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火电行业风险分析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表录
图录
第一章火电行业概况
第一节行业定义及分类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
我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
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的和既发电又供热的。
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
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发电。
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火力发电应尽量靠近燃料基地进行。
在大城市和工业区则应实施热电联供。
火力发电系统主要由燃烧系统(以锅炉为核心)、汽水系统(主要由各类泵、给水加热器、凝汽器、管道、水冷壁等组成)、电气系统(以汽轮发电机、主变压器等为主)、控制系统等组成。
前二者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电气系统实现由热能、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变;控制系统保证各系统安全、合理、经济运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火电行业属于D门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属的44大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441中类(发电)中的4411小类,如下表所示。
表1电力行业其及代码
如表所示,火电行业中还包括了煤电、气电、油电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余热、余气发电等)。
第二节行业地位
一、能源结构:主导地位
火电一直占据我国能源结构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2011年,火电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基本处于和左右,在我国能源结构用处于主导地位。
从增速来看,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另外国家执行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火电的装机容量增速和发电量增速略低于电力行业的装机容量增速和发电量增速,火电行业在电力行业中的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呈小幅下降趋势。
2011年由于来水偏枯,全国主要耗能工业产能大幅扩张,电力需求大增,使得火电利用每小时上升,火电的发电量增速高于全国电力行业发电量增速。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性,火电在电压稳定、频率稳定、持续供应等自然特性相对其他能源具有较好的特性,而水电受自然地理原因限制,在大部分地区仅仅作为调峰作用,核电由于2011年3月的日本核危机事件导致的国际影响,使得我国核电项目审批暂缓,其他新能源由于比重太低,发展还需要其他相关方面的支持,也无法短时间取代火电。
因此预计未来1-3年内,火电仍将处于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装机容量比重和发电量比重会有小幅下降但依然会保持在和左右。
表22007年-2011年火电在电力行业地位
二、国民经济:发展动力
火电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也大幅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也逐步上升,2011年火电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火电行业及相关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就业人口,增加国民税收。
表3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表4火电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章2011年火电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表52011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情况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一)GDP增速趋缓,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
2011年,我国经济平稳减速,没有出现大的起落,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和%;GDP环比增速基本稳定。
我国经济增长的回落,既是政府为控制通胀主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对我国的影响。
此外,刺激政策退出、房地产调控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和%,三次产业结构为::。
工业产业仍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
我国工业经济继续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良好格局,总体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2011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增速同比回落个百分点。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2010年增长%。
企业利润保持较快的增长。
(三)我国经济以投资为主导,投资结构改善
2011年,在宏观政策主动调控下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下,我国三大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全年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内外需平衡有所改善。
在投资总体保持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一是民间投资逐步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而保障房投资步伐加快。
三是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所回落。
四是地区之间投资更趋均衡,东、中、西部投资分别增长%,%和%,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地区之间投资差距逐步缩小。
(四)物价上涨,年末基本得到控制
2011年以来,受货币存量过高以及农产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等因素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呈稳定增长的态势。
面对
严峻的物价形势,我国出台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2011年4季度,物价上涨基本得到控制,但2011年全年物价水平仍处于较高位。
(五)货币政策总体偏紧
2011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给(M2)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月末加快个百分点,较2010年同期低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给(M1)万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月末加快个百分点,较2010年同期低个百分点。
12月M2和M1增速均有所反弹,表明中央预调微调政策正在发挥积极效果,但M1和M2增速差继续扩大个百分点至%,剪刀差不降反升表明,M2的大幅回升主要源自流动性较差的定期存款增加,经济活力仍然不足;M1的好转主要来源于M0的大幅上升,主要是节前现金需求激增引起。
因此,货币供应量反弹持续性较差。
(六)火电行业:国内经济减缓下的“销售收入高增长,成本压力大”
2011年,宏观经济对火电行业的影响分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用电一直是电力消费的主要力量,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2011年全年,全国工业用电量3463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带动发、用电量持续增长,并推动区域用电结构优化。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发、用电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同时,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仍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有助于全国范围内电力消费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结构优化。
物价高位运行,电力生产业仍面临较大成本压力。
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0年上涨%。
其中,2011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环比上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环比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在7月份达到高点%后,涨幅连续回落,我国通胀压力明显减轻,为年内二次电价调整提供了空间;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的持续回落也使得电力生产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推动居民用电量稳步增长。
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
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并推动居民用电需求增加,带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稳定增长。
2011年来,在控通胀的政策原则下,货币政策逐渐收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历史高点,加息政策也使用。
在此政策影响下,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火电企业
的财务费用大幅增长。
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资金需求量大,货币政策的收紧使得企业资金成本增加,挤压企业的利润。
二、国内经济趋势判断
2012年,国民经济将继续处于软着陆之中,随着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出口增速继续放缓,房地产、基础设施等投资明显降温,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保持相对稳定。
预计2012年宏观经济同比增长开始趋缓。
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前紧后松、国内紧缩性政策滞后效应逐渐缓和,以及2011年基数因素的影响,2012年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有所回落
推动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后续建设支持投资增长。
受投资建设周期影响,五年规划第二年往往是建设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
二是保障房投资建设继续加快。
2012年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量基本确定在700万套,竣工总量确定为400万套。
三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企稳回升有利于投资增长。
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增速回升,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2010年增长%.
