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北麓生态产业政策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各种表 现,究 其 原 因 主 要 一 是 当 地 居 民 文 化 水 平 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二是由于在政策层面上缺乏统 一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管理办法及措施。 2 秦岭北麓生态产业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政府于 2003 年 6 月开展了一次秦岭北麓生态环 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对属于“十五小”、“新五小”等国 家明令淘汰的小采矿、小选矿、小冶炼及小造纸等企业,坚决 依法予以取缔和关闭; 对在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 区内和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违法建设的企业事 业单位、工程项目与排污设施,一律责令搬迁或者关闭; 对违 法开展的旅游开发活动,一律责令停业并依法取缔; 禁止任 何单位和个人在秦岭北麓区域内从事房地产开发,修建商品 住宅和私人别墅; 对于 25°以上的陡坡耕地,应在秋季作物收 获后按计划实施退耕还林。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39( 34) : 21235 - 21237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李岩
秦岭北麓生态产业政策初探
武宇红1,2 ( 1.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2. 西安财经学院法学系,陕西西安 710068)
旅游开发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有建设项目 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使用( 简称“三同时" 制度)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
区、缓冲区和城镇重要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旅游活动; 禁止任 何单位和个人在秦岭北麓区域内从事房地产开发、修建商品 住宅和私人别墅。
海拔 1 500 m 以下的秦岭低山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功能区为适度开发区。秦岭生态功能区的适度开发区内,应 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类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负面影响。适度开发区内的建设控制地带不得建设有污 染的工业项目,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秦岭 25°以上的坡耕 地应当逐步退耕还林( 草) ,鼓励在 25°以下的坡耕地进行退 耕还林( 草) ,没有退耕的,应当修建梯田或者采取其他水土 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3. 2 大力发展秦岭北麓生态产业 以环山公路为界,南侧 基本上属于秦岭北麓山坡地带及缓冲地带,北麓山岭除少数 地方因采土等原因形成的滑坡裸露部分外,基本上为再乔生 植物、灌木植被保持良好,植被大多为经济林,成为秦岭山脉 与平原地区的缓冲区,应允许少量的开发项目和“三园”工程 已进入此区域,该区域根据现状条件,在保护自然生态基础 上,以发展园林绿地为宜[11]。
环山公路以北地区,主要为水系、川塬地、农田和村镇, 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环境,灌溉设施相对完善,农业、种植业比 较发达。该区域内开发项目应相对集中,发展小城镇建设, 保护基本农田[12]。
生态产业政策在制定时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重点发 展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结合秦岭北麓的资源分布特征,划 分为风景名胜旅游区、自然保护旅游区、宗教旅游和文化旅 游区。
随着秦岭北麓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升温,生态环境 的人为破坏和污染在不断加重,陕西省政府和省人大等曾就秦 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进行执法检查,对秦岭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也不断加大[6 -9]。但是,秦岭北麓生态破 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期以来重利用、轻保护,秦岭北麓的天然植被遭 到严重破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明显减弱。由于当地交通不 便、信息闭塞,而且生存条件艰苦,使得农民不得不“靠山吃 山”,因此滥砍滥伐、乱挖乱猎现象泛滥并且屡禁不止,造成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据统计,仅烧柴每年就消耗 7. 5 万 m3 的活立木蓄积。林农发展培植业每年可消耗森林蓄积 6 000 m3 以上,加之人畜污染,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
2007 年 1 月 17 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陕 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 陕政办发( 2007) 5 号) 。 通知要求: 要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 秦岭生态环境实施全面保护。其中,对秦岭生态功能良好的 区域,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造成新的破坏; 对生态功能 遭受一般性破坏的区域,要采取封禁为主的保护措施,使之 逐步恢复; 对生态功能遭受严重破坏的区域,要采取人工重 建、技术处理等修复措施,使之基本上与周边环境相匹配。
排入河中,但是这些企业往往又是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所以 当地管理部门一般对这些企业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三,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十 分突出。近些年,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秦岭北麓 与大中城市间交通状况的改善,旅游休闲业也随之迅速发展 起来,特别是 近 邻 大 中 城 市 地 带 的 农 家 乐 型 饮 食、休 闲、垂 钓、烧烤等项目遍地开花。虽然旅游、休闲服务业是对生态 环境影响较小的产业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 较多,存在着乱开发、乱建设、乱排放“三废”等行为,给当地 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危害。如山区用水不可能像城市建有水 循环系统,它们往往使用的是山泉和溪流,而后又直接将污 水排人山溪中,这从源头上就形成了水污染; 大量游人在山 区游览、生活,由此产生的垃圾如何清理也都存在诸多问题。
风景名胜旅游主要结合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主要的 景点,建设登山、避暑、野营等旅游项目。自然保护区旅游结 合三个自然保护区,有组织的进行科学考察和展览活动,增 强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宗教旅游和文化旅游结合宗教文化 遗址和地方支化特色,建立考古观光和民俗文化游,走生态 与文化共融互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 3 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秦岭北麓地区交通基础设 施得到了明显改观。但在这些相对边远的山区,农村的贫困 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农民人均年收入普遍低于全市平均 水平,不少地区还未脱贫。外出打工成为当地家庭增加收入 的主要方式。不少农户家中仅有老人和儿童留守,有的甚至 住房空置,全家外出,有限的耕地出现局部撂荒的情况时有 发生。同时,由于各区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多选择在平原地 区,使秦岭北麓地区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山区与平原、农村 与城市间的差距还在持续拉大[10 -12]。
