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S理论的古镇文化景观系统研究——以大理沙溪古镇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CAS理论的古镇文化景观系统研究
----以大理沙溪古镇为例
Study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ystem of Ancient Town 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Case Study of Shaxi Ancient fbwn in Dali
程露陈行车震宇
Cheng Lu Chen Ha n g Che Zhenyu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旅游城镇空间生产与重构研究"(51368023)
昆明理工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特色小镇空间分异与动力机制研究—
—以沙溪古镇为例"(2018YC247)
摘要
在当下古镇旅游迅速发展的时代,古镇文化景观的地方性逐渐受到外来文化、价值
观导向的影响,景观“非地方”的元素越来越多。

本文从CAS理论角度岀发,剖析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镇大理沙溪古镇(亦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的文化景观系
统构成,认为古镇文化景观系统包括价值系统(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产业文化)和
物质系统(宏观、中观和微观),二者相互适应且系统内各要素也相互适应,最终推
动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CAS理论作为系统性科学,是分析理解世界的工具,
将该理论引入园林景观领域有助于剖析景观系统的构成与演进规律。

关键词
CAS理论;古镇;文化景观;沙溪
程露
1994年生/女/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昆明650500)
陈行
1991年生/男/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北京100080)
车震宇
1971年生/男/云南玉溪人/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土建筑与旅游规划(昆明650500)Abstrac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 c ient tow n s,the locality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ancient towns has gradually been influenced by foreign cultures and people's values.More and more"non-local"elements apear in the cuttural landscape of the ancient tcwn.Based on CAS theory,we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system of Shaxi ancient tcwn in Dali,which is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ttural town(namely the only surviving ancient martet on the ancient Tea-Horse road).The cultural system includes the value system(i.e.,national culture,religious culture and industrial culture)and the material system(i.e.,macro,meso and micro).The value system and culture system adapt to each other,and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these two systems also adapt to each other. This adaption finally promote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andscape.As a systematic science,CAS theory is a tool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Introducing the theory into the field of garden design and I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l benefit for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landscape system.
Key word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ancient tcwn;cultural landscape;Shaxi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2003年起我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评选,截至2014年第六批评选工作结束,共有252个历史文化名镇。

这些小镇多数较为古老,且完整
742019锦3期瞬323橱
复杂巨系统
©>(复杂性
:多样性
I 适应的过程:
:接受:/
作出反应
I I I ! [
II *
11條正规期I : *
;;HSjitAti.
1-CAS 理论运行模式与特征2.沙溪吉缜航抽
保留了一定历史时期传统民族特色文化景观风貌。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景观日益受到国外或 “非地方”文化的冲击,文化景观的地方性在人们追
求所谓的功能齐备或别样审美中逐渐缺失。

而近年来 古镇旅游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古镇文化景观设计也
得到业界的广泛研究,CAS 理论作为近年来才引入景
观园林界的新型理论,对系统、全面地探析古镇文化 景观具有较大帮助。

1理论溯源1.1理论解析
CAS 理论即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可归为系统论的一种,其核心思想
是把复杂巨系统中的多个成员称为适应性主体,该主 体在与环境或其他主体的作用过程中主动自行反馈调
整状态,在适应过程中产生复杂性,从而推进整个复杂 系统的演进,可概括为“适应产生复杂性”(图1)。

该理
论起源于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书籍《迷失的范 式:人性研究》,随后,普利高津(比利时)提出了“复
杂性科学”概念,1984年以盖尔曼为带头人的美国圣塔 菲研究所提出“适应性造就复杂性”的思想畀9世纪末
20#纪初,约翰• H •霍兰(美)所著的《隐秩序一适
应性造就复杂性》一书在中国岀版,由此国内学者开始 关注CAS 理泓
1.2理论应用情况
CAS 理论多运用于经济领域,包括股票经济、建
立经济模型等,目前该理论也应用于国内景观领域。

代表性的研究有:管朝(2013年)将新农村社区景观 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研究了社区景观的文化系统、 人居环境系统、经济生长系统、开放空间系统,并研 究各系统的适应性和景观规划回;李明(2015年)基
于复杂适应背景对乡村景观进行分析,研究乡村景观
评价指标体系冋;吴巍(2016年)运用CAS 理论解析
了 “自适应性”湖泊景观生态系统与“浅塘型生态群
落”叫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将该理论弓|入古镇文化景
观中进行探究。

