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由于利率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 ,利率传导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受到限制
5.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脱节,两 个市场上价格结构失衡,资金流动受到很 大约束
分点,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结算面额占比 减少了15个百分点。
3.近年来的发展与创新
1.交易品种 短期融资券、次级债、一般金融债、混合资
本、信贷资产支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 据、公司债 2.交易工具及衍生品 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人民币利率互换 3.对外开放 人民币债券、国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
4.存在的问题
看,各期限的债券余额 都有所增加,其中1-3 年期债券存量的增幅最 大,增长了37.06%。 与2007年末的债券存 量的期限比较,2008 年末1-3年期债券的存 量占比增加了3.1各百 分点,10年期以上债券 存量的占比降低了2个
百分点。
4.成交量分布
5.结算方式 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笔数突破 30万笔,结算面额突破100万亿。从结 算笔数来看,全年共结算30.6万笔,同 比增长62.2%。现券和买断式回购结算 笔数涨幅较大,分别为100%和108%。
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格局
中国债券市场 Bond market of china
银行间市场 Inter-bank market
中央国债公司 CENange market
中国结算公司 CHINA SETTLE COM。
同业中心 Inter-bank trading center
协议市场 Out of ITC
上证所 SSE
深交所 SZE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
1.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1988年至1993年) 不记名的实物券没有统一的托管机构,而是发行后再分 散托管在代保管机构,交易只能在代保管机构所在地进 行,不能跨地区交易 2.交易所债券市场主导时期(1994年至1996年) 1995年8月,国家正式停止了一切场外债券市场,证券 交易所变成了中国惟一合法的债券市场 国债“327”事件 3.银行间场外交易市场的兴起(1997年)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需要
三.企业债
企业债 可转换债 公司债 短期融资券 中期票据
4.1.2流通结构分析
1.托管情况
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仍然是市场存量的主体,三者分别占 市场总余额的32.49%、31.80%和24.42%,三者合计88.72%,
2.参与主体
3.各期限存量 从存量债券的剩余期限
1.债券市场品种结构不合理,企业债的比 重偏低。国债期限较为单调且偏向长期化 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长期国债比重过大 ,而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比例过小。
2.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2006年底,我 国国债余额仅为29048亿元,占GDP的 14.5%左右
3.债券市场的分割使利率信号的可信度降 低,抑制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
现券和质押式回购结算笔数占比分别为 60%和37.35%,与去年相比,现券交易 笔数的占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质押式 回购交易的结算笔数占比减少了12个百
分点。从结算面额来看,全年共结算 104.6万亿,同比增长66%。现券和买断 式回购结算面额涨幅较大,分别为142 %和137%。现券和质押式回购结算面 额占比分别为40%和57%,与去年相比, 现券交易结算面额的占比增加了14个百
2.债券市场的发行结构
一、国债市场的发行特征
1.发行方式:行政摊派、承购包销、柜台 销售、招标方式
基数承购、差额招标、竞争定价,余额包销 2.品种结构 无记名国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特
种定向债券
二、金融债券
1、政策性金融债 2.普通金融债 次级债 混合资本债 3.资产支持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