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知识提纲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第四单元知识提纲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特点?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是什么关系?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③在现阶段,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共绘小康蓝图: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青少年学生该怎样做?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②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③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和谐社会”有着深厚悠久的思想渊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
的重大战略任务。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即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艰苦奋斗)。
③和谐社会犹如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各级党委和政府是这首交响乐的指挥者,负有重大责任(即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
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我们既是和谐社会这首交响乐的享受者,更是演奏者。
⑤总之,只要既着眼长远,有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为美好的现实。
6、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为什么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①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地艰苦奋斗。
②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一种崇高美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人们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巨大动力。
③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年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2)艰苦奋斗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
(3)正确理解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道德情操,更是一种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新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
(4)我们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①思想上,乐观向上、开拓创新、培养艰苦奋斗的崇高美德。
②生活上,勤劳俭朴、自强不息、迎难而上,不奢侈、不浪费、不挥霍。
③学习上,顽强拼搏、勤奋努力、认真完成作业。
④工作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1、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①理想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在现实中努力。②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2、理想的含义: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
3、我们为什么需要理想(理想的重要性或作用)?
①人生需要理想。理想是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
②理想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③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特别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4、影响理想实现的因素: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5、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①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②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推动理想的实现;③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④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⑤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等等;
6、关于学习压力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①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在学习中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
②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③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④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
⑤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2)如何缓解学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