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文献综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安排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有 孔泾源(1993、1994)、张军(1993)、林毅夫 问题。
助 于 降 低 转 型 费 用 (North and Wallis, (1994)、杨瑞龙(1993、1994、1998)等对于
汪丁丁是国内较早开始对制度进行
1994)。
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做了开 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 1992 年发表
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下的“人”。马Baidu Nhomakorabea思用生
康芒斯继承和发展了凡勃伦的制度 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
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变化揭示了 分析。康芒斯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做 williamson(1975)提出的。新制度经济学
社会变革的基本规律,并认为“在每一个 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他在综合了“从洛 一直致力于回答“为什么正交易费用的存
构的影响,即包括正式制度,如法律等,也 革的关系。中国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因此,政治或制度企业家在正式制度安排
包括非正式制度,如惯例等。
渐进式改革无疑成为制度经济学研究最 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周振华 (1998)认
基于对制度起源的认知差异,引申出 好的案例。林毅夫(2002)、张军(2004)、樊 为“,制度创新是一个由政策层次、组织层
(四)新旧制度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分 创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中国经济改革看 的论文,在分析制度及制度变迁的基础
歧。制度经济学若干理论之间产生分歧的 作“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杨瑞 上,认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之间具有
根本原因在于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 龙,1993),旨在明晰产权、降低交易成本, “明显的相似性”,并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
成本高昂、耗时费力的事情”(埃里克·弗 松对经济的管制,才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增 成了制度创新的动力。马宏伟(2003)根据
鲁博顿等著,姜建强等译,2006)。而新制 长。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的
度经济学认为,即使需要支付高昂的交易
在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上,中国农村改 划分,将制度创新划分为制度结构的创新
历史阶段上,都存在着与当时的生产力状 克到 20 世纪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之后,提 在使得我们在构建经济模型的时候必须
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历史 出了“集体对个人交易关系的控制”是制 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对这一问题的回
形式。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一 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康芒斯的研究从 答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即制度对
克思的理论被认为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 甚 至 对 于 反 垄 断 法 的 建 立 影 响 颇 深 定企业和市场边界等对促进新制度经济
20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年 6 月号上(总第 418 期)
经济 / 产业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其思路已经逐渐融合了“建构”理性 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本身既是中国经济
了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主要差异。旧 纲(2000、2004)、张 五 常(2004)、严 冀 等 次和操作层次的互动构架而成的过程”。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自发演化的,“重 (2005) 等都从正面评价了中国逐步迈向 各层次的参与主体—— —分别是中央政府、
组制度框架,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是一件 市场化的改革是成功的,也正因为政府放 地方政府、企业和家庭等基层组织共同构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认为制度是个人或群体普遍存在的思想 服大批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二是由于社
的论述。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将参与 习惯。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人们一些思想 会科学在 1910~1940 年期间的融合与转
主体看作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 习惯被自然淘汰,又由于个人对环境的强 向,行动主义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取代了
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效率的理解也有所 业产业改革(张维迎,1995;钱颖一,1998; 易方式的变革”。
不同。尽管诺思被归于新制度经济学派, 平新乔等,2003) 等问题也受到了学者们
三、关于制度效率分析的主要观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年 6 月号上(总第 418 期)
21
经济 / 产业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关键词:制度;制度效率;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给出了制度 分析的起源,那么凡勃伦第一次将制度同 经济学正式结合起来。凡勃伦以人的本能
演化过程。 但是,以下两个原因导致了旧制度经
济学逐渐走向衰落:一是由于新古典经济
一、制度经济学主要观点与流派
作为出发点,从本能-习惯-习俗-制度, 学大量使用数学工具,以至于其更能够说
基于个体“自发”产生,是习惯的延续,是 广泛。国内学界除了从理论上将制度作为 可以通过强制性创新,并且只有在“统治
一种非正式规则。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 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杨友才,2010)之 者的预期收益高于他强制推行制度变迁
的起源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及其对经济结 外,更多地考察了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 的预期费用”时,强制性创新才可能产生。
经济 / 产业
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
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文献综述
□文 / 俞晓晶
提要 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学研究提 组成部分。尤其是诺思将意识形态列入制 (Atkins and Robinson,1936)。
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制度经济学打破了新 度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并认为“马克思的
量地使用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也就导 军,1993)。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瑞龙 从制度创新角度看,这种利润的表现形式
致了新旧制度经济学在对新古典经济学 (1998)提出向市场化过渡的三个阶段:从 是“租”。在他看来,通过制度创新,利益集
