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讲解: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李还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1. 焦虑的概念和三种类型 概念: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产生冲突时,个体 就会产生焦虑。
三种类型: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2.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是自我为了对抗 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 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3. 认知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①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出现不同反应;②认知 模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③改变认知模式,能改变 态度和行为,解决心理问题。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弗洛伊德以一种“心理地形 学”(psychical topography)的 观点,将人的心理活动分成意 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并指出病人形成症状的病因主 要存在于潜意识层面。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 超
医学心理学(第7版)
经典条件反射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在一个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金纳箱中,安放有一个食物盘。把一只
饥饿的鸽子放入箱中,它在寻找食物时可能啄红灯的窗户而获得了食物。如 果这种操作偶然重复若干次,鸽子就会主动啄红灯的窗户。也就是说它学会 了获得食物的行为,食物是对啄红灯的窗户的奖励,因此也称为“奖励性的 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有力地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 增多或减少。
医学心理学(第7版)
操作条件反射
医学心理学(第7版)
四、社会学习理论
(一)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建社会学习理论 1. 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 进行的。按社会学习理论的说法,构成人的模仿对象的范围极其多样,不仅 有别人的行为,而且书籍、电影等也都是被模仿学习的来源。 2.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具体过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2. 影响经典条件反射的因素(非条件刺激:UCS, 条件刺激:CS) (1)UCS与CS的性质:越强的刺激,其效果越显著。 (2)UCS和CS之间的时间关系:CS必须先于或同时与UCS发生。 (3)CS和UCS之间的一致性:在每一次试验中CS与UCS要同时展示。 (4)共同作用的次数:随着CS与UCS共同配合的次数增多,条件反射增强。 (5)以前对CS的体验:如果主体以前在没有非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已受过某 种刺激,那么,当这种刺激与一个非条件刺激共同作用时,就不太可能成为 条件刺激。
自我对上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要吸 取本我的力量,并处理、调整本我的欲望, 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平衡。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 人格构成 • 本我(id)--快乐原则 • 自我(ego)--现实原则 • 超我(superego)--至善 原则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三)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在本能内驱力的推动下,各个发
展阶段将经历不同的心理冲突并形成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如果性心理发展停留
在某个阶段或由于遇到挫折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就可能造成心理和行
为的异常。
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口欲期(oral stage,0~1岁) 肛门期(anal stage,2~3岁) 性器期(phallic stage,4~6岁) 潜伏期(latency stage,6岁至12~13岁) 两性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
注意
保持
运动再现
动机确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社会学习理论
• 班都拉——儿童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五、行为学习理论的临床应用举例
病人的一般资料:王某,女,20岁,大学生。 求助过程及方式:由父母陪同来心理门诊求治。 求助的主要原因:病人半年前与男友分手之后,心情低落,产生难以抗拒的饮食欲望,在外暴饮 暴食,一直吃到撑得难受才罢休,暴食后心情稍有缓解。之后每逢心情不好,或遇事不顺心即会 产生强烈的饮食欲望,暴饮暴食。开始时每2至3周发作一次,每次暴食维持1~2天,饭量是常人 的3~5倍。发作时,每1~2小时即会产生难以忍受的饥饿感,若不进食,则头晕、心慌、易怒, 进食后缓解。3个月前发作变得频繁,发作维持时间变长。体重明显增加。而因担心身材改变,而 在暴食后采用引吐、导泻、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身体发胖的恐惧心理。一再发誓 不再滥吃,但饥饿感来袭时,又无法控制。病人近半年来学习效率下降,有时旷课,感觉难以应 付考试。 重要的成长经历:病人9岁时父母离异,之后随父亲生活,在病人不开心的时候父亲就会给她买好 吃的东西来哄她开心,她就会觉得心情好些,病人认为吃东西让胃满满的能改善心情。
思维和注意、想象等过程;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认知指个体对他人、
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规则等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理解
的心理活动,也可称为社会认知。
2. 认知的基本过程 ①接受和评价体内外刺激信息;②作出决策、产生应对
行为以解决问题;③预测和评估行为后果。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认知
借助对梦的分析和解释可以窥见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并可以 用来治疗心理疾病。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
(一)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 (二)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临床应用举例
女,28岁,是一位机关工作者。诉说自己在公共场合总是控制不住的“脸 红”,并担心脸红时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这种情况是在一次参加县里招商 活动时变得有些控制不住了,当时她负责检查各个房间的设备,她每进入一个房 间,都要不由自主地照镜子看自己的脸是不是变红了。检查结束的时候,她觉得 脸色变得像红苹果一样。后来这种情况对她的工作和生活影响特别大。通过会谈 来访者回忆起最早在8年前就曾出现过脸红,那时她去美容院做面膜,可能是由 于面膜的原因,她的脸在开会时仍有些红,同事就问她为什么,自此以后她就开 始注意这个现象。结果发展到一开会就容易担心脸红,并为此忧心、懊恼。
