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2.3 中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盆地分布
亿吨
盆地分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松辽盆地 8.96 8.67 8.40 8.30 8.05 7.78 7.70 7.23 6.78
渤海湾盆地 7.62 7.85 8.06 8.23 8.27 8.36 8.25 8.22 7.66 鄂尔多斯盆 0.91 1.21 1.31 1.63 1.83 1.94 2.24 2.32 2.52
2004
2005
2006
东 北 地 区 10.11
9.72
9.43
9.02
8.74
8.47
8.28
西 北 地 区 3.58
3.89
4.05
4.44
4.62
4.77
5.02
华 北 地 区 4.24
4.31
4.41
4.40
4.52
4.68
4.57
西 南 地 区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目前我国已发现石油储量的海上盆地有渤海、珠江口、北部湾和东 海四大盆地,而海上石油探明储量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渤海和珠江口 两大盆地。2008年这两个盆地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分别达到了1.28和 0.7亿吨。
表1.2.2 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区域分布
地 区 分 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5 1.03 1.07 0.91 1.03
2006 1.08 0.98 0.85 1.04
2007 1.09 0.07 1.50 0.89
2008 0.42 0.38 0.82 0.45
(3)我国陆上石油探明储量持续下降,西北地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稳定增长
我国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有90%分布在陆上。从历年变化来看,陆 上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92.06%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 90.95%。目前国内陆上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 华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从2000到2008年都在17 亿吨上下,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其中东北地区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 储量自2000年以来持续下降,2008年降到7.21亿吨,其主要原因是大庆 油田已过生产高峰,石油探明程度很高,储量替代率较低。西北地区的 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从2000年以来一直在稳步上升,2008年较2000年 提高近46.7%,达到5.29亿吨。
辽河油 田
在中央凸起发现和落实圈闭18个,预 测石油资源量77160万吨。东部凹陷等 重点勘探领域,预计可控制石油地质 储量7040万吨。
江汉油 江汉油田在白垩系喜获20吨高产工业 田 油流。
普光气 田
双庙102井获得20.36万方高产工业气 流,使普光气田储量向西南得到落实 和扩大,为普光气田的滚动勘探奠定 了基础。
总体来看,中石油继续保持国内上游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中石化 近年来所持有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中海油则在缓慢上升。中石油的石 油储量基本保持在15亿吨以上,2007年更是达到16亿多吨,占三大油公 司总储量的72%。到2008年,石油储量降为15.37亿吨,同比减少6634 万吨,但在三家公司总储量中所占的比重仍高达72.6%。中石化2007年 之前的石油储量一直保持在4亿吨以上水平,占三大油公司总量的20% 以上,2008年降到不足3.9亿吨,同比降幅超过6%,在三大公司总量中 的比重也降到了历年最低水平,仅18.4%。和中石化相比,中海油近几
1.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
(1)石油探明储量因计算标准调整大幅降低,中石油继续保持优 势地位
根据三大石油公司公布的储量数据,2000至2003年间,中国石油剩 余探明可采储量持续上升,2003年较2000年增长了约6.5%。但从2004 年后,石油储量趋于稳定,维持在22亿吨以上。2008年,由于美国证券 交易委员会(SEC)实行新的储量计算标准,中国的剩余探明储量明显 下降,降到仅21.4亿吨,相当于2002年之前的水平。
地 四川盆地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2 0.01 0.02 塔里木盆地 0.68 0.73 0.77 0.85 0.78 0.83 0.81 0.92 0.92 准格尔盆地 1.58 1.61 1.63 1.82 1.89 1.94 2.02 2.11 2.02 柴达木盆地 0.35 0.34 0.36 0.35 0.35 0.37 0.35 0.31 0.28 吐-哈盆地 0.29 0.29 0.31 0.32 0.33 0.25 0.24 0.26 0.25 珠江口盆地 0.40 0.39 0.42 0.50 0.55 0.64 0.60 0.68 0.70 东海盆地 0.01 0.02 0.02 0.02 0.03 0.03 0.03 0.03 0.03
表1.2.1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石油储量替代率变化情况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中石 油 0.91 0.96 1.64 1.00
中石 化 1.93 1.38 0.77 1.03
中海 油 1.28 1.37 1.47 1.12
全国 1.19 1.10 1.42 1.02 资料来源:三大石油公司年报
江汉油 2009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2万 田 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682万吨。
胜利油 田
桥东油田的勘探发现使胜利油田今年 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和新增预测石 油地质储量均超过一亿吨。
渤海油 田
该海域自营勘探获新进展,成功钻获 两个中型油气新发现渤中2-1和秦皇岛 29-2。渤中2-1-2井可平均日产油约 1270桶,天然气约39.3万立方英尺。 秦皇岛29-2-1可平均日产油约3930 桶,气约15.2百万立方英尺。
0.02
其 它 地 区 1.21
1.50
1.63
2.34
2.33
2.38
2.54
亿吨 2007 2008 7.89 7.21 5.20 5.29 4.39 4.25 0.01 0.02 2.68 2.49
陆 上 合 计 19.16 19.42 19.53 20.21 20.23 20.32 20.43 20.18 19.26