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方法上的不 “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 团的“寻租”行为如果能够为社会带来好
康芒斯的观点代表了强调“制度”自
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受到学界越 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 发 性 的 制 度 学 派 。 这 一 学 派 后 经 过
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制度与制度效率是 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 Knight、哈耶克等人的进一步分析和论
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研究 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道 证,引入了演化分析方法,“用理性人之间
及更新的分析技术)来解释制度安排的运 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体制模式的转 为,制度选择集合改变、技术改变、制度服
行和演化”(埃里克·弗鲁博顿等著,姜建 变。”基于当时的历史环境,这些研究对于 务的需求改变、其他制度安排改变四个原
强等译,2006)。从这两种研究方法也可以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讨论,为 因将导致制度不均衡,“制度不均衡将产
法不同。首先,研究方法上的差异。研究方 同时也指出这种方式的制度变迁所存在 论,分析了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认为制
法上,旧制度经济学则应用哲学、社会学 的弊端和障碍,并从制度变迁视角论证了 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熊彼特的利润”
等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新制度经济学大 市场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 (张 —— —“为减少不确定性所作努力的报酬”。
费用,只要能够形成对产权的有效激励, 革 (林毅夫,1994;蔡昉,2008;温铁军, 和制度安排的创新。其中,“制度结构的创
那么制度也是可以“建构”的(North,)。正 2008)与土地制度变迁(黄少安等,2005)、 新是指一个社会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的
因为对于“建构”还是“演化”的争论,新旧 地方分权(周黎安,2004;姚洋,2008)、企 变革,制度安排的创新是指某一具体的交
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数阶段就会 “稀缺性”出发,说明了稀缺性“不仅产生 于经济运行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埃里
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马克 冲突,而且产生因为相互依存而建立秩序 克·弗鲁博顿等著,姜建强等译,2006)
思著,曾先令等编译,2006)马克思所研究 的集体行动”,因此制度就是“集体行动控
诺思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 主义和“演化”理性主义的逻辑思路,认为 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
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起始于交易成 “作为基础的非正式约束是有利于正式规 上打破了原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同时由
本理论,但是其分析方法同上述研究有所 则的变迁的”(诺思著,杭行译,2008)。 于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共同参与,
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著,曾先令等编 制适应过程,而出现环境随社会发展和制 旧制度经济学所倡导的本能哲学和实用
译,2006),已经超出了古典经济学对于 度变化而变化 (凡勃伦著,蔡受百译, 主义哲学。(Hodgson,1998)
“理性人”的假设,而将其看作是在一定社 2007)。
(三)以产权和交易成本为核心的新
1991 年诺贝尔经济 学 奖 得 主 罗 纳
的“制度”本质是经济主体参与人之间所 制个体行动”。康芒斯强调法律制度对经 得·科斯可以算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性
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以及这些生产关系 济制度所起的重要作用—— —通过法律保 人物。其在 1937 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
的总和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 —即上 护所有权,并提出了法制优先于经济的观 一文,第一次打开了企业这一长期以来未
传统经济学对于效率的研究以帕累
诺思在其早期的研究中,曾通过建立 化组织机构目标的效率。在不同的制度安
托最优为标准,认为当参与人都不改变自 实证模型,通过衡量交易成本的高低从而 排下,帕累托效率不具有可比性。在批判
己的策略时,经济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 判断制度的效率,并认为交易成本是不断 了社会总福利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两种
差异,以诺思为代表形成了制度经济学中
二、制度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之 导致了制度结果的偏离,以至于产生新的
研究经济历史和制度变迁的分支。这一分 路
发展问题。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行
支认为,新的交易制度的形成和延边促进
20 世纪九十年代初,制度经济学在 制度创新,既有助于解决我国的现有发展
了近代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变迁过程。制 我国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樊纲(1993)、 障碍,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的长远发展
主义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的观点,以至于 思想”(康芒斯著,于树生译,1997)。但是, 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应用,Arrow(1969)
马克思所论述的包含意识形态的理论受 他对稀缺性和效率的分析,已经成为了分 将交易费用看作是经济制度必不可少的
到了质疑,但是到新制度经济学时代,马 析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一(James,1937), 费用、Williamson(1981)通过交易成本界
的主要观点和流派入手,进而介绍并分析 格拉斯·C·诺斯,1991)
习俗(行为规范)的概念解释”(埃里克·弗
其中关于制度效率的观点及其产生分析
(二)以自发秩序理论为核心的旧制 鲁博顿等著,姜建强等译,2006)制度的自
的原因。
度经济学。如果说休谟提出的“稀缺性”到 发演化,强调从习惯-习俗-惯例-制度的
层建筑。
点。康芒斯在我国曾被认为是代表了资产 解的“黑匣子”,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制
尽管“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 — 阶级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制度经济学》 度也因此被理解成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存
苏联的解体印证了哈耶克所提出的社会 也被认为是“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的错误 在的规章、规则、法律、政策等等。之后的
同:旧制度经济学以哲学、政治学等对边 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 处的话,就能够有好的结果。
际、效用、利润等持反对态度,而新制度经 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与
林毅夫(1994)则从制度不均衡的角
济学则是“运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以 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 度分析了新制度产生的原因。他的分析认
看出演化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的区 我国后续经济改革之路提供了理论支持。 生获利机会。为得到由获利机会带来的好
别;其次,对于制度起源的认知。旧制度经
随着诺思等人的研究被引入国内,学 处,新的制度安排将被创造出来。” “消除”
济学强调习惯的累积和重复,认为制度是 界对于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 制度不均衡,既可以通过诱致性创新,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