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理论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理论要点

财政理论研究

宏观调控(手段)

一、财政政策

(一)税收政策

1.税收优化及税制改革

2.税费改革:(1)原则(2)措施和办法

(二)支出政策

1.财政支出结构调整:(1)必要性(2)措施和办法

2.政府财政投资(如国债)

3.公共支出预算管理:定义;必要性;措施和办法

(1)转移支付制度

(2)部门预算

(3)零基预算

(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4.政府采购制度

(三)赤字、债务政策

(一)配套政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二、货币政策

(一)利率

(二)汇率

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一)公共财政定义及特征: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调控性、法治性

特征。

(二)公共收入体系。

2

(三)公共支出体系。

(四)预算管理体系

(五)公共债务结构与规模。

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制度保证

(一)*为什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1.当前我为财政支出结构在相当程度下沿袭传统体制的弊端,主要财政包揽面太宽,加重财政负担。如不制度度创新和体制改革,而只是修修补补,就不能从根本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2.制度和政策相比,更具有长远性、稳定性、基础性特征,财政改革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只有制度创新,才有助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二)财政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我国支出财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现行国库分散支付制度,实行国库单一帐户制度。

2.改革基数分配法,实行零基预算。

3.引入市场机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4.依法理财,硬化预算约束。

三、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的职能作用

(一)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投资既创造需求也创造供给,没有投资的稳定增长,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职能范围的界定

A非政府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区别:

1.非政府性投资:(1)追求盈利为目标(2)不能承担较大的投资项目(3)短期投资为主。

2.政府性投资:(1)不以盈利为目的(2)可以从事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注重社会效益

B我国政府投资职能和范围:

3

1.要着力强化、支持社会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2.要合理安排投资布局,调节区域产业结构。

3.支持国有经济发展也是政府投资政策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二)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中的宏观导向作用

1.要在均衡社会投资总量方面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投资的调节作用,可以缓解投资膨胀,扩大社会需求。

2.注重发挥政府投资调节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作用。

3.要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保障的定义、内涵和职能

1.定义:社会保障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

2.内涵: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包括四项内容,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3.职能:两项基本职能,一是分配性职能,二是保障性职能。(二)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

1.国家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是社会保障分配的主体。2.社会保障是国家财政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3.财政是社会保障支付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二)当前强调加强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意义

1.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存在风险,企业负担很重。

2.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

4

总之,建立社会保障既是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和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约保障功能的发挥。

2.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缺陷,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

3.社会保障缺乏统一管理,基金运转处于无序状态。

4.基金收缴困难,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5.社会保障尚未纳入法制化运行的轨道。

六、*我国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必要性:收费项目较多,收费总额度膨胀,造成加重企业负担,加重农民负担,政府收入分配关系不顺,为腐败提供方便。

(二)改革目标:(1)减轻社会负担、企业负担和农民负担;(2)理顺政府收入分配关系;(3)促进国家财政的振兴。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三)改革原则:整体规划;分步推行;配套改革。

(四)改革措施和办法:

1.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乱收费

2.部分现有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

3.部分收费改成税收

4.保留部分收费,但应规范,标准适当。

七、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5

1.财力分布的纵向不均衡。即各级政府的收入划分和支出划分的结构性失衡,导致较低级次政府的收入短缺。需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这种缺口,实现纵向均衡。

2.财力分布的横向不均衡。即地区间财政净受益水平的差异与保持基本一致公共服务水平的矛盾,是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的另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3.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外部性。即对地方政府的活动在行政管辖区域之间的利益溢出,需要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必要调节。

5.协调各级政府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转移支付是协调地方政府行为,实现国家统一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的必要手段。

(三)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一类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或称无条件拨款;一类是有条件转移支付,或称专项拨款。

(四)我国中央对地方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

1.体制补助与上解

2.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

3.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年终结算补助与上解。

4.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专项拨款。

5.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以建立公式为基础,以均等化为基本目标。

(五)今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1.目前的不规范:(1)转移支付形式过多(2)采用“基数法”有缺陷。有可能加剧地区间财务分布的不均衡。(3)有条件转移支付种类过多。分配方法不规范、分配过程随意性大。(4)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有限。目前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在全部政府间转移支付资金总额中仅占极小的比重。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