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使的讯息-捷克陨石】第一章:流星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流星的故事
能在宁静的夜晚,仰视天空,看一道道流星划过天际,实在是很美的一件事。
尤其,传说中看到流星时赶紧许愿,愿望往往会实现,更增添了许多的神秘性与传奇性。
绝大多数的流星在进入大气层后,因其高速地与空气摩擦生热,就此气化掉了。
仅仅留下一道长长、光亮的尾巴,像闪电火石,像浮光掠影,就消失在夜空了。
极少数够大、够坚固的星体,才能够通过如此严苛的考验,降落到地面来,被人发现后,就称作为「陨石」(Meteorite) 了。
流星进入大气层后,其速度有多快呢?据科学家估计,每秒钟约有42,160公尺的速度,也就是说在「滴─答」的一秒钟时间之内,可以从台北咻地飞到新竹等地。
这个速度跟一支0.30口径步枪子弹速度来比,大概有76倍之快!连子弹都瞠乎其后,平常人实在难以想象其速度之快!
这么快的速度,从进入大气层,到撞击地面,全部过程也不过10~15秒而已。
如果是小星体,半途就燃烧、气化完了,那么时间就更短了。
科学家也推算过,假若这个星体小于5~10公斤的话,那大概很难降落到地面来了。
可能在半空中就化为一片「星云」了。
而落到地面上来的陨石,也很难再逆向推算它在外层空间时的重
量和体积,因为这与它切入大气层时的角度、速率、风速、及本身材质,都有关系。
比如「石陨石」 (Stone Meteorite) 就会消耗的比较多,而「镍铁陨石」 (Iron-Nickel Meteorite) 就会消耗的比较少。
当陨石以这么快的速度撞击到地面上时,小块的就不提了,撞破屋瓦、打破谷仓都不算什么,大块的,数以吨计重的,掉落海中会引发海啸,撞击地面,会引发如原子弹爆炸时的威力!
在非洲‧荷巴 (Hoba, Africa) 所发现的镍铁陨石,重达66公吨,是历史上有记载所发现最大的镍铁陨石。
在美国亚历桑那州有一个陨石坑,直径长达1610公尺 (约一英哩) ,是多大的陨石所造成的,现在也无法估量了。
生物学家一直无法找出真正的原因,为什么七仟伍佰万年前横行于地球上,身躯庞大,力量惊人,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恐龙家族,为什么会突然地从地球上消失的无影无踪?无人能抗衡、无人能匹敌的巨无霸,怎么可能绝种了呢?
近代科学家就归结出一种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恐龙的灭绝应该归咎于陨石的撞击地球。
科学家在北美洲墨西哥湾区发现一个巨大的陨石坑,推算时间差不多,应该就是促成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了。
一颗大陨石撞击地面,可能产生如原子弹爆炸,或数颗原子弹同时爆炸的威力。
爆炸当时所产生的杀伤力当然非常惊人,但最可怕的事情却是在事后。
由于类似像原子弹的爆炸,产生巨大的灰尘浓雾,遮蔽了整个天空,连阳光都照射不进来,大地可能都是在一片天昏地暗的状况
下。
这种情况可能持续个数年,所有的植物因为没有阳光而不能继续生长,动物们也没了食物来源,尤其体形庞大的恐龙都是要吃特大号的才能维持生命,现在都没了,所以也就一一挂了,在地球的进化历史上永远的缺席了。
这是到目前为止,所有讨论恐龙绝迹的各种理论中,可能性最高,也最被各方所接受的一种理论。
也许日后会有新的证据出土,再有新的理论形成,那么就以后再说了吧!
