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入圣”源流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凡入圣”源流考
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的工具书指出, 成语“超凡入圣”出自唐吕岩《七言》诗,但通过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成语“超凡入圣”的来源早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全梁文·卷四》中“革凡成圣”的形式,且在历史上以众多形式存在。“超凡入圣”最初用来形容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宋代以后它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佛教扩大到道德、学问领域。
标签:超凡入圣来源流变
成语“超凡入圣”,在现代规范汉语中常用于否定句,这一成语,人们说在口中,写于笔下,习焉不察,一般人很难意识到其本源在佛门。虽然一些工具书指出了该成语的来源,但对其出处及意义的解释却存在分歧。
对于“超凡入圣”的意义和出处,几部有代表性的辞书解释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汉语大词典》和《中华成语大词典》(向光忠、李行健、刘松筠主编)指出,“超凡入圣”最早见于唐吕岩《七言》诗:“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谓脱离凡尘,修道成仙。后多指达到登峰造极、超越凡庸的境界。
《词源》和刘洁修主编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成语源流大词典》指出“超凡入圣”最早见于《景德传灯录·一八·福州鼓山兴圣神晏国师》:“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越平常,进入圣域。后多指修养达到登峰造极之境。
《辞海》《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成语语源典故词典》(陈国弘编)、《古今成语词典》(郑宜沐编)指出,“超凡入圣”最早见于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且看圣人是如何?常人是如何?自己因甚便不似圣人?因甚便这是常人?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谓修养已登峰造极,超越凡庸达到圣贤的境界。也形容诗文的高妙。也作“入圣超凡”。
一、“超凡入圣”的来源
关于成语“超凡入圣”的来源有五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源自唐吕岩《七言》诗:“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持这种观点的有《汉语大词典》和《中华成语大词典》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八:“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十八,51/351a) 持这种观点的有《词源》《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和《成语源流大词典》等;第三种观点认为源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所以道超凡越圣,出生离死。”(十八,51/344c)持这种观点的以《成语词典》为代表;第四种观点认为源自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持这种观点的有《辞海》《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和《古今成语词典》等;第五种观点认为源自于宋《五灯会元》:“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一七,80/363a)持这种观点的以《汉地佛书》为代表。
以上说法分别涉及到了中土文献和佛经文献,“超凡入圣”最早出自何处,是源自于中土文献还是佛经文献,这是需要考证的。
以上观点中,关于“超凡入圣”来源最早的是唐吕岩《七言》诗。吕岩,字洞宾,约唐僖宗(公元874年)前后在世。但在佛经文献中发现了比它更早的文字记载,如:《慈悲水忏法》:“令彼听者即得解悟,超凡入圣开发慧眼,忏悔发愿已。”(卷中,45/975a)《慈悲三昧水忏法》是唐代知玄(一作智玄)所作。此忏约述于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又如:刘宋西域三藏疆良耶舍译《观无量寿佛经义疏》:“观无量寿经者,净业之正因,除障之胜行,超凡入圣之妙术,长生不死之神方也。”(卷下,37/305b)。其中,“刘宋”是南北朝时,刘裕开国(公元420~479年)之朝代名。
佛教有“六凡四圣”的说法——“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是六种凡夫,简称“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是四种圣者,简称“四圣”。“超凡入圣”,就是从凡夫变成圣者的意思。我们知道,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汉地佛教的第一次高潮。佛教把人分为“圣者”与“凡夫”两类,已经“断惑证果”的人是圣者,“凡夫”亦指“俗子”,也叫做“俗士”,是魏晋时代的一个称谓,用来称呼名门士族之外的寻常人(世俗之人)。
