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畴理论
第二部分
经典范畴理论
现代范畴理论
主 讲 人
家 族 相 似 性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范 畴 层 次 理 论
范畴与范畴化
• 范畴:类型;范围。例如:“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范 畴”。 • 范畴化:简单地说,就是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一 类型的过程。例如,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把 不同的人统称为“人”,这就是一种范畴化。 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是人类高级认 知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它指的是人类在万事万 物的差异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将看似不同的事 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 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
范畴结构的向心性
• 范畴是以原型为中心, 以家族相似 性为纽带逐步向外扩展的连续体。
范畴边缘成员不管位于这个连续体的 何等偏远的末端, 也必须与这个连续 体较靠近中心的成员有某种程度的相 似性, 即 AB—BC—CD—DE。正是具备 这种家族相似性, 才使得一些事物被 系缚在一个范畴中而另一事物被系缚 在另一个范畴中。所以范畴具有向心 性。
黑 / 白 < 红 < 黄 /绿 < 蓝 < 棕 < 紫 /橙 /灰 / 粉 • 姚小平(1988)考察了汉语基本颜色词自殷商、周秦、汉 晋南北朝、唐宋至近代、现代五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提出 了现代汉语的10个基本颜色词。它们是: 黑 白 红 黄 绿 蓝 棕 紫 橙 灰
• 刘云泉(1990)从语法修辞角度,同时结合文学、社会文 化心理等方面,对现代汉语的颜色词进行了专门研究,确 认现代汉语的基本颜色词有10个。它们是: 黑 白 红 黄 绿 蓝 青 紫 褐 灰
黑 / 白 < 红 < 黄 /绿 < 蓝 < 棕 < 紫 /橙 /灰 / 粉
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研究
中国学者参照Berlin﹠Kay提出 的判断基本颜色词的标准,对汉 语颜色词进行了一些研究。从他 们的结论来看,汉语基本颜色词 与Berlin﹠Kay确认的人类语言 普遍存在的基本颜色词及其蕴涵 层级是一致的。
范畴化使我们通过分类理解 世界上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并 对它们作出预测。
鲸鱼是一种鱼
鲸鱼是一种哺乳动物
范畴是建立在真实世界的基础上的还是仅 仅依靠人类大脑构建起来的? 人们是如何将事物归入某一范畴的? 范畴是如何习得的? 范畴的内部结构如何? 范畴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
由此可见,范畴的开放性使得新成员可以比较容易 进入范畴,成为其边缘成员,而无需从根本上改变整 个范畴的结构,从而保证了语言的相对稳定。
原型范畴的提出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原型范畴的特点
原型范畴的评述 颜色词范畴
原型范畴的评述
优势1
原型理论的优势在于它的范畴结构信息密 度高,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
以原型作为范畴的组织结构时,范畴都是以 概念串的形式、梯度式形式存在,所以范畴包含 的信息量大;由于它不是以充分必要条件作为准 入门槛,概念内部的细微差异可随外部环境变化 而不断变化,因此它具有灵活性,使范畴结构得 到不断地调整。这样,范畴得以扩展,具有更强 的涵盖性,并且相对地保持了范畴结构的主体稳 定性,也使人的认知更加经济。
经典范畴的基本假设
经典范畴的评述
经典范畴理论的评述
优势
• 一方面,经典范畴理论对20世纪的语 言学,如音位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的 形式主义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另一方面,经典范畴理论在说明数学、 逻辑或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类别,是 可行的。为实现确定性的目标而人为 地划定明确边界的范畴也是必需的, 如法律概念等。
假定“人”只有一个命意,我们就称之为 “两足动物”;限定一个命意之后:假如“人” 的命意是X;而A是一个人,则X就将是A之“所 以为人”的命意。所以,任何事物凡称为人的 必需是一个“两足动物”,因为这就是为“人” 所拟定的命意。
• 概念的类来源于客观世界里既定的范畴, 与进行范畴化的主体无关;而范畴的归属 是由概念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 Lakoff认为,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理论的 哲学基础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认为,概 念范畴是真实世界某一范畴的符号表征, 某一概念范畴的成员就是对应于真实世界 范畴的一个符号实体。它独立于从事这一 认知活动的人。