秦岭北麓东西长 300 km,南北控制宽 6 km,总面积约 1 800 km2 。秦岭北麓范围内建设现状主要是乡镇建设和开 发建设项目[1 -5]。初步统计,现秦岭北麓西安段已建立自然 保护区 3 个、森林公园 10 个,取缔土选金点 150 多个,周至、 户县和长安 3 个区县在环山路沿线两侧,共有建设项目 153 个。其中长安区开发建设项目 127 个,涉及用地 3 456. 05 hm2 ,户县开发建设项目 14 个,涉及用地 686. 07 hm2 ,周至县 开发建设项目 1 个,涉及用地 80 hm2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年
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适度开发区 内的建设控制地带不得建设有污染的工业项目,严格限制房 地产开发。秦岭 25°以上的坡耕地应当逐步退耕还林( 草) , 鼓励在 25°以下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草) ,没有退耕的, 应当修建梯田或者采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虽然有相关的政策,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①从以往 的政策看,2007 年以前基本处于没有相关政策的状况,秦岭 北麓生态产业保护和开发政策的长期性不够。②政策侧重 于环境保护,轻视秦岭北麓生态产业开发,缺乏对秦岭北麓 生态产业开发的总体规划。③没有将秦岭北麓生态产业保 护和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3 对策: 制定相对应的生态产业保护性政策
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和关闭“十五小”、“新五小”等国家 明令淘汰的小采矿、小选矿、小冶炼及小造纸等企业; 划定的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和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 区内,对秦岭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防 止造成新的破坏; 对生态功能遭受一般性破坏的区域,要采 取封禁为主的保护措施,使之逐步恢复; 对生态功能遭受严 重破坏的区域,要采取人工重建、技术处理等修复措施,使之 基本上与周边环境相匹配; 对于 25°以上的陡坡耕地,应在秋 季作物收获后按计划实施退耕还林。
陕西省赵正永常务副省长 2007 年 5 月带队在西安调研 后提出支持西安率先发展的十一条措施,第一条是支持西安 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改革示范区。如果西安实施国家级生态 环境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便凸现秦岭北麓生态产业保护和 开发的重要性和投资价值,该地区将成为陕西省招商引资的 重要战场。陕西省发改委、省环保局近期将启动秦岭北麓产 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通过充分挖掘国家“西部大开发十 一五”规划关于“关中经济带”的内涵和外延,发挥秦岭北麓 生态产业保护和开发的作用,并借鉴先进的产业保护与开发 理念,围绕秦岭北麓生态产业发展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 秦岭北麓生态产业保护开发,努力打造出秦岭山水品牌。 3. 1 生态产业政策应以环境保护为基础 要坚持保护优 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秦岭生态环境实施全面保 护。加强秦岭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使该地区的生态环 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恢复和重建,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 利用,实现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维护 陕西乃至 国 家 生 态 安 全,保 障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展。
1 秦岭北麓及其生态状况 秦岭是我国 中 部 最 重 要 的 生 态 安 全 屏 障,具 有 涵 养 水
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是我 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 然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属长江水系, 分布着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东洋界动物; 秦岭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属黄河流域,广 泛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古北界动物。秦岭水资源量 222 亿 m3 ,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 50% ,是陕西省的主要水 源涵养区。其中,秦岭北坡水资源量约 40 亿 m3 ,约占关中地 表水资源总量的 51% ,是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保护好秦 岭生态环境,对于关中地区生产生活用水至关重要。
第二,工业污染使得生态环境雪上加霜。这一带的工业虽 然不甚发达,但对环境的破坏却不可小瞧。在长达三百多公里 大山麓环山带附近有不少化工、印染、建材、造纸等污染企业。 因为生产需要用水,所以这些企业一般都建在河畔,废物直接
Baidu Nhomakorabea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 2008 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 08C002) 。 武宇红( 1970 - ) ,女,山西沁县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理论 法学的教学与科研。 2011-09-01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79 号) 自 2008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设立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条例规定海拔 1 500 m 以下的秦 岭低山丘陵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区为适度开发区。秦 岭生态功能区的适度开发区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类
21236
对 25°以上的坡地实行退耕,30% 的缓坡地要实现梯田 化,30% 的无林草宜林地要实施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 加快矿区复垦,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体系[10]。
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在秦岭北麓地区,大 力发展果品产业,建设绿色果品生产加工基地; 依托中心城 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 基地,发展高产、优质生态农业,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打 造绿色食品品牌。
摘要 秦岭不仅是陕西省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一,而且其北麓还是西安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涵养地。但是该地方生态环境保 护存在着乱砍、乱伐、乱挖、乱建等诸多问题,如何可持续地利用秦岭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 定相关政策的时候既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又要注重生态产业的开发,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秦岭北麓; 生态产业; 政策 中图分类号 X 17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1) 34 - 21235 -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