2大理沙溪古镇文化景观作为复杂适应系统
人们对文化景观狭义的理解通常为经过人工雕 琢的或具有遗产性质的文化景观建筑、构筑物、小品 或者场所。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的定义和分
类,文化景观包含三个层次:人为有意设计的景观、持 续性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叫基于此,本文对古镇文
化景观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既包括自然的景观,也 包括人文的景观叫
2.1沙溪古镇文化景观系统构成
大理沙溪以“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被
C iUi 园林科技 SCIENCE&TECHNOLOGY OF LANDSCAPE
75
文化景观系统分析、
、-价值系统一►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产业文化■宏观:水系绿地格局、路网格局—物质系统-由则 历史文化建筑及构筑物、T 九街巷-微观:古树、古桥、古井 3.古镇文化景观系统构成4•中央共享庭院景观区5.魁阁一观标志性节点7. 南古宗巷街景
8. 南寨门景观9. 古树(黄连木)6.欧阳大院的庭院景观
10月季花(作配景)
外界熟知。

该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距离县城 约30 km,且位于“大理一丽江”的旅游圈内,拥有良 好的区位优势(图2)。

沙溪古镇白族人口众多,同时居 住着汉、彝、像慄族等人群,文化交融塑造了当地独特
的文化景观系统,以下分为景观的价值系统和物质系
统进行阐述(图3) 0
22文化景观的价值系统
2.2.1民族文化
沙溪古镇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民族节日主要
有太子会、石宝山歌会、本主会、火把节、闹春牛和古城 隍庙会等,其中火把节是由白族自古以来崇拜火的习俗
发展而来,白语称“富物”。

受传统白族服饰、图腾、扎 染等影响,当地景观小品和建筑物上的装饰善于用民
族彩绘,民族建筑也呈现岀独特的风貌。

222宗教文化
沙溪古镇在茶马贸易历史进程中推动了宗教的交
流,在明清时期依然有佛、道、儒三教并存,随着上个世 纪“破四旧”等运动过程中对儒教的压制,儒、道教的文
化逐渐削弱,佛教文化幸存。

佛教文化对古镇核心区四 方街的兴教寺等节点的景观风貌具有深远影响。

除此 之外白族人崇尚本主文化,村内一般会有本主庙和大 青树等景观。

2.23产业文化
沙溪古镇虽具有一定旅游业,但依然是一个农业 小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健康,其中烤烟、油菜、地参,
芸豆、百合、松茸、中药材等种植较有特色促成了当地 独特的田园景观,同时当地传统民族木雕手工艺也非常 精湛,常常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中。

2.3物质系统
2.3.1宏观层面:景观格局
从水系与绿地格局来看,沙溪坝子的农田景观优 美,分散在居民点周边,是古镇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76
202年第3期总第323

发源于丽江的黑谯江流经沙溪古镇的东侧,水质良好 是当地重要的灌溉水源。

人文景观格局围绕四方街,分 布着古树、魁阁、兴教寺、老马店等节点,并向南北延伸 出南古宗巷和北古宗巷,东西延伸出寺登街巷(图4)。

路网结构中县道和镇区主干道相对规整,村道灵活排 布,整体形成“环路闭合,支状延展”的交通景观”
2.3.2中观层面:文化建筑构筑物与街巷
(D 魁阁估戏台)景观标志性节点沙溪古镇范围内造型各异的白族传统公共标识建 筑近20余座,魁阁是当地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位于兴教 寺的中轴线上,是沙溪古镇的中心标志,其造型装饰素
雅精美,前台后阁,飞檐叠角.翼然若飞,与当地历史上 文风昌盛密切相关(图5)。

(2) 欧阳大院的庭院景观
欧阳大院是当地传统民居“三坊一照壁”的代 表,三面建房,中间是院落,院落中放置盆景或直接栽 种植物,在院墙的一角开门.另一面的院墙兼有影壁
的作用,影壁上画上彩绘.庭院景观以及建筑观景效
果较好(图6)。

(3) 南古宗巷及北古宗巷的古朴景观
沙溪古镇寺登街通往南、北寨门的街巷分别为南 古宗巷和北古宗巷,白语“古宗”即为“藏族”之意。

这 两条街巷曾是藏族马帮的客栈及交易场所,街巷空间
的宽高比约为1:2.3,街道给人较为亲切的感觉。

街巷
的铺装釆用当地的石板仲部)和鹅卵石(两侧)等铺 就中部石板象征着“御道”之意(图7) o
⑷寨门景观
沙溪古镇核心区在明清时期依然有东南西北四个
寨门,发挥着瞭望和防守的作甩之后随着茶马交易的 衰落寨门以及古镇内众多马帮景观也逐渐无人管理维
修,只剩下东寨门依然屹立。

2003年沙溪复兴工程启
动后,又恢复了南寨门(图8)。

南寨门表征的景观风貌
与古镇比较协调,采用当地黄色夯土修建风格与白族 传统民居相仿。

2.3.3微观层面:古树、古桥、古井、新建的景观项目
⑴古树与植物景观
沙溪古镇核心区的古树共计13棵,品种涉及黄连 木、山玉兰、槐树、黄杨木、红豆杉等(图9),其中兴教
寺内属于木兰科的山玉兰树龄已达300岁,树高8.5 m.
胸径50.29 cm,依然枝叶繁茂,是当地的特色树种。