虽然陨石消灭了恐龙,听起来有点残忍和可惜,但对人类却是好的。
不然,以人类的体型和体力,如何和恐龙互争长短呢?恐龙是当时大地之王呢,谁都对牠莫可奈何呀!只有恐龙消灭了,人类才有机会,或说才有那个空隙,站上世界的舞台,变成地球的主宰者。
陨石直接地消灭了恐龙,却间接地帮助了人类,陨石应该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才是。
不过,看看人类的进化史,与其它物种的进化比较而言,人类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般,不是循序渐进的。
有许多人类学家推测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等在1400万~1800万年前有共同的祖先,出土的化石中也有「猿人」、「人猿」等等,但真正连结「猿人」与「现代人」之间的关键化石,却从未被发现到。
也就是有A,有C,却少了B。
人类进化的「过程」,找不到。
而人类这种动物也真好玩。
假设出现在地球的时间有过1800万年,或算是100万年也成啦。
人类有文字历史记载的时间约五、六千年而已,这之前95万年的文明几乎是等于0,几乎都是沉睡的时间
哪。
可能吗?
从五、六千年几乎是原始人生活的状况,到今天高度文明的发展。
就好像在盖一栋高楼,前200天都是在挖地基,到了第201天,大楼就突然盖好了。
这好不好玩?是不是很奇怪?
又,我们的那些堂兄弟、表姐妹的大猩猩、黑猩猩呢?自然界亏欠了他们什么?为什么佰万年来没叫牠们进化?虽然基因里的染色体仅差一对,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
人类的事是题外话,以后再讨论。
陨石是帮了人类的大忙却是错不了的。
话说流星(Shooting Star) 落到地上后,就是「陨石」(Meteorite) 了,且依其所含的成份不同,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一) 铁陨石 (Iron Meteorites)
(二) 石陨石 (Stone Meteorites)
(三) 铁石陨石 (Stony-Iron Meteorites)
顾名思义,铁陨石就都是金属成份的了。
铁陨石只是个概略分法,它还包含相当成份的镍 (Nickel, 6~75%) ,所以也常称为「镍铁陨石」 (Iron-Nickel Meteorites) 。
铁陨石大概占了所有下降流星的5.7%。
石陨石占了所有流星的92.8%比率,是最多的,较平常的,其成份也多类似地球上的矿石,只是比例上不一样,硅、碳、磷、镁、钴,也包含了少量的 (15%以下) 的镍和铁。
还有,也常在此类陨石中发现「橄榄石」 (Olivine) 的结晶。
当一块陨石,含有约一半一半左右的铁和石的时候,是个混合体,就称作为「铁石陨石」 (Stony-Iron Meteorites) 了。
这种的比率最少,约占所有流星下降率的1.5%而已。
这是以所有落下比率的流星来估算。
但是在实际找寻与被发现的比率上,却是镍铁陨石的最多,因为它的结构最坚固、也最耐消耗。
这是因为流星在穿过大气层时的现象,也好像是在洗三温暖一般。
在外层空间的温度,大约是零下273℃,一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热度最少在1600℃以上,就是铁的熔点以上了,也有高到1800℃的。
然后在下降到最后一、二千公尺中,已进入大气层的底部,陨石的行进速度比起在刚进入大气层中已减少很多了,浓密的空气又会为它降温达到地表的温度。
哈哈,短短10~15秒钟的旅程,温度上下约有2000℃的差距。
绝大部份的「石陨石」不堪忍受此种蹂躝,就爆为一片「尘云」 (Dust Cloud) 了。
只有头壳比较硬的「镍铁陨石」,才下得到地面上来,所以被发现的比例也较多。
可见得流星要进入地球表面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哦!它们在外层空间亿万年之久,可能都平安无事,进到地球的大气层后,或撞上坚硬的地表后,大多粉身碎骨,化为乌有了。
石陨石的命运不佳,镍铁陨石到了地球后,各自的命运也是差别很多。
幸运的,到了博物馆、搜藏家、或您我的手中,那就爱惜呵护有加;倒霉的掉入海、湖、河、沼、或丛林中、或湿度高的地方,就会开始锈蚀。
它原本是永恒的生命,就终结在地球的怀抱中了……,想到此,还真的有些鼻酸。
不过,换个角度想,陨石在太空中虽像是永恒,但实际上是冰冷又孤独的。
撞进地球以后,虽然化为乌有了,却只是转换为不同的能量型态,而变为地球「有机体」的元素、细胞,反而是活了起来,赋予了新生命。
别忘了我们的地球也是一颗星星哦,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是生活在宇宙中。
能量不灭,生命不死,只是型态不断地转化罢了。
我们欢迎陨石的加入,它也变为我们的食物、呼吸、饮水、及生命的一部份。
看看这浩瀚无垠的宇宙,无尽虚空,一颗在太空中流浪的陨石要撞上地球,需要多大的缘份啊,因为那机率是何其渺茫呢!而一个人若能拥有一小块的陨石,那又是何等的幸运啊!能不好好珍惜吗?
