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基站典型FE&多载波联合配置实例(LM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R基站
典型FE&多载波联合配置实例(LMT)
目录
第1章基站规划分析 (3)
1.1 总览 (3)
1.1.1 几个基本概念介绍(多载波联合,OSTR) (3)
1.1.2 多载波联合组的设置和射频扩展的应用 (3)
第2章基本数据配置 (8)
2.1 基站属性配置 (8)
2.2 地面资源配置 (12)
第一步,拓扑结构 (12)
第二步,干结点配置 (14)
2.3 传输资源配置 (15)
2.3.1 使用FE时传输资源配置 (15)
第3章无线资源配置 (22)
3.1 无线资源配置 (22)
3.1.1 第一步,配置射频单元中心频点 (22)
3.1.2 第二步,配置GSM扇区 (22)
3.1.3 第三步,配置GSM RU (23)
3.1.4 第四步,配置GSM载波 (26)
第1章基站规划分析
1.1 总览
1.1.1 几个基本概念介绍(多载波联合,OSTR)
按照传统的基站组网方式,通常一个逻辑小区(Cell)只打一个天线方向,
比如一个全向小区(Omni Cell)使用一副全向天线,一个定向小区
(Sectorized Cell)使用一副定向天线。
如果一个基站有三个定向小区,
则一共需要三副定向天线,分别打三个不同的扇区方向(Sector或
Direction),这就是通常所说的STSR组网。
而OTSR的含义,是一个逻辑小区(Cell)承载多个天线方向,采用全向
发射、定向接收,以全向站的配置形式得到定向站的覆盖效果。
本实例中把“定向站的某个小区采用多个方向天线发射/接收”也叫做
OTSR,也许把这种方式称为“多扇区逻辑合并”(MSLC:Multi Sectors
logical Combine)或“多载波联合”(MCUM:Multi Carrier Unite Combine)
更为合适。
在本实例中,此站点共有2个1800M小区,小区编号为4和5,每个小
区分别采用了2个方向的天线发射/接收,也就是说此站点共有4个方向
的天线。
1.1.2 多载波联合组的设置和射频扩展的应用
先看小区4,对照照片来看更直观一些
小区4对应2个方向的天线,15个载频,共6个RRU
所以我们的多载波联合分组如下:
组1:2个RRU,5个载频
组2:2个RRU,5个载频
组3:2个RRU,5个载频
这样联合起来就正好是15个载频
因为是两个方向天线,所以需要3个RRU为一套,对应一个天线,具体
射频连接如下:
再看小区5
小区5同样对应2个方向的天线,8个载频,共2个RRU
不同的是小区5不进行多载波联合配置,而是直接进行射频扩展,把2个RRU看作是一套,每个RRU4个载频。
具体的射频连线如下:、
但是一套RRU如何对应两个方向的天线?
我们在这里通过功分器将一套RRU出来的信号再分到2个方向上去
第2章基本数据配置
基本数据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站属性配置、地面资源配置、传输
资源配置。
2.1 基站属性配置
2.1.1.1 第一步,设置基本属性
右击‘基站’,选择设置基本属性,如图:
[NODEB ID]和GSM站点号保持一致。
[基站类型]选择B8200
选择其他相关参数,如图:
[SNTP Server 地址]时间服务器IP地址,目前大部分使用OMCB服务器地址,具体数据按照规划填写
[传输类型]选择全IP
[无线制式]目前选择GSM
[GSM站点号]按照规划填写,本实例站点号493(重要,和IBSC对接的重要参数之一)
注意:这个站点号对应后面SCTP配置中的本地端口号,如果此处修改了
站点号,必须将SCTP配置中的数据删除重新配置。
[传输介质]因为是FE传输方式,这里选择FE
其他数据按照默认配置
2.1.1.2 第二步,设置时钟参考源
右击‘基站’,进入‘设置时钟参考源’,如下图:
[第一时钟参考源]设置原则:本实例是FE方式,目前还无法使用1588
时钟,只能从BBU(3G)获取时钟,所以选择2Mbps。
2.1.1.3 第三步,增加机架、单板
双击‘主机架1’这里配置基站的BBU机架、单板,主机架是BBU,拉
远机架是R8860,配置界面如下:
右击机框空白处,进入单板管理:
按照现场BBU的实际情况添加单板。
[拉远机架]增加拉远机架,然后增加相应单板,本实例是1800M基站,
所以拉远机架类型选择R8860_GU186
2.2 地面资源配置
第一步,拓扑结构
需要根据工程安装记录和实际站点信息配置拓扑结构。
如图进入拓扑结构配置:
[上级单板所属机架]:如果是星形连接,上级单板所属机架填‘机架1’,如果是链形连接,上级单板所属机架有可能是‘机架1’(BBU)也可能是其他机架(RRU)。
[上级单板名称]:FS或者DTR,如果上级单板连接主机架,选择FS,如果上级单板连接RRU,选择DTR。
[上级单板端口号]:默认从0开始,正视FS单板从右至左,端口号分别是0、1、2、3、4、5。