2008年因计算标准的改变,全国的石油储量替代率与此前七年的平 均水平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三大石油公司也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其中 中石油下降到只有0.42,相比此前七年的平均值降幅达62%以上。中石 化降到0.38,降幅近63%。相比之下中海油石油储量替代率的情况要好 的多,降幅约为三分之一,降到0.82上下。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2008年) 图1.2.2 世界主要石油公司油气储量综合替代率
2001年到2007年,中石油的石油储量替代率在1左右,但总体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中石化在深化对新盆地、新地区和新层系的认识,强调 运用新技术的方针指导下,石油储量替代率保持较高水平;中海油的石 油储量替代率基本保持在1左右,2007年更是达到了1.5。
海 上 合 计 1.65
1.70
1.76
1.83
1.85
1.86
1.84
1.93
1.92
全 国 20.81 21.11 21.29 22.03 22.08 22.18 22.27 22.11 21.18
资料来源:三大石油公司年报
(5)东部盆地石油储量快速下降,西北盆地石油储量稳步增加
我国石油探明储量的变化特点存在明显的盆地差异。东部以松辽、 渤海湾两大盆地为主,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地,勘探程度较高,勘 探对象早已由浅层转向深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以地层、岩性等 隐蔽油气藏为主,勘探难度逐年加大。其中松辽盆地从2000年开始石油 剩余探明储量一直处于缓慢下降状态,从8.96亿吨降到了2008年的6.78 亿吨,下降幅度在全国各盆地中是最大的;渤海湾盆地基本稳定在8亿 吨,2008年因标准调整而出现较大降幅。中西部石油储量年均增长率明 显高出全国平均值,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随着勘探程度 的提高,该盆地的储量稳步提升,2008年较2000年提高了1.5倍以上, 达2.52亿吨。西北部地区近几年石油储量尽管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 大,仅从2000年的2.89亿吨提高到2008年的3.47亿吨。
(4)海上石油剩余探明储量稳定增长,展示良好的勘探前景
我国海上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到2008年达到1.92亿吨,比2000年
提高16%,占国内总石油储量的9.05%(表1.2.2)。海上石油储量占全 国储量的比例也处于一个上升态势,从2000年的7.94%上升到2008年的 9.05%,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海洋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田 油流。展现了姬塬地区勘探新层系具 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塔里木
中国最大的沙漠油田哈得油田某井获 日产石油500立方米、天然气6.5万方 的高产油气流,对进一步扩大哈得油 田油气勘探规模有指标性作用。
青海油 田
青海油田一口重点评价井南105井喜获 日产石油6.42方,展现了柴西北区良好 的勘探前景,拓宽了南翼山油田的勘探 领域,带动周缘区域的勘探。
表1.2.4 2009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勘探取得的部分成果
石油 公司
时间
地点
内容概括
长庆油 姬塬地区某井获得日产10吨以上工业
中石 油
中石 化
2009.4.2 2009.4 2009.4.20 2009.5.31 2009.5 2009.7.22 2009.10.28 2009.3.12 2009.3.18 2009.6.2
资料来源:三大石油公司年报
2.2009年国内重大油气勘探成果 2009年三大石油公司落实国家关于“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 方针,大力推进地质理论创新,深化对新盆地、新领域、新地区、新层 系的认识,成功运用先进技术,在石油勘探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表1.2.4)。全年三大公司的重大发现40多项。其中西部和渤海湾勘 探成果突出,塔里木哈得油田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哈得23井获得高产 工业油气流,日产原油500立方米、天然气6.5万立方米。哈得油田作为 目前中国最大的沙漠油田,此次获得高产油气流,对进一步扩大哈得油 田油气勘探规模具有指标性作用。渤海海域自营勘探不断获得新进展, 3月份又成功钻获两个中型油气新发现(渤中2-1和秦皇岛29-2)。中东部 老油田通过改变研究思路,加大勘探力度,成效也比较显著。全年三大 公司共落实石油储量过亿吨。
年的石油储量一直在缓慢增长,2007和2008两年更是增加到1.9亿吨以 上,尤其是2008年,在三大公司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历史性的达到9% 以上。
图1.2.1 三大油公司的历年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
(2)油气储量综合替代率处世界领先水平,但石油因计算标准改变 下降明显
200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执行新的储量计算标准,引 入油价因素。而那年正值国际油价大幅下滑之际,导致剩余可采储量明 显减少,石油储量替代率大幅下降。但受益于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取得的 优异成绩,2008年中石油油气储量综合替代率为1.11,低于壳牌的 1.3,但远高于道达尔、雪佛龙和BP等国际石油公司,处于国际领先地 位(图1.2.2)。
塔里木
大宛齐油田发现新油气层,单井获日 产石油2.79吨。大宛齐油田总含油面 积为5.4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为 613万吨。
大港油 大港油田老区实施补层措施,两口老 田 井相继获得百吨高产。
大庆油 田
松辽盆地东南断陷区第一口水平开发 井喜获日产天然气最高达到87万立方 米,标志着大庆油田火山岩气藏水平 气井压裂完井工艺取得突破。
第一章 国内外石油勘探开发行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状况分析
一、石油勘探现状
中国是世界石油资源大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765亿吨,可采 资源量为2l2亿吨。但含油气盆地规模较小,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 大,与世界其他产油大国相比,我国发现的世界级大油田较少。
我国石油探明程度仍较低,平均只有33%。主要产油盆地仍然是未 来寻找常规石油储量的主要阵地,尤其是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 里木、准噶尔等大盆地。通过老油田挖潜和新油田发现,这些盆地仍有 很大的储量增长潜力。
塔河油 塔河采油一厂AT2-7H井在T3h层位获得 田 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原油63.2吨, 不含水。
中海 油
2009.8 2009.8 2009.9.2
2009.3.27
2009.7.28 2009.8.28
中原油 田
文269块发现沙三中2整装油藏,预计 区块新探明含油面积0.5平方千米,石 油地质储量30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