗透,实现全方位的教育效果
从学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而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往往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恰恰正是这种独立单一的授课方式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为从课堂这个学生主要吸取知识的场所看,每一门课程其实都是能够蕴涵着丰富且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语文课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讲解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数学课上通过对华罗庚这样的大数学家的刻苦研究精神及爱国情怀的形象描述能够于无形当中培养学生的品格与情操等等。所以只要每一门课的任课老师都能具有这个意识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全方位、更有力的教育效果。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就要加强各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要很好的挖掘出本学科内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