结合以上中土文献与佛经文献,可以断定成语“超凡入圣”应源自于佛经文献,或者和佛教有关,虽然我们并不能肯定它最早出现于佛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但却排除了以上五种关于“超凡入圣”来源的说法。
二、“超凡入圣”的意义演变
成语“超凡入圣”与佛教大乘般若学“出世”思想有关。大乘般若学宣称:在人世间生活的人,不过是浑浑噩噩的“肉眼凡胎”,只有“看破红尘”,努力修行,才能“超尘拔俗”“超凡入圣”。大乘般若学这套说教中的“肉眼凡胎”“超尘拔俗”“超凡入圣”等词,后来都演变为成语。
佛教称断惑证真的人为圣;入圣,指入于圣人的境界。具体地说,超出六道轮回者,即入“圣流”。轮回于六道的众生,称为“六凡”;超出生死者,称为“四圣”。《俱舍论》卷十八:“入圣得果,离染漏尽。”《景德传灯录·神宴国师》:“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后来以“超凡入圣”比喻学识造诣精深,由凡庸而达于圣域。如宋·黄庭坚《题杨凝式诗碑》:“余尝评近世三家书,杨少师如散僧入圣。”又如宋无《忆旧冯素之诗》:“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以“超凡入圣”勉励后人的如《诸子语类》卷八:“而今紧要:且看圣人如何,常人如何,自家因甚便不如圣人?因甚便又是常人?就此理会得,便可超凡入圣。”
三、“超凡入圣”的形式流变
关于“超凡入圣”的最早形式,以朱瑞文编的《佛教成语》为代表,认为是梁
武帝萧衍的《全梁文·卷四》中出现的“革凡成圣”的新形势,同时这也是中土文献中关于“超凡入圣”来源最早的文献。
南北朝的封建统治者大多极力提倡佛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公元464~549年)。梁武帝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宣布“舍道事佛”:“唯佛一道,是于正道……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即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全梁文》卷四)意思是:只有佛教是“正道”;老子、周公、孔子等人,虽然也是如来佛的弟子,但是他们用来教化人们的是“邪道”,不能使人们“革凡成圣”。作为一条成语,“革凡成圣”后来被改称“超凡入圣”,指超越了凡夫而达到了圣者的境界,多用来形容品德极高或学识、技艺的造诣极深。
由上文可知,在刘宋(公元420~479)西域三藏疆良耶舍译的《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中,就已出现“超凡入圣”的形式,而且要早于梁武帝萧衍的《全梁文·卷四》用作的“革凡成圣”。因此,《佛教成语》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但是,成语“超凡入圣”后来确实又发展演变成了多种形式。
“超凡入圣”又作“超凡越圣”。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所以道超凡越圣,出生离死。”又作“入圣超凡”。《五灯会元·四七·庐山开先行瑛广鉴禅师》(一七,80/363a;并见《联灯会要》一六):“谈玄说妙,譬如画饼充饥;入圣超凡,大似飞蛾赴火。”又作“超凡入秒”。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全宋词》):“超凡入妙,游戏神通随意到。”又作“超逸入神”。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下·书画名家·王撰》:“至用笔用墨,超逸入神,深得乃翁衣钵。”又作“入神超妙”。清郑燮《郑板桥全集·集外诗文·临兰亭序》:“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
另外,由“超凡入圣”还衍生出来许多用字、意义与之相近的词语。如:超凡成圣、超凡异圣、越圣超凡、超凡证圣、超凡得圣、登圣超凡、超凡出圣、从凡入圣、改凡入圣、超凡出俗、超凡入道等。
四、结语
张永言先生说:“成语是从人民口语和著名作品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要想适当地运用成语,就必须很好地研究掌握成语的意义、用法以及它们的变化和发展。”
综上可知,佛源成语“超凡入圣”的出现,要早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全梁文·卷四》的“革凡成圣”,后来形式逐渐发生流变,产生了众多的形式,而最早以“超凡入圣”固定形式出现的是佛经文献非中土文献。“超凡入圣”最初用来形容脱离凡尘,修道成仙;比喻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宋代以后它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佛教扩大到道德、学问领域,包括学识、学术、技艺、技能、专长、修养等,比喻达到登峰造极、超越凡庸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用来形容诗文的高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