比较“游戏”语义范畴的一些成员特征: • 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 共同性。 • 语义范畴中各成员之间具有一种互相重 叠、交叉的相似关系之网; • 从最典型的成员到最边缘的成员其所具 有的相似性是逐渐递减的。 这种相似关系维持了语义范畴的存在。
揭示语义范畴的属性: (1)无法用一组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描 述一个语义范畴内的所有成员; (2)语义范畴的边界是开放的,无法 明确地加以界定的; (3)语义范畴内的各个成员的地位是 不平等的。 “家族相似性”为人们重新认识 范畴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而且对“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理 论”产生很大的影响。
经 典 范 畴 理 论
经典范畴的哲学基础
经典范畴的基本假设
经典范畴的评述
范畴是由充分、必要特征合取定义 特征是二分的 同一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同 范畴之间的界限是固定的
经 典 范 畴 理 论 的 基 本 假 设
企鹅
充要特征
生蛋 双翼 双腿 羽毛 会飞
麻雀 燕子

鸵鸟
经 典 范 畴 理 论
经典范畴的哲学基础
现代范畴理论
家 畴 层 次 理 论
经 典 范 畴 理 论
经典范畴的哲学基础
经典范畴的基本假设
经典范畴的评述
经典范畴理论的哲学基础
维特根斯坦
黑格尔 胡塞尔 海德格尔
古 今 分 水 岭
康德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2000多年
亚里士多德
• 经典范畴理论的传统观念始于亚里士多 德对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形而上学 的区分。他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关于 “人”这个范畴是这样论述的:
• 李红印(2007)确定基本颜色词除了Berlin﹠Kay提出的四 个标准之外,还参考颜色词的历史发展、使用频率和构词 能力等因素,并依据这些参数确认现代汉语的基本颜色词 有8个。它们是: 黑 白 红 黄 绿 蓝 紫 灰
颜色范畴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 核心颜色的基础上的。尽管颜色范畴 的边界在各语言之间都不一样,但是 他们之间却拥有共同的核心颜色。同 时基本颜色词的分布和排序呈现出超 语言的等级共性。因此,核心颜色似 乎拥有某种特别的感知—认知的显著 特征,而这种特征很可能是独立于具 体的语言。
范畴边界的开放性
• 与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密切相关。因为范畴边界是 模糊的, 范畴的范围可以扩大或缩小, 范畴内的成 员数目可以不断变化, 范畴才具有开放性。 • 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从历时角度看, 社会在不 断地发展而语言符号却相对稳定。以相对稳定的 语言符号来表达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范畴就必须 具有开放性, 才能包含越来越多的边缘成员。这 样人们才能付出较少的认知努力而获得最多的信 息, 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
优势2
发现范畴的模糊地带,这是人类 认知一个重大突破。 原型范畴理论打破了经典范畴理 论非此即彼的思维形式,发现了范 畴中长期被忽视的模糊地带:成员之 间具有梯度性和范畴边缘的模糊性。 如 “阴阳人”。
劣势1
原型范畴理论的模糊性是一把双刃 剑。刘正光指出:“原型范畴理论在 描写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它 对于内容、语义与形态句法特征以及 功能之间的关系还难以做出令人满意 的精细描写。” 札德《模糊集合论》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原型范畴的提出
伍铁平《模糊语义学》
劣势2 没有考虑到语境的影响。 在许多方面,人们具有相同的 原型,形成以原型为组织结构 的范畴。但不同个体、民族、 社会文化环境或多或少会导致 原型的不同。
原型范畴的提出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原型范畴的特点 原型范畴的评述
颜色词范畴
颜色词范畴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学家Berlin和语言 学家Kay通过对98种语言中色彩词汇的调查, 完成了色彩研究中的经典著作《基本色彩词 语:普遍性与进化论》。他们提出基本颜色 词具有以下四条主要特征:
经 典 范 畴 理 论
经典范畴的哲学基础
经典范畴的基本假设
经典范畴的评述
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
现代范畴理论
家 族 相 似 性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范 畴 层 次 理 论
