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以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为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2017年11月起受#MeToo运动影响,18名女子对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的丈夫——阿尔诺提出性侵和性骚扰指控。瑞典文学院经过调查于2018年宣布,今年将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但在2019年会公布两届的获奖名单,以此来挽救严重受损的声誉。

诺贝尔文学奖确立以来共有7次未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取消的影响力,其辐射范围几乎涵盖世界各国,有着较强的国际性。同时该次事件与性丑闻同步发酵,历经多个阶段,持续时间长,引发不同层面的社会群体广泛关注或跟进参与。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理论框架理论:媒体通过对某一议题提供一种主导性的角度来影响公众对争议性议题的评价和判断,媒体在报道时,刻意强调某些方面而同时忽略其他方面是一种启动效应,会对受众的意识形成产生影响。该文以此理论为基础,为受众的评论反馈建立模型,研究受众的意识形态表现。

扎勒认为,公众的既有倾向对其舆论倾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访者对于每一个议题并不会持有固定不变的态度,但是总体而言其观点还是比较稳定的。

即总体上来说,受众的观点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二)研究假设(1)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中的受众政治认知水平和倾向相关性强;

(2)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中的受众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

(3)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报道模式对于受众的倾向形成有影响。

(三)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

该文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八爪鱼第三方数据抓取平台,抓取上述微博正文的评论内容,并且随机抽取200条内容进行内容分析。使用编码表将每一个测量指标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个测量指标对应一个分类系统。

(四)编码表(部分)(1) 受众评论的语气是?(标点符号和词语使用)a 陈述 b 疑问 c 感叹(2) 受众评论的时间维度?a 过去 b 现在 c 未来

……

该部分抓取每条新闻下评论共276条,去除完全无意义的评论,抽样其中的200条评论进行分析。

三、研究分析(一)受众形象

该部分内容选取微博参与评论的受众进行个人身份的识别,由于微博本身实名认证的普及率不高,因此数据可能存在少量偏差。

从性别上来看,参与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的受众以男性为主,男性比例高达87%,女性比例仅占13%。从年龄上来看,参与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的受呈现出覆盖广,年轻化的特征。从50后到95后均有参与,95后占比最多,达78.13%。

通过受众的职业标签中可以得出,参与评论的受众主要为新闻行业工作者,属于文化传媒行业,文化素养较高;

通过受众的兴趣标签可以得出,“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是他们的主要关注对象,在这些方面分数较高的受众,对于社会事件更易产生独立的观点和思考。

(二)新闻报道从标题来看,大部分媒体选择了中立的报道倾向,以“瑞典决定暂停评选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为题目,仅有少部分媒体在标题中提及了“性丑闻”;

从内容架构来看,信息源的选取多为外国媒体,以转载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表明“据×”,对于该事件的报道侧重结果,强调暂停评选的处理结果;

从词频分析中可以得出,“暂停评选”是其中的高频词语,性丑闻的频率尽管不低,但是对于其前因后果的说明较少。

总体来看,新闻报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保守中立的报道态度,在遣词造句上较为谨慎,谋求稳妥。重结果而忽视原因,传播的事实部分缺失。

(三)评论重点

受众评论的语气呈现:陈述>感叹>疑问,这主要和新闻报道主体为瑞典文学院有关,和中国受众的接近性较差,不易产生共鸣,而其中“感叹”语气的受众多为感情强烈,对事件当事人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倾向;

超过50%的受众对于事件评论采用了中立的态度,其次是明确的消极态度,最次是积极乐观的态度(多为调侃类的评论)。(下转第99页)

摘 要:该文从网络舆情的角度出发,以新浪微博这一公共话题讨论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舆情图谱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微博受众对于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这一新闻的评论情况,探索微博受众在社会新闻上一般性舆论倾向,以及微博用户整体的评论深度和质量,印证微博用户的一般意识水平,从而提出微博用户舆论引导的建设性意见和措施。关键词:网络舆情;舆论倾向;微博舆情;受众认知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7-0097-02

网络舆情视角下微博评论现象探析

——以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为例

曹学燕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作者简介:曹学燕,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研究方向:新闻传媒。

(上接第97页)

1.一般关注

受众评论中的主要国家是瑞典,同时为事件主体;而和瑞典占据几乎同样比重的是日本。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国家评论较少;60%以上的受众仅仅关注取消评选的结果,30%左右的受众重点集中在性丑闻的原因上;67%的受众在评论中提及了村上春树,主要表达了对于村上春树陪跑的遗憾和惋惜,多呈现出轻快的表达方式。