抑制投资增长的不利因素:一是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回落。
2011年投资能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分别占投资总额35%和25%左右的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而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较为密切,2012年出口下降会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长。
同时,房地产限购政策尚不会放松,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待售面积处于较高水平。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速。
2011年下半年以来,因资金紧张以及重大事故的影响等因素,导致高铁建设步伐显着放缓;此外,由于电煤价格矛盾,发电行业亏损严重,电力投资也大幅减缓。
三是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使投资资金环境偏紧。
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多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信贷资金逐步收缩,投资资金运用成本提高。
四是较高基数影响投资增速。
(二)通货膨胀压力趋于减弱
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一是食品价格涨幅企稳回落。
二是控物价的货币条件持续改善,2011年M2和M1增速不断回落,而货币紧缩效应时滞较长,至少将延续至2012上半年,物价上涨的货币信贷基础被削弱。
三是经济增速平稳回调,出口和投资增速下降,国内总供求关系较宽松,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将有所减轻。
四
是世界经济前景更加暗淡,铁矿石、石油、谷物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减弱。
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一是我国经济正处在成本上升阶段,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的上涨都具有长期性特点。
二是经过几轮物价周期性波动,国内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稳固地建立起经验性通货膨胀预期,当前物价上涨预期仍然偏高。
三是“十二五”期间,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国家将适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进而将推高物价涨幅。
(三)工业生产将继续减速
推动工业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将为工业增长添加动能,对工业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二是汽车政策退出的负面影响基本被市场消化,汽车生产有望逐步恢复,并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提高产量。
二是2011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数下降%,下半年由降转升,同比增长7%,有利于后期工业需求水平提高。
四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将逐步改善。
随着国务院一系列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措施的落实,长期以来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短缺、税赋过重、技术落后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中小工业企业将在政策刺激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抑制工业增长的不利因素:一是我国出口贸易同比增速明显下降,外需不振抑制工业增长。
二是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周期下行区间,重工业行业增速将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
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有力支撑工业增长的支柱性产业。
三是工业面临去库存化压力。
为房地产服务、为出口服务的产能占工业产能的比重过大,伴随房地产与外贸出口的收缩,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将逐渐凸显。
四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尤其是那些依附于大型企业、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小微型企业效益与资金环境恶化,企业生产受到制约。
五是节能减排将制约粗放型增长。
随着国务院发布“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目对各地方、各行业节能减排下达了任务分解目标,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两高一资”产业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四)对火电行业影响:发展环境影响中性
表6火电发展环境影响预测
第二节2011年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产业政策分析
电力行业是我国经济的命脉基础,而火电在电力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国家对火电的相关政策限制和引导较多。
表7火电行业历年来重点产业政策汇总
表82011年以来火电行业重点政策
二、电力“十二五”规划
2011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家颁布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了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能源局编制提出了“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并广泛征求意见。
在2010年编制提出《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电力规划研究成果纳入国家能源和电力“十二五”规划,促进电力行业科学发展,中电联2011年牵头开展了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工作。
表92011年“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内容
三、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2012年,针对火电行业的产业政策主要的关注点是: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并且将在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此次节能减排的标准较为严厉,这意味着火电厂每年都要增加超过1000亿元的运行费用,这对于业已亏损严重的发电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从强化脱硫标准到此次推动脱硝,环境监管毫无疑问在不断收紧。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仅高于2003年的标准,在国际上也属于最高水平,新标准推行是“大势所趋”。
环境保护部颁布的《新标准》明确指出,为更好地适应“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对现有火电厂,设置了两年半的达标排放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机组改造。
第三节2011年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行业发展社会环境概述
火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是国民经济中几乎所有行业的基础能源。
但是由于电力产品差异性较小的特性,因此社会环境对火电行业的影响较小,但是随着人们的节能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导致对火电企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表10火电行业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2011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30克/千瓦时,比2010年降低3克/千瓦时;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比2010年降低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火电行业的供电煤耗率呈下降趋势
表112007年-2011年电力行业供电煤耗率
表122011年火电行业节能减排事件
点评:
火电行业的节能减排的标准也越来越严厉,《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标准,这种“强制环保”在火电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成本增加、亏损恶化或者造假。
但是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块2600亿元的脱硝市场。
