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优秀工程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福州阳光环站新城QC小组
课题类型: 公关型
发布人:葛新新
日期: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二章QC小组概况 (3)
第三章选题理由 (4)
第四章调查现状 (5)
第五章设定目标 (6)
第六章原因分析 (6)
第七章要因确认 (7)
第八章制定对策 (13)
第九章对策实施 (14)
第十章效果检查 (14)
第十一章巩固措施 (17)
第十二章总结及今后打算 (17)
1.工程概况
阳光环站新城5号地块位于福州市火车南站北侧.包含5-1号楼、5-2号楼、5-3号楼、5-5号楼、5-6号楼、高压配电室及一层地下室,其中5-1号~3号、5号楼为16层住宅;5-6号楼为15层住宅. 建筑面积:约34802.37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27390.87平方米,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7411.5平方米.结构体系:5-1号、5-2号、5-3号、5-5号、5-6号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压配电室为框架结构.
表1-工程概况表
序号内容说明
1 工程名称福州阳光环站新城5号地块
2 建设单位福州海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 设计单位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监理单位福建宏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6 勘察单位广西华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7 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8 监督单位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
9 项目地址福州市火车南站北侧
图1—项目效果图图2—项目地理位置图
2.QC小组概况
表2—QC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阳光环站新城QC小组
课题名称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QC培训时间40小时/人
成立时间2015年1月1日小组人数8人
课题注册号2015QCKT-2 小组注册号2015SJQC-2/FZGS
注册时间2015.01 课题类型攻关型
小组活动
2015.1-2015.7 活动频率3次∕月时间
成员简介
姓名职务性别职责小组责任分工/成果总结整理
黄祥可项目经理男组长活动组织
丘华生分公司总工男副组长技术顾问,过程指导
李常乐技术负责人男副组长课题选择、方案审计、对策编制陈亚萍施工员男组员课题实施
邹中华施工员男组员课题实施
蒋清宇质量员男组员课题实施
高磊生产经理男组员监督控制
葛新新技术员男组员信息收集、整理
3.选题理由
在项目管理人员检查中,发现混凝土表面存在很多不同程度的裂缝、蜂窝等质量缺陷现象,其中裂缝现象较多(如图所示):
图3—剪力墙裂缝图4—剪力墙裂缝
图5—混凝土板裂缝图6—剪力墙裂缝
2.1.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质量缺陷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影响工程质量创优;
2.2.阳光城对工程质量及观感要求高.
项目部决定组建QC小组,运用QC活动对此问题进行攻关将对已出现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情况进行排查、分析形成课题结论,以对后期混凝土裂缝缺陷加以控制和预防.
4.调查现状
2015年1月16日至2015年1月23日,我项目QC小组对已经完成拆模的 5-1号楼、5-5号楼两栋楼1-4层及地下室的混凝土面进行了检查,并针对现场调查的 500个点,进行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及裂缝等分类统计,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表格:
表3-现场统计调查表
现场调查统计
序号检查项目
缺陷点数出现不合格点几率
1 蜂窝 5 5/500×100%=1.0%
2 麻面9 9/500×100%=1.8%
3 露筋 6 6/500×100%=1.2%
4 夹渣
5 5/500×100%=1.0%
5 裂缝30 30/500×100%=6.0%
6 其它缺陷 4 4/500×100%=0.8%
合计59 11.8% 结合混凝土的施工现状及项目部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分解,将混凝土裂缝出现几率降低一倍,从6.0%降至3.0%,即可确保好难过缺陷合格率达到1-(11.8%-3%)> 90%以上.
图7—混凝土质量缺陷柱状图
5.设定目标
QC小组确定的目标值:混凝土裂缝出现几率从6.0%降至3.0% .
6.原因分析
我项目QC小组成员针对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利用人、机、料、测、环、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如下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详见如下图所示:
图8—原因分析图
7.要因确认
经过小组的讨论分析得出10个末端因素,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
表3-末端因素统计表
编号末端原因类别确认方式负责人
1 技术交底不详细人员调查分析葛新新
2 施工机械性能较差机具现场确认蒋清宇
3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材料
试验确认高磊
4 混凝土中砂含杂质较多调查分析黄祥可
5 箍筋间距过大
方法现场确认邹中华
6 振捣方法不到位现场确认陈亚萍
7 保护层过大或过小现场确认李常乐
8 混凝土养护方法不到位现场确认葛新新
9 混凝土内外温差大
环境
资料确认高磊
10 不均匀沉降现场确认邹中华7.1.末端因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