陨石在以高速撞入地球表面后,也有不同的景况。
石陨石本身就比较脆弱,而且外表和地球上的石块也很像。
撞到比较松散的砂土地、或泥土地,有可能就此没入地下,而难以找寻,除非有人目击落地的地点,并及时挖出。
若是碰撞到坚硬的地表,如岩石地、或冰冷坚硬的冻原,可能也是难逃粉身碎骨的命运。
如果要在一片不确定详细落点的地方,要去分出石陨石、或地球石块的话,哇,那可是要很好的眼力来看、来分,搜集后再由专家来仔细分析。
这些工作都极为庞大且困难,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即使是行家也难以胜任。
最好是有人目击落地的地点,确定范围后再去搜寻,才比较可能有所获。
假如这些石陨石里面含有相当成份的铁质,包括镍铁陨石的搜寻,我们就可以利用其「磁性」,而以一种类以在寻找地雷的装置─
─金属探测器,扫瞄地表,并找出这些陨石。
这个工作当然也不轻松,但至少「可能性」已经大增,即使是外行人也可以做。
由于陨石稀少,价格也昂贵,在国外很多人就利用假日到郊外,或陨石可能的落点附近 (如陨石坑旁) 来搜寻,称作「Hunting」、或「Hounding」,像是出去打猎一般。
找得到,就当是意外之财,贴补家用;找不到,就当是运动、休闲,好玩嘛!这总比钓虾、锉鱼等等有水平多了吧!
镍铁陨石若是没入土中的话,以相同重量的石陨石来比较而言,会没入更深;因为重量大、体积小、密度高,所以贯穿力强。
当然,若是踢到铁板,撞到比较硬的东西时,也是会四分五裂的。
这些都是为什么比较容易发现到镍铁陨石,且镍铁陨石看起来又比较大的原因。
以下这个表,是美国的陨石专家奈宁格博士 (Dr. H.H. Nininger) 在1961年间对一些已被人发现最大的,并记录、保存下来的陨石:
以上的这些陨石,都有明显破裂的地方,所以用「大约重量」来表示其目前状况,并不代表它未降落地球前的原本重量。
而明显地,石陨石比镍铁陨石更为「伤重」啊!在外层空间,也许大家的大小、重量也都差不多。
看来,大气层对地球的保护,免得受陨石的直接侵害,也是有重大功劳的。
我们常喜欢捉狭地开玩笑说,若是陨石真掉到家里的话,人假如没被砸死,哇,那肯定会发财了!别看陨石们黑黑丑丑的,个个可都是身价不凡哦!
平心而论,陨石会进入大气层、撞击地球表面,这背后并没有任何力量在操作、控制,所以这也是完完全全的一种「自然的机率」。
陨石要落在哪里,没有一定的准则呀!南北极区和赤道的机率相当,陆地和海洋的机率相当,山区和平原、岛屿或沙漠,机率完全一样。
只是我们人要去把它找出来的「困难度」不一样而已。
如果陨石是掉入海中,哦,那想都别想了,打捞太困难了。
数以佰万美金将沉睡在宁静的海底,并慢慢的腐蚀。
如果掉在山区,除非您亲眼目睹落地处,否则要靠日后的搜寻,唉,难上加难喔!