家族相似性
• 20世纪50年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界定 “游戏”的语义范畴时指出,范畴各个成 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例如在“游戏” 范畴中,有的游戏仅仅为了娱乐,有的游 戏具有竞争性,有的游戏需要技巧,还有 的游戏则要靠运气。虽然没有一个或几个 特征是所有游戏共有的,但这些“游戏” 成员以各种相似点重叠交织成一个网络系 统。有时是总体上的相似,有时是细节上 的相似。维特根斯坦将这种相似性命名为 “家族相似性”。
由于经典范畴理论强调范畴内全体成 员地位平等和必须共享所有特征,必 然有许多实体被排除在范畴之外。
缺陷
由于特征的二分法,忽视大量的中间 现象和边缘范畴成员。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不能保证准确 的界定范畴成员的意义与属性。
只能静态地说明语言范畴化的过程, 对语言与认知过程中的创造性无法提 出动态的解释。
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
现代范畴理论
家 族 相 似 性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范 畴 层 次 理 论
原型范畴的提出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原型范畴的特点 原型范畴的评述 颜色词范畴
原型范畴的提出
• Labov和Rosch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 似性”概念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 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范畴也具有“家族相似 性”。 • Rosch提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 例表征出来, 人们是从能最好地理解一个概 念的实例来理解概念的。对概念的理解不仅 包含原型, 而且包含维量(范畴成员代表性 程度)。因此人们称 Rosch 范畴理论为原 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的定义
• 原型范畴理论:一个范畴不是由其成员 共同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界定的, 而 是由集合了范畴成员最多特征的原型和 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的其它成 员以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 即范畴的 三个组成要素: 原型、其它成员及边界。
原 型 范 畴 理 论
原型范畴的提出 原型范畴的特点 原型范畴的评述 颜色词范畴
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范畴边界模糊性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 客观世界包罗万象,客体与客体之间通常具有连续 性,边界不明确,反映到人脑中势必导致范畴的模糊 性。可以说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是范畴边界模糊性的 根源。 •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认识主体在其认识过程中 表现出认识模糊特征,这也是模糊性产生的原因之 一。 • 语言符号是有限的、非连续的,以有限的非连续的 语言符号来承载无限的、连续的外部世界,必然导 致范畴边缘的模糊性。
基本颜色词的四条主要特征
(1)具有心理上的凸显性和稳定性
(2)只包含一个语素,具有词汇结构上的单一

(3)在搭配上不受限制,不具有专指一物的特性
(4)不包含于其他色彩中
Berlin﹠Kay对98种语言色彩词的研究有两项重 大发现: • 第一,各个颜色词所指的中心区,即“焦点 色”,是非常清楚的,但其边界则往往不确定; 而且不同语言里相对应的颜色词的所指中心大 多落在相同的区域,表现出跨语言的共性特征。 • 第二,世界各语言里一共存在着11种被称作 “基本颜色词”的普遍集合,它们构成一个严 格的蕴涵层级:
原型范畴的四个特点
• • • • 范畴成员的原型性 范畴结构的向心性 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范畴边界的开放性
范畴成员的原型性
即范畴的确定主要依据原型成员, 即典型成员。因为原型处于范畴的中 心, 具有最大的区分性和最多的信息 量, 也是人们最熟悉、常见的事物。 因此, 原型是确定其它范畴成员的参 照点。
Lakoff在评述维特根斯坦game范畴时指出,game 范畴的边界是开放的。90年代出现的Video game (电子游戏)作为game的新成员加入该范畴。刚 开始由于人们对这个新事物尚不熟悉, videogame 只能作为game范畴的边缘成员而存在。但随着计 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videogame越来越为人所 熟悉。videogame在game范畴中的位置正在向中 心靠近,它作为“游戏”的典型性也在逐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