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罗(1817-1862)
百度百科
1、梭罗的进步意义至少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关于生活意义的思考与阐示,另为一种新文体的建立。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先进”,为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速发展而倾倒,对物质的追求日益显露。商品化时代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任何精神信念在这强大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都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面对这种现象,梭罗——这位先验主义思想家独自一人住进了离康城不远的湖畔林中。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屋取食过上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
梭罗对人类文明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突出的成绩。在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他的《瓦尔登湖》一直被后人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其同时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麦尔维尔和恩师爱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2、梭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时代的弊端。指出人们自己正将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导致生命的衰落。相对来讲,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较之现代更加幸福和充实。有的读者往往对梭罗有错误的印象,即他只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放弃现代文明。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林中独自生活了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只占他生命的百分之五的光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来来往往的访客从未间断。他自己也经常到村里探望家人和朋友。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3、梭罗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人只要恢复孩童的天真无邪,就能在道德上升华。他主张人们放弃烦琐的日常生活方式,“简单,简单,在简单”,以提升生活的目标,使生活变的崇高。瓦尔登湖不仅是他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瓦尔登湖是他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的一个幽雅僻静的去处。这个地方不仅给他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也给他提供了一种朴素淡泊的心境。他倡导过“公民的不服从”的思想,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单这些就可看出他也是积极走向人生的。梭罗注重生活的自由,他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简朴生活,这是他对自由、对个人价值执着追求的表现。
《美国文学周期》
1、行动而不善言词
2、梭罗与爱默生一样,怀疑一切教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是梭罗的思想在形式上不像爱默生那样带理论性,而是与行动紧密相连,因此更能吸引读者。
3、梭罗很早就发现物质至上主义,机会主义与虚伪是社会最大的弊端
4、梭罗的实践标志着超验主义的论点已经到了示范的阶段,独立的精神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文学简史》
1、《瓦尔登湖》是当时一部伟大的超验主义著作,忠实地记录了梭罗和大自然的交流,同时也说明了梭罗不仅接受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还更进一步描述了他关于自然的泛神论思想(泛神论(Pantheism)是一种将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以强调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这种观点曾流行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西欧,代表人物有布鲁诺、斯宾诺莎等)。但梭罗的观点十分接近偶像崇拜和自然崇拜,这种泛神论的观点与神的“超然性”完全抵触。
2、他去树林冥想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为自己和国人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两年之后,梭罗觉得自己获得了重生,又充满了活力,超越了原来的自己,因此,“重生”成为《瓦尔登湖》的主题。
3、梭罗借鉴了孔子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为孔子的观点里有关于自我修养的内容。
《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自然对他来说,是一个确实的存在。然而,对于梭罗来说,自然远不止于为人之伴侣,它更为人树立行为榜样,抚慰人的情感,启迪人的心灵。梭罗认为只有在自然中,人才能打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
2、他对当时人人崇尚金钱财富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因为金钱只能使人的外表富丽堂皇,却不能使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
3、梭罗的独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与社会机构和社会潮流抗争的精神。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使他不愿意人云亦云,而且与爱默生一样,坚决反对任何机构化的组织,认为人应当按自己的良心行事,而不是法律或规章制度。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独立的存在、独立的思想,不应受到其他任何力量的阻挠或干扰。
4、他认为真正对个人行为有约束力的,应当是“更高的法则”,每一个人都应当向与“更高的法则”认同的境界努力。他所谓的更高的法则实际上就是他理想中的道德境界,也正是因为如此,梭罗十分重视个人的“德”的培养,而这只有在自然中同自然交流融合,才能获得。他的个人主义社会观就这样同超验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5、他在《论市民的不服从》等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则是对美国社会的两大基石——法制与个人意志——中代表“个人意志”部分的个人主义的一种阐述,与富兰克林、爱默生等人的个人主义观点一起,成为美国文化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CNKI《梭罗的个人主义理想与个人的道德良心》(杨金才,浦立昕)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H. D.梭罗的个人主义深受美国传统渊源的影响,同时也颇具个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个人道德良心的呼唤。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人人有机会按自己的良心行事,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梭罗的《论公民不服从》和《瓦尔登湖》这两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他的个人主义的观点,梭罗正是从个人道德良心的角度来阐释其个人主义主张的。他的个人主义理想影响了美国民族文化的建构,并已成为整个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他的《瓦尔登湖》和《论公民不服从》这两部著作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其个人主义理想的全面阐释。
2、梭罗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得以普及的时代。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已经侵蚀了个人。梭罗主张人们应简化生活中的人为因素,根据原则去做事,并且要常常反省自己的状态和坚持正义。他呼吁人们过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同时,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从侧面反映了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中存在着弊端,有专制政府对个人压迫的趋势。梭罗明确否定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社会现状。他以拒绝纳人头税这样一种个人实际行动抗议美国政府。提倡个人主义旨在保护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只不过梭罗的公民不服从理念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个人主义的精神。在梭罗看来,人的德行修炼至关重要。他恪守一种比法律更高的道德原则。梭罗关注的重点是,个人利益高于机构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相反,机构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人人有机会按自己的良心行事,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个人主义从作为被压迫民众的产物转化为对抗压迫者的民众的武器。梭罗的公民不服从理论最能代表这一精神。
3、对政府的态度:梭罗之所以对政府表示认同,是因为他愿意接受那些比他做得更好的有识之士的领导。他认为:政府若要严格公正,就必须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与同意。当时的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统治方式就是多数派统治,就其实质而言,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政府形式仍是一种强权政治,并没有植根于正义之上。
4、他非常注重个人良心的自由与独立。尽管他为了废除奴隶制而积极活动,曾主动帮助黑奴逃跑,公开声援布朗起义,但是他始终拒绝参加任何废奴主义团体。
《爱默生与梭罗自然观异同初探》李存安
梭罗将爱默生有关自然的理论付诸于实践,让理性的自然闪烁出真实的辉煌。
爱默生与梭罗自然观的相似之处
二者的自然观都是超验主义的,有很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