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文化·财金视点 2007年12月
32
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刘 琦 陈庆春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沈阳,110003)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07)12—0032—01
一、理论背景
保罗·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买卖外汇进行国际支付的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人们以多种方式持有资产进行保值或增值,通过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来决定对各种货币存款的需求,假设外汇资产的参与者对外汇资产的需求完全取决于对不同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比较,会选择持有高预期收益率国家的货币存款。
在把外币(以美元为例)和人民币作为分析对象的情况下,以外币存款和人民币存款作为资产持有形式,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到如下的理论框架来分析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1,汇率,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汇率下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反之则反之。
2,美元的人民币预期收益率= R$+(Ee(¥/$)-E (¥/$))/E(¥/$),其中R$是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E(¥/$)是即期人民币/美元汇率,Ee(¥/$)是预期人民币/美元汇率,(Ee(¥/$)-E(¥/$))/E(¥/$)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预期贬值率,其他条件不变时,美元的人民币预期收益率与即期汇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人民币的收益率用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R¥表示,当R¥-[ R$+(Ee(¥/$)-E(¥/$))/E(¥/$)]的值为正时,人民币存款具有更高的收益,反之则反之。
3,均衡条件:R¥= R$+(Ee(¥/$)-E(¥/$))/E(¥/$)
4,结论: ①其他条件不变时,即预期汇率下降将使即期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预期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存款比美元存款的预期收益率高,为实现均衡,即期利率将下降,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②其他条件不变时,本国货币的存款利率上升,本币升值。
人民币利率的提高使美元的人民币存款预期收益率提高,为满足均衡条件,即期汇率会下降,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利用以上的分析框架,下面从预期和利率两个方面对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
(1)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外部压力日益增大 1,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
尽管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小幅升值,但是七国集团认为在4个月后,人民币仅升值了0.3%,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自今年8月中旬以来,出于贸易保护主义,欧盟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希望人民币加快升值,以减少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促进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
3,美元持续的贬值
美国经济放缓,美元对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从2006年11月开始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出现大幅度波动,主要表现为美元对欧元急剧贬值,美元对其他欧洲货币以及东亚经济体的一些货币也有不同程度的贬值。由于次级债危机,美国经济低迷,面临经济衰退危机,美元的持续贬值,使人民币相对升值加快。
(2)来自内部的推动 1,大量贸易顺差的存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六成,远远超过2006年全年总和。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1969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进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大量的贸易顺差持续出现,导致该国外汇收入增加,该国货币升值,从而减少贸易顺差使经济重新达到均衡。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量贸易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动力。
2,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将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成为政府关注焦点,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加快人民币升值,从而减少出口,扩大国内市场的供给来抑制通货膨胀,而且中国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都使人们形成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二)国内资本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人民币利率的提高 我国近年来的持续稳定发展,吸引大量外资涌入,2007年前10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6%。特别是2007年资本市场的火爆,大量国外资金进入我国,对人民币兑换需求增加,国内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严重。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07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80万亿元,同比增长21.67%;1月至1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8万亿元。
为避免我国产生泡沫经济,央行采取宏观调控措施,2007年进行了六次加息,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由年初的2.52上调至4.14,增幅64%,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三、结论
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利率的提高对人民升值有较大的影响,可以解释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