显然,这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 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二)行为强化 1. 指一个具体的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了这个具 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 2. 分为正性强化与负性强化。 3. 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 ①直接性;②一致性;③已形成事件;④结果的特征。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3. 复杂的学习行为遵循两条规律 (1)频因律,即对某一刺激的某一行为反应发生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行为 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很可能再次发生。 (2)近因律,即对某一刺激发生某一行为反应在时间上越接近,那么这一行 为反应越容易固定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的刺激时越容易发生。
目录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重点难点
掌握
精神分析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理论的内容。
熟悉
性心理发展阶段;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
了解
释梦理论;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
医学心理学(第7版)
案例分析:按照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临床应用举例
越战老兵的银行劫案 一个越战老兵,他会在每年的固定的一天抢劫银行,他每次银行抢劫成功之 后就会把所有的钱放在银行的大厅里面,等待着警察来抓捕他。
案例分析:按照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
医学心理学(第7版)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它的关键是描述了有机体 (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 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 的具有正性价值的,或消极的没有正性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 都会对有机体后续的反应有影响。如果事件是积极的具有正性价值的话, 有机体会更倾向于作出同样的行为,如果事件是消极的不具有正性价值的 话,则会抑制该行为。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
• 李还胜 博士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 心理咨询师
• 360643419@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个人介绍:李还胜
职业背景: 教育学博士,临床心理学硕士,国际EFT认证治疗师,注册心理 师,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服务中心督导
咨询领域:
焦虑,抑郁,进食障碍,躯体化障碍的心理辅导。创伤及创伤后 应激障碍的心理干预。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成长 与探索,儿童青少年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的心理咨询。
电影中的心理学
1.诱惑肌肤:两个男孩子被教练性侵后的自我救赎 2.阿甘正传:女主珍妮的毁灭之路 3.童年的诺言:法国外交官和母亲的故事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重点难点
掌握
行为学习的理论来源。
熟悉
行为学习理论的内容。
了解
行为学习理论的临床应用。
医学心理学(第7版)
行为学习理论存在的时间很长,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 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成为行为主义诞生的标志。
常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否认、退行、投射、反向形 成、置换、合理化、认同、理智化、升华等。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五)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监督检查机制在睡眠时变得松懈,潜意识
中的本能冲以伪装的形式趁机闯入意识而得到表现,构成了梦境。 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表达,是通往潜意识 的一条捷径。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五、行为学习理论的临床应用举例
•小奥尔波特实验
第三节
认知理论
重点难点
掌握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
熟悉
几种与心理治疗相关的认知理论。
了解
认知理论的临床应用。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认知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1. 认知的内涵 ①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认知指信息为人接受之后经历的转
换、合成、储存、重建、再现和使用等加工过程,包括了感觉、知觉、记忆、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被理解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 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1. 20世纪初俄国巴甫洛夫通过实验发现了经典条件反射,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它是 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
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 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射。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 起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从而建立次级条件反射。
行为学习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 会学习理论。
“学习” 是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行为主义者对人类行为的理解
➢ 行为就是人们所说和所做的 ➢ 行为具有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 行为可以观察和记录 ➢ 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 行为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 又称心理动力理论
• 由弗洛伊德于19世 纪末创立。 • 奥地利维也纳的 精神病医生 (1856-1939)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主要理论内容
• (一)潜意识理论 • (二)人格结构理论 •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
制 • (五)神经症的心理病理 学
医学心理学(第7版)
我 本我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 我和超我。当三者关系协调,人格则表 现出健康状况;当三者关系冲突,就会 产生心理疾病。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 超
我 本我
本我在于体现自我的生存,追求本能欲 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
超我在于监督、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至于违反社会道德标准,以维持正常的人 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