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专题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 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是 因为 :
A.罗斯福不敢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方式 B.新政受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C.新政后期将重心转向了对付国内的 法西斯势力 D.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作出的政策调整
5.下图所示这个图案曾经是美国人 民心目中的爱国象征,当时如果某 家企业的产品上标有这一图案则说 明该家企业
3.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 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 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 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 序的新应用。”文中“旧民主秩序的 新应用”是指( )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 B.美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强掠夺 C.美国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思考: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从美 国开始并蔓延整个世界?
⑴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大国。 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⑶各国恪守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⑷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 复兴、改革、救济
4.1973-1975年发生了石油危机引 发的经济危机
思考: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发 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国政府的应 对措施是什么?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 有机统一,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 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
【学科结合】
政史结合: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 点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分 析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运用有关经济学 原理分析论证邓小平的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 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 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 就社 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 “计划”(即国家干预)都取得成效的实例, 说明其对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指一个或多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或整个 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 (负的经济增长率),它是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产生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直接原因:供大于求 推动因素:股票交易、分期付款; 经济、金融政策错误; 原油危机; 全球化的后果。
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教训:不能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 市场
6.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思考:面对危机,各国政府的应对 措施如何?
【考点联系与拓展】
1. 西方经济政策(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的演变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减少干预”的经济政策
2.罗斯福新政及东南亚金融危机 等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启示
二、经济危机概述及要点精析
1.英国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
思考:为何首先出现在英国?
2.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
思考:其出现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 影响?
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推动列强加剧对外倾销商品,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推动工人运动 高涨并走向联合。
3.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 最大的危机
2.《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个重要的改革和 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 代以后的中国。本书把这三次改革相提并论,主 要依据是( )
A.都一定程度改变了国家 B.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都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经济危机专题
昆铁三中 张 辉
【时政热点】
2008年9月15日, 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 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 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 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 曼兄弟申请破产,曾经 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 巨头纷纷倒下,美国股 市也不断创下近来新低。 全球股市迎来仅次于 “9·11”的黑色星期一。
【高考考点整合】
A.产品质优,价格童叟无欺 B.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救济 工作 C.能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 时等标准 D.能奉公守法、自觉纳税
答案:C
【小结】
我们面对经济危机不必杞人 忧天、惊慌失措;要泰然处之、 从容应对、统筹兼顾、措施得当、 变危机为机遇。
谢谢指导!
【专题测试】
1.(08全国卷I,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 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 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 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