[下级单板所属机架]:默认从机架2开始,根据现场RRU的连接情况确定。
[下级单板端口号]:默认0
[连接方式]连接类型可以选择‘星形’或‘链形’。
该值仅当连接上级单板是主机架时有效。
如下图所示本实例中2个RRU级联时的情况:
第一个RRU和BBU相连,选择链形拓扑
第二个RRU和第一个RRU相连,拓扑类型无效
完成后的基站拓扑如下图:
第二步,干结点配置
干结点告警配置根据现场的告警连接情况决定,本实例配置了室外防雷
箱的告警监控,如图所示干结点配置:
[机架号]:根据告警连接情况,如果该告警连接在BBU上,则选择1,
如果连接在RRU上,选择相应的RRU机架号。
[单板名称]:如果是BBU上的干结点告警,选择SA-13,本实例是RRU的
干结点告警选择DTR-D。
[干结点编号]:从小到大排序选择。
[告警开关状态]:选择‘常开告警’
[告警内容]:选择‘室外防雷箱告警’,目前工程安装定义RRU的干结
点都安装到级联主站上,本实例1800M的RRU有级联存在,则干结点连
接在上级RRU上,这个RRU和BBU直连。
2.3 传输资源配置
这里配置的是Abis接口的传输资源,SDR基站的Abis接口为全IP传输,
其物理媒介支持下面几种类型:
1.以太网
2.E1传输
3.T1传输
4.STM-1(WCDMA使用)
5.信道化STM-1(WCDMA使用)
ZXSDR为内部ALL-IP构架的基站,在Abis接口上只支持IP接入的方
式,但还需要适配不同的传输方式,如E1/T1等。
故需要提供IP数据在
以太网/E1/T1链路上进行传输的模式。
传输资源分为物理承载、IP传输、
2G&3G共传输。
本案例使用FE传输配置。
2.3.1 使用FE时传输资源配置
2.3.1.1 第一步,配置FE参数
FE指在数据链路层采用以太网来承载IP数据,仅当物理传输为以太网时
需要进行该项配置,其他情况不需要配置。
FE参数设置的是CC单板上连接上级站点的以太网口的相关信息。
点击传输资源-IP传输-FE参数,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进入
FE参数的配置界面:
[单板名称]:选择Abis的IP接口所在的单板,目前GSM只能是CC板。
[FE端口号]:从下拉框选择,目前只能选0,表示是Ethernet接入。
[工作模式]:设置Abis接口的工作模式,即双工和速率,有六种选择,
本实例采用100M全双工。
[连接对象]:表示该Abis接口直接连接的是何设备,有两种选择:
1.IPbone—连接BSC
2.BTS—连接基站
[配置的带宽]:该数值设定了基站可使用的Abis接口的传输带宽的上
限,根据基站规划数据填写,本实例使用15M。
2.3.1.2 第二步,配置全局端口参数
点击传输资源-IP传输-全局端口参数,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
进入全局端口参数的配置界面:
[全局端口号]:全局端口号是自动生成的,从1开始编号;
[单板名称]:指定要设置的IP Abis接口所在单板的名称,默认为CC单
板。
[工作模式]选择”IP over Ethernet”。
[链路层端口号]:0
[是否使用VLAN]:是。
[Vlan ID]:按照基站规划VLAN填写。
2.3.1.3 第三步,配置IP参数
点击传输资源-IP传输-IP参数,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进入
IP参数的配置界面:
[IP地址]FE传输时需要填写基站IP地址。
[子网掩码] FE传输时需要填写基站IP地址子网掩码,根据基站IP地址规划填写。
[网关地址] FE传输时需要填写配置的网关地址,具体根据基站规划表填写。
[配置的带宽]:这个参数配置的是当前IP的可用带宽(一个SDR基站可以配置多个IP地址),FE参数中配置的带宽是SDR基站的总带宽。
[承载业务类型]:用来设置该IP对应的COS优先级。
用于根据业务的不同优先级,优先选择对应的IP。
基站上可配置多个IP地址,这个选项就确定了当前IP地址上可承载的业务类型。
[承载业务类型]承载业务从COS0到COS7,默认配置全选。
第四步,
2.3.1.4 第四步,配置SCTP参数
点击传输资源-IP传输-SCTP参数,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进
入SCTP参数的配置界面:
[偶联号]:偶联的唯一标识,基站内全局唯一。
默认为0。
[无线制式]:GSM网络选择GSM。
[本端IP地址]:从“IP参数”中配置的IP地址列表中选择,表示基站
使用哪个IP地址建立与IBSC的SCTP连接。
选择基站接入IBSC使用的
实际IP地址。
[本端端口号]:在配置好本站站点号以后这里自动生成本端端口号493,
如果这里是空,应先在“设置本站基本属性”中设置本站站点号。
[远端端口号]:IBSC上与基站建立SCTP连接时使用的端口号,该端口
号在IBSC上采用下面的算法计算得出:
远端端口号的数值=0x3900+本基站归属的CMP模块号。
本实例模块号为4,所以远端端口号是14596
[远端IP地址]:指IBSC上的IP Abis地址,为虚拟地址。
iBSC上配置
的基站接入IP,需要与iBSC配置的IPAbis虚拟地址一致,根据基站规
划数据填写。
其他默认配置。
2.3.1.5 第五步,配置OMC-B参数
点击传输资源-IP传输-OMCB参数,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
进入OMCB参数的配置界面:
[基站内部IP地址]默认配置
[操作维护网管的地址]操作维护网关的IP填写远端IP地址。
[QOS]默认为EF业务。
第3章无线资源配置
3.1 无线资源配置
3.1.1 第一步,配置射频单元中心频点
点击无线资源-配置射频单元中心频点,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
进入射频单元中心频点的配置界面:
[单板名称]:就是指的RRU单板。
[射频工作模式]:根据基站的无线制式选择,有GSM、WCDMA和
WCDMA/GSM三种。
本实例选择1800M频段
[发射中心频点]:基站下行中心频率。
3.1.2 第二步,配置GSM扇区
点击无线资源-GSM扇区,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进入GSM
扇区的配置界面:
[扇区编号]:扇区编号,编号为1~24,此项设置必须和OMC-R上CELL
配置中的BTS ID一致,根据实际基站规划数据填写。
[物理小区ID]:保持跟扇区编号相同,物理小区编号取值范围为1~198,
GSM中此参数无效。
[GPS同步帧头偏移量]:默认为1,全网同步标识。
3.1.3 第三步,配置GSM RU
此项配置的意义在于配置RRU具体载频数量、发射功率、分组情况及多
小区情况,这一部分是本实例的重点。
[RU类型]:选择RU60。
[单板名称]选择需要配置的RRU编号。
[载波个数]最多支持6载波,此处填写RRU配置的实际载频数。
前面已经分析了,本实例的4小区共有3个多载波联合组,每组2个RRU,所以4小区的每个RRU实际载频数为5(4小区共有15个载频)。
而5小区由于没有使用多载波联合,只是2个RRU进行了射频扩展,均分4小区的8个载频,所以5小区的每个RRU上配置4个载频,如下图所示:
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射频扩展口]依然选择“停用”,因为这一项为RU02/RU02E专用
[载波功率配置]单个载波功率,载波个数×载波功率≤60W。
[接收通道衰减]默认不用设置。
[载波的静态功率等级]
1.根据规划的载波功率值和载波数量,找合适的功率等级和静态功率衰减值,设置RRU的功率
[关联单板]:无效
[多载波联合组号]:在使用多载波联合功能的情况下,将需要多载波联合的RRU设置为同一组号,组号从1开始从小到大递增。
在同一组号内的载频相同,本实例共使用3个多载波联合组。
[扇区(1)编号]:RRU支持多小区工作,也就是同一个RRU可以同时分属于不同的逻辑小区,此处选择RRU具体支持哪个小区,本实例中未使用多小区(也叫多网号),所以只设置“扇区(1)编号”,其他默认都保持为无效。
[扇区(1)载波个数]:是指在上面扇区1中具体贡献几个载波,因为存在多小区的情况,所以RRU总体有个载波个数,然后这些载波还需要具体分配在不同的小区中。
如果RRU只有一个小区,则将RRU支持的载波全部配置在上面设定的扇区中。
本实例第三步完成后的配置如下图:
3.1.4 第四步,配置GSM载波
点击无线资源-GSM载波,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选择增加,进入GSM
载波的配置界面:
这一步具体配置小区中的载频,较为繁琐,需要仔细核对
[扇区编号]:和GSM扇区配置中相对应。
[逻辑载频编号]:范围在1~54之间,此项内容和OMC-R上TRX编号相
对应,本实例中小区4有15个载频,值为1-15,小区5有8个载频,值
为1-8.
[是否BCCH载频]:OMCR配置自动选择是否是BCCH载频
[是否使用IRC]选择支持。
表示在分集接收的情况下,通过算法去除具有相关性的干扰源,达到提高上行增益2~3db的效果
[通道模式]:单通道模式:不使用多载波联合
双通道模式:2套RRU使用多载波联合
多通道模式:2套及以上RRU使用多载波联合
默认选择单通道模式,如果是OTSR的站点此处需要选择多通道模式。
[载波个数]:如果是单通道模式默认是1,如果是多通道模式可以选择1~12之间的数值,如果一个站点的n个方向使用多载波联合的配置,则此处载波个数填n。
本实例中都是对应2个方向使用多载波联合,所以此处载波个数填2.
[多载波联合组号]:将此配置的载波配置到相应的组号中,表示这一组的RRU使用相同的载波。
本实例GSM载波完成后的配置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