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练习卷(世界现代史综合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练习卷(世界现代史综合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一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苏维埃俄国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是一种恐怖政策
B.特殊条件下历史产物
C.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D.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苏俄实施的以下政策中,体现出社会主义革命本质特征的是A.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B.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C.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D.无条件地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4.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是:
A.联共(布)“十四大”
B.联共(布)“十五大”
C.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5.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6.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美矛盾的根源是
A.法国与美国联合反对英国
B.在处置战败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
C.英国在欧洲大陆推行“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
D.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及世界的霸权地位
7.下列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B.均由少数大国操纵C.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D.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8.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希特勒出任德国国家元首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军备战D.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9.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革命战争
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西班牙人民反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
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斯国家的公开较量10.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时,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的原因有很多,下列不属于的是:
A.英法自身的利益未受到威胁
B.为了把德、意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俄
C.为了扼杀西班牙人民阵线
D.为了打击本国民主力量
11.“二战”前,首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A.西班牙 B.奥地利 C.波兰D.匈牙利
12.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在:A.不列颠之战 B.太平洋战争 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
13.二战中的下列战场,反法西斯力量转入反攻的先后顺序是①太平洋战场②苏德战场③北非战场④中国战场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14.“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不致卷土重来。
”这句话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宣言》
B.德黑兰会议决定
C.雅尔塔会议决议
D.波茨坦会议决议
15.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的参战
D.苏联的参战
16.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的“国策基准” B.美英荷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C.配合德国进攻苏联D.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17.苏、美、英三国首脑都参加的会议不包括: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8.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A.美苏两分天下 B.美苏战时同盟 C.美苏和平共处
D.美苏争夺霸权
19.资本主义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诱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
C.美国侵越战争
D.海
湾战争爆发
20.二战后,最早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
C.南斯拉夫
D.中国
21.20世纪50年代东欧国家改革的实质是
A.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B.摆脱苏联模式的实践
C.社会局势发生激烈动荡
D.建立社会主义的制度
22.下列关于美苏争霸的表述全面的是①二战结束时就出现了美苏争霸②古巴导弹危机证明当时战略优势在美方③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旨在拖垮苏联经济④90年代后美苏争霸还在继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②③④
23.决定美苏争霸攻守态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际形势的变化
B.军事经济实力
C.美、苏、中的平衡关系
D.核武器的数量
24.印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A.人口膨胀 B.环境恶化 C.民族、宗教矛盾复杂 D.科技落后
25.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的国家有
①日本②新加坡③韩国④泰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20世纪末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说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过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过分依赖外资和外贸C.人口膨胀 D.资源贫乏27.二战后西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
A.发展不平衡 B.外贸业发达C.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D.打破了西方石油资本垄断
28.新加坡经济腾飞给亚洲发展中国家最根本的启示是
A.选择先进的社会制度 B.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C.稳定社会秩序D.大力发展出口业
29.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东南亚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30.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①开始在英国首先形成②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③推动了经济
全球化进程④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从根本说是由于: A.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经济封锁所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时所致 D.苏俄当时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所致
32.一战结束至二战前,英国在欧洲采取的外交政策,不包括:A.反苏B.反法西斯C.势力均衡 D.绥靖政策
33.国联与联合国的共同之处:
A.都宣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最初为美国所操纵C.成员国包括所有大国 D.均是帝为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34.20世纪,大国之间靠牺牲他国利益而达成的协议是
①《布列斯特和约》②《九国公约》③《慕尼黑协定》④《雅尔塔协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35.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叙说正确的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的②德国法西斯作战策略是“先西后东”的方针③北非战场最先出现转折④《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6.雅尔塔体系演变的主要过程是
A.由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强争霸再到苏联解体 B.由美苏两强对立到两大阵营对立再到两大阵营的解体
C.由美苏两强合作到两大阵营对立再到两强争霸到最后苏联解体D.由美苏两强争霸到两强合作再到苏联解体
37.下列有关东欧国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盲目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国家进行改革
B.各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的建设道路,成功地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C.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由于多种原因,先后陷入困境
D.有些国家因改革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
38.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A.大危机、大动荡时期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面临法西斯全面侵略的威胁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趋于崩溃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39.20世纪60中—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A. 美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B. 双方互有攻守
C. 苏联依靠军事优势迫使美国退让
D. 双方不
堪军备竞争重负放慢争霸步伐
40.下列事件,与国际裁军及和平进程不一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①《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②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③印度、巴基斯坦先后进行核试验④朝鲜和韩国领导人举行首脑会晤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材料二: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
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
5分
(2)材料2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3分
(3)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分)(至少写出两点)
43.国别史是世界史的重要专题之一,尤其是美国的历史。
了解美国、关注美国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据此,请回答:
(1)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国无疑是美国,请结合史实说明。
2分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这次危机有何特点?美国是怎样渡过这场危机?5分
(3)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有起有落,其中在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特点,概括导致稳定发展的原因。
3分
高二历史练习答卷
(世界现代史综合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B D C B B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C B D A A B C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D B B C B B B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A D D C B D C B 41.(1)原因: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1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的民族感情;1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1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1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1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1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3)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坚定不移地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2.(1)《四国条约》签订,拆散了英日同盟,遏制了是日本的扩张势力;《五国海军条约》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九国公约》,扩张了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任选其二即可,每点2分)(2)特点: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3;美国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或罗斯福新政)渡过这场危机。
2(3)开拓世界市场;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