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中的古汉语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与文化结课论文
题目:陕西关中方言的古汉语研究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班级: 20093 学号: ********** *名:**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而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通过方言反映出来。一些人认为方言土气,特别是农村方言,殊不知我们的古代文化和古文字就是在方言中保存了下来。陕西关中方言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在古代它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本文将以关中方言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关中方言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方面追寻保留在方言中的古汉语的痕迹
关键词:关中方言古汉语
一、文献综述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又是民族文化撞击和融合的前沿。正是这个原因,和陕西文化的流变一样,陕西方言的发展也较为复杂。从古到今,人们一直把陕西境内的方言研究作为陕西文化整合和分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很大的关注,在陕西方言研究中,既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历史的分析,既有对区内方言类型的探讨,又有对语言与共同语对应规律的归纳。因此,一步陕西方言研究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陕西方言发展的脉络,了解陕西文化。
陕西农民所说的关中方言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一些人还以为农民说的话,比较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而实际上,在古代它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要用古代的官话,也就是现在的关中方言来读,才算是标准读音。一千多年过去了,虽然许多古代建筑已灰飞烟灭,人民经历了一次次屠杀,但只要一息尚存,方言便会得一留存。有人只注意到写在书上的历史,文物中的的历史,其实陕西方言更是活着的历史,动着的历史,由黄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农民传承着的文化遗产。陕西自古帝王都,历经十三个朝代,大概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由于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国都,陕西方言曾经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因此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都需要以陕西方言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读出当时的味道来。不仅如此,现代人所写的汉字,也是在陕西创造的。
先是有由仓颉造字,他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全国开始通用李斯小篆,汉代演变成隶书,唐代演变成了今天通用的楷书。
关于关中方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中方言的语音特点,关中方言的语义特点,关中方言的发展史,关中方言中的古汉语痕迹。一些著作主要有:李步云的《关中方言集解》,黄淬伯的《唐代关中方言音系》等。
二、古汉语动词在关中方言中的体现
“咥”(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饭叫作咥饭。“咥”即是古汉语,查辞海而知,咥:咬。《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喝汤(喝水)。说到“喝汤”,这汤并非土话,乃文词也。蓝田人现在还这样说。汤即热水也。临潼华清池有个“九龙汤”(地热洗澡池),便是此义。“瓤人”。陕西话里有“让人”读(瓤人)一词,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在中学课本里《信灵君窃伏救赵》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让信灵君曰”就是这个意思。“毕了”即完了的意思,来自古语:六王毕,四海一。“投明”。在古人的诗作中,还常常见到一个“投”字。王安石《观明州图》诗:“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夏元鼎《水调歌头》:“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舟。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陕西人看到“投老”、“投明”,就知道是“等到老”、“等到天明”的意思。“争”字。又如,唐代杜荀鹤《目遗》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宋人杨万里《舟中夜坐》诗:“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蓬。”“争几多”即“差几多”;“争半蓬”即“差半蓬”。陕西人一看自明。“科”字。这些词语在陕西人看来都是极为普通的,而语言文字学家却为考证它们的确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至于有些今专家学者颇费斟酌的词语,也常常可以借助我们陕西方言得到解决。例如,唐人薛能《寄终南隐者》诗:“扫坛花入梦,科竹露沾衣。”诗中的“科竹”,就颇令今人费解。可是,将“砍”、“砍伐”之义说成“科”,在陕西广大地区却是随处可闻的。我们用这个意思去理解诗意,不就涣然冰释了吗?
三、古汉语名词在关中方言的体现
“乡党”。“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随着时代的推移,乡、党这样和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但“乡党”这一称呼却延用了下来。“林檎”。陕西农民将沙果称为“林檎”,一直以为名字很土,可是查字典,居然是文辞:高级汉语大词典,檎qin ――“林檎”:落叶小乔木,开粉红色花,果实像苹果而小,可以吃。国际标准汉字大词典,〔林~〕a.落叶小乔木,果实像苹果而小,是常见的水果;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花红”、“沙果”。“白雨”。如司马光《和复古大雨》诗:“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苏轼《六月二十日望湖楼醉后书》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我们陕西人一看诗句中的“白雨”,就知道是“暴雨”的意思,而不会理解为与“绿水”、“青山”相类似的结构。“年时”。谢逸《江神子》词:“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卢挚《清平乐》:“年时寒食,直到清明节。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时”即“去年”,陕西人一览便晓。
“霍闪”。顾云“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金绳长。”诗句中的“霍闪”,就是我们陕西话中的“闪电”。“彘”字。宝鸡一带将“猪”读作“只”,人们总是以为是很土的读音,其实应当是“彘”,是很古老的语言!《鸿门宴》中“……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bi ang biang面”,也就是“饼饼面”。古人把面条叫做“汤饼”。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为什么陕西不叫“饼饼面”,而叫“bi ang biang面”呢?这是因为我们陕西人说话喜欢运用重叠式的表述方式,例如“饦饦馍”、“棍棍面”、“牛牛娃”等。“bi ang biang面”就和它们属于同样的类型。现在的客家、江西以及闽东等地的方言,仍把“饼”读作“bi ang,就是很好的证明。“饦饦馍”。在陕西话中,还有“饦饦馍”一词。“饦”也是饼。汉代扬雄的《方言》和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酒食》都说:“饼谓之饦。”所以《齐民要术》中又称为“饼饦”。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