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概念

第一部分

这一组概念都是以“教学××”的偏正结构的形式构成的。因而在理解这一组概念的基本涵义时,先了解上位概念是有必要的。

1.教学规律(objective law of teaching)

1989年版的《辞海》对“规律”一词作如下解释: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①

对于教学规律的界定,我国已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的定义大致有三种:(1)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具有规约作用,是制订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②(2)教学过程中各基本因素之间的本质的、普遍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些质的联系决定着教学过程的展开与行进,并推动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③(3)教学规律即教学内部所包含的矛盾联系。④

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规律是“教学现象”中的“联系”,后两种观点则认为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各基本因素之间”或“教学内部”的“联系”。按照《辞海》对“规律”一词的解释,后两种观点似乎是更加贴近一些。而实际上,教学规律不仅指教学过程、教学现象,还与教育规律、教学的外部环境、学生的身心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

2.教学原则(principle of instruction)

原则指的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不同处理,往往会受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原则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只有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原则才是正确的。⑤

教学原则,并非现代才有。我国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一些教育家曾提出了许多教学要求。⑥近代首先提出“教育原则”这一概念的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自然适应性原则为基础的37条教学原则。至于什么是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1)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⑦(2)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的主要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是客观教学规律的主观反映,是教学规则的统一整体。⑧相近的表述为: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⑨(3)我们说的教学原则,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亦即指导教学实践的客观规律。⑩

不管是将教学原则表述为“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还是“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其本义是相同的。但是,这样的表述是不够完整的。有学者如下表述了教学(教育)原则这一定义:以一定的教学(教育)价值原理(指的是被揭示的规律)为指导,在总结教学(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权威性的理性规范。(11)实际上,教学原则是将抽象的教学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化了。

3.教学模式(instructional models)

先来看“模式(pattern)”,亦译“范型”。一般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样式。作为术语时,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涵义。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外界事物贮存在记忆中的有组织的心理图像。英国的心理学家巴特列特用这一概念说明记忆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指信息加工的过程,或事物的有组织的结构。在皮亚杰的认识发展论中,指儿童对一类对象、事情或行为的心理结构,亦即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在社会学中,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12)

《辞海》中提到了“模式”作为术语在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不同涵义,却没有提到其在教育学中的涵义。而查找现已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也不易找到“教学模式”这一条。以下是对教学模式的两种理解:(1)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且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具有直观性、假设性、近似性和完整性。最早作系统研究的专著为美国乔伊斯(B.Joycl)、韦尔(M.Weil)合著的《教学模式》(1972),书中精选22种教学理论、学派计划,按其功能和方法论基础区分为信息、个性、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四类。(13)(2)教学模式是对各种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和结构所作的纲要式的描述,通常还要提出采用这些教学法时所要遵循的步骤。(14)上述两种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不尽相同,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教学模式这一术语的涵义。既然“模式”一般指的是“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样式”,它必然是相对稳定的,并且这种稳定来源于实践的证明以及自身的不断修正。“教学模式”是否可以理解为,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有一定逻辑线索、相对稳定且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性联系。

4.教学方法(method of instruction)

“方法”一词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早在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大辞书》中是这样来阐述“方法”在教学中的意义的:“一方面组织教材,使适应学生心理与需求;一方面引起学生之兴趣与努力,使能领悟教材之直义,且知应用之于实际生活,此之谓方法。方法有广狭二义,所谓狭义方法,乃以一种最经济之手段,使儿童学习一种指定之事物者也。至广义之方法,则不仅注重学习一种指定之事物;且须连带养成学事接物之态度与能力。”(15)

对于“教学方法”的定义,我国不同版本的《教育大辞典》是比较一致的。一般认为,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16)这一定义包含这么几层意思:首先,使用教学方法目的是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也就是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定。其次,教学方法的施动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教师使用或设计某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求学生的配合才能算真正使用了某种教学方法。再次,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的方法。

在有的《教育大辞典》中,将教学方法作如下两种解释:①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可运用于一切学科和年级。②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选用的依据是: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个人条件。古代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听、读书、谈话、背诵。近代随着实验科学的发展,出现演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