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以德为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以德为本

——论探索性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只是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题记

要了解“德育”,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德”,这个“德”,不同于“道德”,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德”是一个会意字,由彳、十、目、一、心组成,字面中,从字面中可以看出“德”含有做、方向、去看、去辨别、去想四层意义。总之,一个德字,道出的尽是——让人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索这个世界。因此,笔者认为,教育以德为本,德育以探究为魂。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亲身经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陆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发现学习,亦称探究性学习,是指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

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证据、形成解释,并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文喆,《人民教育》2000年第12期)参考以上不同学者有关探究性学习给出的不同概念,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这样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操作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起源及现状

多年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虽然研究的重点、阶段以及成果不同,但是他们都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并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

早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提出并实践“做中学”,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去“做”,因为经验都是由“做”得出来的。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探究式教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59年,布鲁纳在伍兹霍尔会议上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报告,提出了应重视科学的知识结构,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新教育观,并率先倡导“发现法”。美国生物学家施瓦布是明确把“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方式的首创者。1961年在哈佛大学演讲会上做了题为《作为探究者的科学教学》的报告,提出了“探究学习方法”。他曾说:“如果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有比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布鲁纳曾说:“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本身,更要了解学科知识的结构框架,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才是巨大的”.。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台了两部具有纲领性的科学教育文献。1990年美国科学教育研究会提出的《2061计划》和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推出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两部文献都强调探究教学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特别强调以“探究”为特殊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他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

英国推出《1998年教育改革法案》,特别强调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英国1998年颁布的科学课程大纲将科学课程的成绩目标修订为四项,其中,初中科学课程成绩包含“科学探索、生活和生命过程、材料及其性质、物理过程”等,而“科学探索”一项恰恰是探究式教学所要求的。

探究性学习早期表现形式是“发现法”和“问题解决法”。发现教学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教育家卢梭。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倡导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认为凡是儿童能从经验中学习的事物,都不要让他们从书本中去学。

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性学习时间”,其目的是“追求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并确认这种学习对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以国际化、信息化等为标志的社会变化是十分必需的”。日本在日本文部省把“综合学习”写进2002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新课程方案。

对于探究性学习,我国部分地区先是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开展这项研究,1999年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首先正式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后来很多学者提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比“研究性学习”的提法更为妥当,更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

在2001年课改以及新课标提出之后,我国不同版本的教材也进行了改版,我们以苏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为例进行分析,苏教版教科书将每一节都分为五大系统,它们是:

目标系统:明确目标,有助于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图文系统:精要的文字阐述,配以精美的图和图群,使知识简约化、生动化。有助于把握重点,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活动系统:主动参与探究、观察、实验、调查、讨论、论坛和游戏等活动,有助于提高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评价系统:包括自我评价和思维拓展。

拓展系统:包括课外探究和课外阅读。

这种改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实验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发现并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李克东教授提出了适用于课堂讲授型教学中“情境——探究”教学和基于资源利用的主体探索性教学等模式。理论的研究有何克抗和陆璟教授对建构探究性学习的原理和模型的研究,而实践方面则有顾彦文、严晶文等教师对于探究教学的尝试。但是目前对于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的较多,实验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现阶段只有江苏省和北京市有课题组对生物探究性实验进行系统的研究,且处于初步尝试阶段。

三、探究性教育的类型及重要意义

(1)实验型探究

实验型探究包括教材中的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由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些实验等的共同特点是实验结果是未知的,给学生一种神秘感,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进行探究的动力,这样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2)调查型探究

调查型探究是为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以与教材内容有联系的社会问题为题材,展开调查。这些问题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易于开展。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分配好任务,相互配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