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发展迅猛。但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与结构规模也不断扩大。于是,在我国,出台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困难生资助工作,强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机制问题完善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现状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结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起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飞速发展,伴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和规模的不断的增大,而且在中国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尽管考进了理想的学府,但迫于经济压力,为高额的学费头疼,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强对这么贫困学子的资助,这些家庭贫困主要源于在这些年经济发展中诚城乡差距、东中西部差距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下岗群体的出现等原因。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在高校贫穷生占的比例如下图1-1

2009年,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51.72万人,在高校贫穷生占的比例如下图:1-2

2009年,我国地方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033.43万人,在高校贫穷生占的比例如下图1-3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近年来,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国家和个人分担”原则和“教育公平”原则,高等院校实行缴费上学。这一改革引发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的问题。高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贫困生。这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在国家主导下全国各高校探索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缓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和生活困难为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同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找到其中的问题,及时地进行改善,争取改善资助体系的现状。

近些年,为了帮助贫困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经过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努力,基本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机制。国家因此出台了关于高校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极力推动资助工作的开展。

二、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二)、高校资助政策实施范围

1、国家奖学金;

2、国家励志奖学金

3、国家助学金

4、国家助学贷款

5、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6、师范生免费教育

7、勤工助学

每年国家都拨款下来,切实帮到每个困难的学子,譬如,2009年,资助学生

备注:(其他资助项目,如水电费补贴、绿色通道生活用品礼包、春节留校学生资助、部队助困、师生爱心互助捐款、教职工一助一、导师资助、就业帮扶基金、特殊行业就业奖励、优秀大学生奖励等)。

(三)、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

学费减免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无法交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具体减免办法由学校制订。

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是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经核实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分别采取“贷、奖、助、补、减”等不同的资助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能够顺利入学。目前各公办高等学校已全面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辅助措施各高校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款等,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对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

虽然,在我国,各领导阶层都高度重视高校助学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是,不免在很多地方会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去发现,改进,完善。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构成

(一)、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的缺陷

贫困生的“身份”认定机制存在缺陷。很多高校都是以学生入学时,在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基层部门开据的列有家庭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为依据,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贫困生身份”由家庭所在地的“一纸三级证明”决定,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家庭困难,纸上说了算,认定机制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三级证明”是很值得质疑的。不少大学生为了取得“贫困生身份”,获取资助,甚至不择手段。致使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而一些“富裕生”却顶着“贫困生”的头衔,享受着不应该属于他(她)的待遇。认定机制应包括个人申请与诚信承诺、所在地的证明、公示与学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跟踪调查与逐年调整、追究责任等。

(二)、评定过程存在较多问题

1、评定基础不清晰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高校的助学管理者,对经济资助、学生评价和资助引导意义这三者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从一些政策上即可见到一斑,例如有高校的资助政策中规定凡挂科者,不得申请校内生活贷款和助困奖学金;凡受处分的学生,不得享受资助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已经变相的讲资助和奖励混为一谈,将资助仅当作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特权,而让贫困的学子因某一次考试不及格或是无意犯规而不能得到资助,给他们自身带来许多困扰,在生活上还是拮据,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或学习。

2、评定方法不科学

辅导员主导型、班委推荐型和班会讨论型关于评定的方式从评定决策者来说,存在不当之处。例如,辅导员主导型容易出现光环效应和陷入能力陷阱,带有多少主观色彩。班委推荐型是比较合适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但也会受到少数人意志的控制,公正性不能保证。班会讨论型容易出现了乐队效应,也容易让贫困生感到自卑,暴露同学的隐私的责任,从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