当 地灌木以南天竺、清香木等较常见,时尚花草包括牡
丹、月季等(图10)。

(2)古桥景观
沙溪古镇保留较为完整的古桥有一座,即玉津 桥。

玉津桥位于古镇核心区东侧的黑懑江上,至今已
有100多年的历史,采用坚硬的米花石建筑而成,是东
c 园林科技 SCIENCE&THCHNOLOGY OF LANDSCAPE
77
11玉津桥
12. 古井(内IS 外六匍13. 沙溪吉鎮入口景观
14. 黑漓江边曲景观
侧华龙村与古镇核卜区相联系的主要道路(图⑴。

除 此之外,位于沙溪镇域其他乡村的石鳌桥和文凤桥至今 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也是茶马古道历史记忆中不可多
得的文化景观。

(3)古井景观
沙溪古镇的传统民居欧阳大院内依然保留着上百 年的古井,古井建在民居厨房旁侧的后院,建造取自当
地石材,井面内圆外六角、井台直径不足1 m,古井水源 纯净清凉取意“饮水思源”(图⑵。

⑷新建的古镇入口景观
沙溪古镇在未开发旅游业前,新建的文化小品较
少当古镇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旅游人次逐年增多后, 古镇的文化小品建设也得到支持,古镇入口景观也在这
—时期建设起来(图13)。

为唤醒人们对茶马贸易的记 忆,入口景观设计中融入了茶马与商人的青铜雕塑、古 木卜的地砖、印着“沙溪古镇”的灯笼、以沙漠色为背景
色刻有“茶马一站”的浮雕等元素,表达了沙溪是茶马
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的内涵。

(5)黑滝江边的景观改造
黑滝江边的景观改造,结合古镇农村发展、碳排放
管理、废弃物回收管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等 设计初衷,尽可能采用了当地青色、土黄色的石材,并
在江边配置了玩乐场地和休息区,充分将山涧小溪和
人文功能需要结合起来(图⑷。

3古镇文化景观复杂适应性的表征
3.1景观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
沙溪古镇文化景观的价值系统推动物质系统的构 建,而物质系统也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和景观构建,系统
內的各主体相互适应从而产生复杂性,推动古镇文化景 观系统的保护与发展,该系统具备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
基本特质:聚集(景观聚集指数)、标识(景观标识)、
78
2019^3«
.SS323M
非线性(线性与非线性景观设计)、流(景观生态系统 循环)、多样性(景观多样同时共生共存)、内部模型
(传统景观经验启发当前的景观发展)、积木(景观营 建不同阶段不同表征)O
3.2景观系统内各主体的相互适应沙溪古镇内的景观物质系统得到调整的一个重大
契机是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1世纪初,沙溪寺登街的四 方街入选2002年的100个世界濒危遗产保护名录后,
沙溪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随着沙溪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在当地旅游服务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古镇文化景观基 础设施得到改造和提升以前古镇内无景观标识牌,现 在增设标识牌,且设计结合沙溪古建和古桥元素;以前
黑漣江河道垃圾遍地、植被疯长、无休息设施,现在河
道得以整治,景观得以修复,路灯垃圾桶、景观雕塑等 得以改观。

同时古镇人工景观的创建也适应于沙溪古 镇的自然生态条件,在树种选择上一般选用树冠较大、
遮阴效果良好的黄连木、黄杨木、槐树等,且休憩亭台 ―采用坡屋顶,以便排水。

4小结
CAS 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不同主体在相互适应中产
生复杂性,古镇文化景观系统内各主体在相互适应中
同样产生复杂性,并推动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古镇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因人的价值观改变而得到更
新、因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而不断主动求变,逐渐 呈现其景观之美。

大理沙溪古镇文化景观深受佛教、道 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白族本主思想的熏陶,现
在又受到旅游开发的影响,当地人对文化景观的修复 保护与发展的价值观突显,古镇内增设众多景观基础
设施,河岸景观也得到改造,如此来看沙溪古镇文化 景观在适应人们价值观转变中逐渐更新发展,产生了当 地文化景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G3
参考文献
[1] 霍兰.隐秩序[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 管輒基于CAS 理论飾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研究[D].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2013.
[3] 李明,徐建刚.复杂适应条件下乡村景观空间分析的理论基屈
与指标体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02): 186-189.
[4] 吴融肖志鹏.王红英.基于“CAS ”理论的城市湖泊景观史新
研究PJ.湖北工业大学学抵,2016,31(3): 110-112.
[5] 黄昕珮.李琳.不同视角下的丈化景观概念及范畤辨析[J].风
景园林,2017(03): 123-127.
[6] 陈可石,李静雅,朱为艸,等.丈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
古镇复兴方法与路栓——以冷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 计为例[J].规划师,2014,30(05): 48-53.
C JJU 园林科技 SaENCE&TECHNOLOGV OF LANDSCAPE
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