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近年来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有所加快,但火电发电量仍占全国发电量的八成以上,因此,电力行业也是重要的排污行业,是烟尘、一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上述政策法规的出台意味着2012年全国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在这一背景下,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因此,2012年电力行业仍将面临较大节能减排压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步伐也有望继续加快。
第四节2011年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火电行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
火电行业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人均产值远远高于全社会的人均产值。
截止到2011年12月,火电行业的人均月产值达到了万元,几乎是2007年的两倍。
随着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以及火电设备的参数和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预计人均产值将会进一步大幅增加。
考虑到目前火电生产依然具有垄断性,效率低下,若国家进一步放开准入门槛,加剧行业的竞争,则火电行业的人均产值还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表13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平均生产力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人均单月工业总产值
二、火电行业工艺方向
火力发电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现在提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环境中,在提高火电技术的方向上要着重考虑电力对环境的影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
虽然现在我国已有部分核电机组,但火电仍占领电力的大部分市场,近年电力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全国上了许多火电厂,但到06年电力供求矛盾将得到缓减,火电技术必须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
表14火电行业工艺方向
第三章2011年火电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供给分析及预测
一、供给总量分析
(一)产值:高耗能产业推动下快速增长
2011年1-12月,火电行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201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保持较高的速度发展。
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外贸形势变得极为严峻,我国又主要以出口为导向,导致我国工业出口加工面临需求大幅萎缩,开工率下降,主要耗能工业用电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火电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大幅减少,为此我国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计划和刺激政策的效果在2010年,2011年得到体现,工厂开工率上升,主要耗能工业用电需求大幅回升,火电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在2011年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表15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
图2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
(二)装机容量:火电增速持续下降
2011年,火电装机容量76546亿千瓦,增速%。
从2007年开始火电的装机容量增速持续下降,且火电装机容量增速一直低于总装机容量增速,火电装机容量比重持续下降。
表162007年-2011年火电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三)水电出力不足,火电发电量保持较高水平
火电生产方面,由于2011年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不足影响,火电发电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国共完成火力发电量34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
2011年1-12月份,全国累计完成火电发电量38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增幅与1-11月份相比持平,与2010年同期相比提高个百分点。
表172010年9月-2011年全国火电行业发电量情况
单位:亿千瓦时,%
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
(一)发电量:江苏、山东、广东火电发电量最高
2011年,江苏、山东、广东火电发电量最高,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火电发电量增速高于其发电量增速。
其中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火电占比较低,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水资源丰富,能源结构较为合理。
但是由于来水不足,水电出力不足,湖北和湖南的火电发电量大幅度增长。
表182011年分省发电量情况
(二)火电设备利用每小时不断提高
2011年1-12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731小时,比2010年提高81小时。
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028小时,比2010年大幅下滑376小时,是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5294小时,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2010年提高264小时;核电7772小时,比2010年降低69小时;风电1903小时,比2010年降低144小时。
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依次为宁夏、广西、青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新疆、河南、福建。
表192011年全国分地区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情况表
三、供给预测
2012年,国家“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更有效的宏观调控将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和电力增速将有所回落,随着电网投资增速的进一步加快及新装机组陆续投产,电力总体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预计新增装机火电新增缩小到5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左右。
截至2011年12月底,重点水电厂可调水量116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蓄能值2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据此判断汛前水电来水偏枯可能性较大、电煤地区性、时段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供应外部环境依然比较严峻。
综合平衡分析,预计2012年全国电力供需仍然总体偏紧,区域性、时段性、季节性缺电仍然较为突出,最大电力缺口3000-4000万千瓦。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5300-5400小时。
第二节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需求总量分析
(一)销售收入:上网电价的提高,用电需求增加下快速增长,成本压力大2011年1-12月,火电行业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亿元。
增速较2010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火电行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
同火电工业总产值一样,2011年火电销售收入也逐渐恢复到金融危机的水平,但是煤炭价格高位上行很大程度上侵蚀了火电企业的利润,火电企业面临的上游煤炭资源的成本压力非常巨大,亏损较为普遍,为此2011年中期国家提高了火电上网电价,出于通胀背景下对民生的考虑,未大幅提高销售电价。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火电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速,也缓解了火电企业的亏损压力。
2011年4季度,国家又再次提高了火电上网电价,预计在2012年也会对火电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做出贡献。
表20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2007年2011年火电行业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