所以,上个表也很有趣,发现地多是在美国大陆、非洲大陆、北极冰原、或南欧平原处。
在一个视野宽广,地形平坦辽阔,且地貌单调处,一旦什么东西掉下来,或有什么异常,常常可以一目了然,找起来也方便。
同理可证,在西伯利亚、戈壁沙漠、或非洲撒哈拉沙漠、及澳洲的许多区块,应该都有很多陨石,「尚待发现」。
有兴趣发财的朋友,别小看了本书所透露给您的「财路」哦。
在美国有一位专以买卖陨石为生的业者,罗勃‧海格 (Robert A. Haag) ,他自称是一位「陨石人」 (Meteorite Man) 。
他就是在宽阔的智利沙漠区域,驾吉普车拉拖曳伞升空,从空中搜寻任何疑似陨石坑的地方,再前去挖掘。
他说他爱死了他的工作。
的确,刺激好玩,利润又丰厚,任谁都会爱的!
这位海格先生很年轻,却很天才。
有一次在非洲乡下的一个小学当中,让校长替他动员了四百多名的小朋友在附近山区中搜寻,结果在二天之内找到了六块如假包换的陨石。
他以鼓励性、奖励性的价格买下,回国后又着着实实地赚了一票!
陨石到底是属于谁的?是谁先捡到谁先赢吗?还是在发现地的土地所有权人所拥有的?
这个问题曾引发很大的争议,因为利益所在嘛!而且在某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土地拥有者不一定就知道陨石已经降落在他的地上,他也不一定懂得如何去把它找出来。
后来,美国联邦政府只好订出法律,规定土地的所有权人,对落在他土地上的陨石也有所有权。
掉在他地上的陨石,所有权就是他的,别入不能乱捡、乱拿,那是私有财产了。
从此,平息了争议。
但在其它公有地上的陨石,应是谁先发现了,就是谁的了。
如何判断陨石的年纪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科学家们多是利用「同位素」 (Isotopes) 的衰退情形来判定其年龄。
陨石在形成的当时有「钾」 (Potassium-40) ,而在尔后漫长的时间中会渐渐衰退并形成「氩」 (Argon-40) 。
而另一种「氩-39」
(Argon-39) ,从陨石形成之初,就不曾衰减过。
科学家就是利用比较「氩-40」与「氩-39」的数量多寡而来看年纪大小,「氩-40」愈多的,就是愈老的。
有一颗看来极为平常普通的陨石,被称为「亚伦黛」(Allende) 的,经测试后,年寿高达46亿年!这也教所有陨石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瞠目结舌!46亿年的时间,几乎就和太阳系一样的古老,真不可思议啊!
是啊,那些在玩只有一、二百年到一、二千年的「古董」又算什么呢?还常常搞不清真假哩!
还有一种年纪,嘿嘿,「曝光年纪」 (Exposure Age) ,也就是陨石脱离其「母体星球」 (Parent Body) 后,直接曝露在宇宙射线下的年纪,也就是出道年龄啦。
说是宇宙射线,其实最多的是来自太阳的质子,并会在陨石的表面形成一种新原子,比如「氖-21」(Neon-21) 就是。
科学家在实验室内测量「氖-21」的数量多寡,就可以知道此颗陨石「出来混多久了!」通常,一些铁石陨石的道行约在六千万年,而镍铁陨石的道行则常常超过了十亿年!
呵呵,玩陨石旳一个最大好处,就是突然把心胸都放开了。
宽广无际的太阳系虚空,动不动几十亿年的历史,而我们人类生不满百,竟然可以将陨石把玩在手中,这岂不是太有趣?太好玩了吗?
摘自『来自天使的讯息--捷克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