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哲学面临的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哲学面临的困境

摘要:“哲学贫困”已成为近年来哲学界经常感慨的话题。在当今市场经济活跃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哲学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由改革开放前的人人学哲学,集体学哲学到现在的哲学几乎走到了无人问津的境地。考察当代哲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重重困境,能够启发当代人思考及为探寻当代哲学的出路提供基础性的借鉴。尽快摆脱当代哲学面临的困境,寻找哲学的复兴之路,是每位哲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当代哲学;误解;困境

哲学就其本意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科,如古希腊哲人多认为,哲学是关于人类智慧的学问。然而,综观当代哲学在现时这个社会,并未表现出其使人聪慧的征兆。不仅如此,反而在有些地方使人变得偏激、迟钝和思维定势,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如今却陷入了重重困境。

一、从哲学自身的状况来审视哲学当前的困境

1.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来看哲学当前的困境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哲学与科学有着不解之缘。那时,人类的思想探索还没分化为各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和科学交织在一起,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两者并无明确的分界。人们最初关于世界万物“本原”的探索,既是科学,也是哲学。随着探索的深入,哲学和科学才逐渐“分家”,科学集中于解释经验现象之间的联系,而哲学则侧重于追问经验现象背后的本原。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有一门学术,它研究

‘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已经‘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禀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第一原因也应当求之于实是之所以为实是。”走出人类思想史早期的混沌状态,随着近代西方实验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至此,科学戴上了耀眼的光环而成为一切学科的判据、范式。科学成了哲学的头脑和主宰。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让人们认识到,科学才是通达真理的真正途径。科学不仅能够解释现象之间的联系,也能说明现象背后的原因。关于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未来的可能图景是怎么样的,人们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说明知识等,哲学并不会知道得比科学更多。实际上,哲学还要依仗科学才能“看”世界。既然这样,那么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就遭到了严重的质疑。

2.哲学语言的晦涩难懂、远离现实生活必然导致其陷入困境

从语言上看,哲学是运用凝练的语言和抽象的思维对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本质背后的原因、原因背后的机理高度概括和总结,追求大本大原,至善至美。哲学语言来源于生活却超越生活,具有抽象、凝练和高度概括特征,致使非哲学专业人士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意

蕴。人们感到哲学话语极其抽象、晦涩难懂,对哲学类原著,更是望而生畏而“逃之夭夭”。因此,哲学也就变成了少数业内人士的一种精神爱好,甚至变成了某些文化闲人显示其深沉的一种作秀本领。这样,哲学就从原本是生活的智慧象征而变成了缺乏生活气息和人文底蕴的语言表达,变成了专业行话,变成了只在专业人士间的精神奢侈品。有学者指出:“从根本上而言,哲学从来就是一门深刻的隐喻学科,它处处充满隐喻,不自觉地受制于隐喻……隐喻总是超出自身的东西,它使思想也超出自身而趋向更高的存在。”而哲学家又习惯于用隐喻的方式谈论哲学。由于哲学的隐喻性,哲学通常都是用大量抽象的概念,冗长枯燥的论证来进行深奥的推理,人们难以理解其中的奥妙,导致哲学少有人问津。

3.哲学不能直接产生效用和价值而遭到指责和误解

哲学是一种学术活动,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与其他学科不一样,哲学不能帮助人们达到某种直接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目的。我们很容易理解具体学科的直接效用和价值,但是,哲学不是那种人们可以像对待工艺性和技术性的知识那样可以直接学到的知识,不是那种人们可以像对待科学的和职业性的知识那样可以直接运用并指望其实用性的知识,它很难给人以非常具体、实用的帮助。且不说哲学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无法直接给人们带来面包,不能告诉我们发财致富的窍门,不能教给我们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等具体的实用技术,即使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也少有因为哲学而生活优裕的先例。相反,

哲学的贫困、包括哲学家的贫困潦倒,却是普遍的令人尴尬而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有人对哲学的价值提出了质疑,甚至加以嘲讽。哲学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它“总只是极个别人的直接事务”(“极个别人”是指那些创造性的改革家)。

二、从生活实践层面观照当代哲学面临的困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持有“哲学无用”的偏见。一直以来除了致力于钻研哲学的专家、学者会主动去关注哲学这一领域的动态及其发展,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或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哲学,他们不看好哲学,觉得学哲学没前途。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的盛行导致人们日趋功利化、世俗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倡导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诱发了人们对物的过度依赖和崇拜,使社会生活紧紧被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包围。为了不落后于人,人们奋起直追,带着功利心去学那些实用性的知识,希望能把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服务领域,追求的是一种时效性、实用性。而“哲学从来就不可能具有直接性的力量,不可能造成生发一种历史状态的方法和机会。”哲学对超乎寻常事物的发问,更是不会在满足紧急生计需要的圈子内提出的。他们认为哲学“生不出什么东西来”,“凭哲学什么都干不了”。他们片面地认为哲学之“无用”是由于哲学不能产生直接的物质经济效益,简单地以物质之“小用”去评判哲学之用,致使哲学在他们那里没有“销路”而无人问津。

对于那些崇尚自然科学,习惯了用科学实证思维的人来说,抽象的哲学思维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他们会站在纯“客观”的立场,俨然哲学之功用完全是哲学自身的事情,然后发出“哲学有什么用”的疑问。他们认为哲学只是徒劳无功的思辨,没有实际意义,哲学最令人苦恼的就在于哲学命题不可实证和检验,无法提供确定的、可以积累和传承的知识,主张以科学的范式来评价和改造哲学。克拉夫特指出:“对科学思维的那种严格要求被用来作为哲学的先决条件。毫不含糊的明晰、逻辑上的严密和无可反驳的论证对于哲学就像对于其他科学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那种仍然充斥于今日之哲学中的独断的断言和无从检验的思辨,在哲学上是没有地位的。”

此外,现时的一些哲学家“片面强调哲学分析的‘价值中立性’,从而使哲学严重脱离了人和人的现实生活,脱离了时代所面临的那些激动人心的问题”,只顾以其孤高自傲的姿态,躲在大学的学术“象牙塔”里,哲学未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写真”而遭到人们的冷落。而这种逃离生活的哲学家最终要么变成孤寂的学人,要么变成“伪”学人。他们对尘世不闻不问,而只顾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假装深沉,未能承担其作为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当代哲学之所以被边缘化,与一些哲学家试图逃避社会责任不无关联。

三、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对哲学的消解

消费社会中的视觉文化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抢占着人们的眼球,吸引着人们的感官刺激。其一,视觉文化的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