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墙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从国脉传承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纲要》序言中指出:“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以“和”为理想目标,是充满着民本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理想主义色彩、整体思维特征的文化。在中小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中,儒家文化中需要传承的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宽容谦和、博爱公正,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慎独知耻、礼貌好学、勇毅仁爱、敬业尚德、修身养性、见利思义、浩然之气、自强不息等儒学精粹,可以帮助学校建设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具有人文品位的主题校园文化,从而彰显学校的特色性和品牌价值。

什么是主题校园文化?

主题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精神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校文化主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师生生命提升和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凝聚力所在,更是关系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口碑的关键。要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超卓的核心价值竞争力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起独特的校园文化。

主题校园文化表现为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深深扎根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土壤,既表现为厚重的地域文化积淀,又具有现代化教育实践的解读,作用于每一位师生员工。它包括主题校园文化的理念系统、主题校园文化的视觉系统和主题校园文化的行为系统。

所谓理念系统涵盖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格局、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等;视觉系统包括学校LOGO,学校建筑园林的命名与室内外的装饰宣传设计;而行为系统则是指学校动态管理体系,诸如德育管理。智育管理、体育管理、制度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等。

主题校园文化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在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本质是一种个性的人文环境和特质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教育具有共性,但校园是个性的,这个个性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出发点,需要深入研究挖掘校园的个性内涵,通过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因素,提炼出

校园文化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精心规划设计出整个学校文化体系系统。

主题校园文化区别于一般性的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在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上。

一般性的校园文化是以“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这个内容的界定就与课外活动主题策划的概念相混淆了,于是谈校园文化就是政教处的事情,是术科老师的事情,是学生会的事情,是团委的事情;不就是课外兴趣小组、文体活动组织吗?

而主题校园文化,是以“学校精神”为主要内容,学校精神是主题校园文化的主题所在,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时空,是架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的基石,是区别于他校的文化特质,是学校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一般性的校园文化是以“课外活动形式”为主要特征,内涵模糊不清晰,由于是建立在“课外活动”局域的所谓校园文化,主要概定为某一阶段性的文件精神和口号类的东西。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文件口号,或者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这样大而泛的统一造的标语。这种所谓文化,做得越多,越是散乱,是不同阶段大话套话的累积。

而主题校园文化,明确以“学校文化主题”为特征,鲜明的标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地域环境、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丰厚积淀,具有历史性,从而标示出他校无法复制的“这一个”学校。

由于一般性校园文化的“无主题”性,就使得好多学校貌似已经建设了热闹抢眼的校园文化,而在实际上因为要么用的是“舶来品”,没有民族性;要么用的是文件上的“同一型号”,没有个性特征。于是,因为无主题,学校依然是无自己文化学校,甚至是缺乏个性、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学校。

这个问题存在得相当普遍,以至于成了目前中小学有识有志之士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2006年,国家教育部在4月25日正式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是建设主题校园文化的圭臬。

《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

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通知》同时指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把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交流和介绍各门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结和发现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团队会(日)、社会实践和参观走访等活动。

虽然,《通知》对民族精神教育的时空界定还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斟酌,但是,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程中,儒家文化担负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担当和现实担当的伟大使命。

漫长的两千五百年里,无论社会形态如何的变迁,几乎包孕了民族精神全部精粹的儒家文化,以其“普世”的价值定位,恒久普适,始终深入骨髓的存留在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生活习惯中和公共行为规范里,不曾真正退出过,并且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儒家文化在承传中不断自新,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结合点,不断获得新的蓬勃生机。其中,尤其是儒家道德观的部分,作为普世伦理的宝贵资源,无可争议的在当代世界先进道德园地里,艳压群芳。

建构在道德形上学基础之上的、由天道而人道而现实的儒家文化,成为能够贯通社会伦理礼法、内心修养、宗教精神及形上学的系统理论。正是因为如此,儒家文化在建设中小学主题校园文化中,焕发了蓬勃生机,显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无限生命力。

为什么主题校园文化要注意儒学传承?

1、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中小学主题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儒家文化的空前需求,是当代儒学传承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当前,中小学由于应试教育日益加剧的痼疾,以及市场经济唯利是图价值观的冲击,更由于教育产业化的严重恶果,急功近利,短视浮躁,追求办学行政化,利益市场化,造成教育公平严重失衡,学校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断裂,学校价值取向日益演变为纯知识教育、纯技术训练。中小学学生犯罪率、自杀率有增无减,根子就在中小学——这个应该最有文化的地方,恰恰没有了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