26%的受众在评论中关注到了政治领域,仅有2%的受众谈及经济问题,如金融丑闻中的博彩业黑幕问题,半数以上的受众集中在文学领域,43.5%的受众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思考。

2.态度改变

经此事件后,对诺贝尔奖持积极态度的用户仅有2%,30%以上的受众转为明显的消极态度,在对于瑞典的态度上呈现出同上的趋势。大部分受众仍能够保持中立立场进行评诉,但诺贝尔奖的丑闻已经影响了瑞典的形象。

在受众评论之中,对于新闻信息本身的质疑声音较少,类似单方面的子弹传播模式,仅6%的受众对新闻本身的不完整性,翻译问题,原因模糊的情况进行追问。

四、研究论证

(一)受众认知和政治意识水平

以受众的兴趣标签为参考对象,时政、社会、政治、法律、金融所占整体比例为28.6%,可理解为参与评论的受众中以上人群有着较高的政治意识水平。结合上述数据,26%的受众在评论内容中集中在政治领域。

运用双比率检验的方法,两个概率的差值为0.026,T检验结果为0.981,与1非常接近,两组数据相关性强。

(二)受众意识形态的稳定性

诺贝尔文学奖和村上春树的舆论趋势非常吻合,两者已经成为公共话题的共生话题。村上春树“陪跑”的同时也成了受众在诺贝尔文学事件中的主要联想对象。

(三)新闻报道影响

在大部分受众的评论中,提及新闻报道本身的评论比率极低,对于新闻报道的理性判断也较少,各类传播主要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承担了主要的责任,但是却在被受众“忽视”,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研究结果

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整体分析,可以得出微博用户在公共事件中的政治意识水平较低,多为就事论事的交流评论,缺乏长远有深度的思考,观点的形成易受到微博内容的引导,整体评论价值率不高,但仍有部分人持客观冷静的态度追溯新闻真相。

用户群体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取消事件的观点表达,主要体现出以下特征:

(1)习惯性表达,提及村上春树;

(2)态度中立,少有偏激的情况;

(3)较少上升到国家层面,就事论事;

(4)观点性表达较少,多为情绪传达。

总的来看,国人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取消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但对于事件背后的性丑闻和金融丑闻追溯较少,缺少自我挖掘力度和深度。

同时媒体作为把关人的存在感较弱,一方面新闻报道内容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对于评论区用户疑问可以适当进行反馈,增强自己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刘青青.新浪微博公共舆论的局限性[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32.

[2]陈晓美,高铖,关心惠.网络舆情观点提取的LDA主题模型方法[J].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21-26.

的历史契机。换言之,“一带一路”倡议是拓展世界电影文化地图的路径,是将带有中国符号的电影走出去的突破口和新洞天。

在2017年上映的,由吴京自导自演的影片《战狼2》以56.8亿票房收官,票房力压同年9月在中国上映的由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制作发行的战争军事题材影片《敦刻尔克》,同时,

《战狼2》斩获全球周末票房冠军,以其现代化特征和民族风格受到众多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2019年贺岁档《流浪地球》开启了大陆影坛的科幻元年,首日票房突破1.88亿,北美首日票房15.6万,中国科幻题材电影走出冷冻期,赢得了国际影视界的瞩目,收获良好口碑。由此可观,尽管各国间的文化信仰、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国家文化间的交流亦日益密切,这实则为我国传播自身文化提供了机遇与路径,更为世界各国的文化融合与创新搭建了枢纽。

影视作品在创作中探索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增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影视文化发展交流,使得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经济发展的各国影视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样貌。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中国影视扩大了市场,打开了对外传播的新局面。其中,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在“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与此同时,为加大国产电影的对外交流与产业输出,政府倡导鼓励在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创办与此相关的国际电影节和影视中心。由此可见,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国家所倡导的经济平台,更是一个文化互动平台。借助这样的平台,国产电影不仅获得了更为多元的发展空间,更获得了在国际电影市场上散发魅力的机遇。

电影对于文化的诠释功能,更好地实现了与他者的传播交流,这对“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变迁,中国电影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一带一路”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体系中掌握更多话语权,中国电影将更为系统、有效、深入地踏入国际电影市场,为“中国梦”的影像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侯光明.“一带一路”与中国电影战略新思考[J].电影艺术,2016

(1).

[2]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465.

[3]郭晓,张斐然.“影”“花”“路”放——“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影艺术教

育[J].艺术教育,2015,7.

[4]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N].人民日报,2015-3-29.

[5]王纲,陈艳君.“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电影产业跨国发展研究[J].

当代电影,2018.01

[6]屈雯静.“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J].新闻研

究导刊,201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