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心理学院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与认知研究所团队成员
周治金,博士,教授,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创新性教学等。

刘思耘,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的加工与表征,言语知觉,二语习得过程,具身认知。

赵庆柏,博士,副教授,脑与认知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神经科学,网络语言,基于网络的问题解决。

定险峰,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探讨数量、时间和权力等抽象概念的心理表征和神经机制。

范炤,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视知觉,注意与工作记忆,网络心理学,虚拟现实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高闯,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数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网络心理学。

试图从学理理论,对心理学经验研究领域进行重构,确立数理心理学理论体系。

程晓荣,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语言发展,语言与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视知觉与注意。

成良,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利用神经电生理方法(TDT、ERP、fMRI 等)研究感觉信息加工及脑高级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网络成瘾对脑高级认知活动的影响机制,以动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手段研究学习记忆和创造力的神经机制。

李玉杰,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注意,老龄化,刻板印象。

(9人)
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团队成员
郭永玉,博士,教授,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人格理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研究,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

佐斌,博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应用、青少年儿童对社会与文化的理解、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

李晔,博士,教授,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心理、师生关系、文化与社会认知;组织公平感与社会公平感等。

贺金波,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的生理机制,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前注意的神经机制,酒精对前注意的影响等。

王伟,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理论。

黄飞,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少年人格发展与评估,人格知觉,人际关系与社会发展,测量等值性等。

温芳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社会与群体认同,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面孔吸引力等。

李静,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质主义,收入与幸福,社会阶层心理学等。

(8人)
周宗奎,博士,教授,心理学院院长,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

谷传华,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创造性发展与培养,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范翠英,博士,教授,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网络欺负、网络道德心理研究等。

莫书亮,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异常儿童社会认知发展及干预。

孙晓军,博士,副教授,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等。

田媛,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心理与行为、媒体学习评测、青少年公正价值观等问题。

刘勤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健康发展、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亲密关系与家庭治疗。

孔繁昌,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自我与健康、网络使用与青少年发展。

李董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

(9人)
教育心理研究所团队成员
刘华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校心理辅导、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习。

龚少英,博士,教授,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与教学心理、网络学习、教师心理。

张微: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特殊儿童学习与促进、学校心理辅导、网络心理健康。

王福兴: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学习、教学心理、媒体与儿童、眼动技术。

熊俊梅: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习与教学心理、网络学习、心理健康。

唐云: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统计与测量、网络学习。

彭明: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包括情绪识别和调节的神经机制,进化角度下情绪的功能与发展,情绪对社会认知的影响,网络情境中的社会认知特点。

(7人)
江光荣,博士,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与效果、青少年自杀与自伤行为、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求助行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陶嵘,博士,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情绪异常的心理生理机制及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中国文化下的心理治疗、梦的工作等。

吴才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的组织与管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夏勉,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人的求助行为与助人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

孙启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依恋理论的心理病理与治疗改变机制、创伤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文化维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评估与诊断及咨询伦理等。

朱旭,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效果、咨询关系、团体治疗。

于丽霞,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青少年自杀与自伤行为。

段文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大学生求助决策。

(8人)
管理心理研究所团队成员
马红宇,博士,教授,管理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作生活平衡与组织文化建设、新生代职业心理与管理、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应用、网络心理与应急管理等。

洪建中,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与知识管理,包括文化- 历史活动理论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知识管理中心理与文化机制、合作性学习与知识创新、心理与知识管理的跨文化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管理的心理研究等。

徐富明,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心理与行为决策、教师职业心理学、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王忠军,博士,副教授,管理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员工发展与职业健康,包括新生代职业心理、工作动机与激励、上下级关系、情绪劳动与情感管理、职场压力与健康、职业生涯成功等。

刘亚,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大学生职业决策等。

谢员,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生涯心理辅导与咨询、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包括压力管理、员工使命感、野心家型员工、生涯适应、生涯决策风格、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等主题。

唐汉瑛,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反生产行为、工作- 生活平衡、谦卑领导、胜任特征建模与应用等。

(7人)
(共49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