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doc 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doc 8页)
目录:
正文 (2)
一、提高教学口语的儿童化水平 (2)
(一).力求准确规范,语意浅显明白。 (2)
(二).语态活泼轻松,表述形象生动。 (2)
(三).感情真切坦诚,注意平等交流。 (3)
二、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3)
(一).语言要生动形象。 (3)
(二).表达要准确精炼 (4)
(三).注意启发诱导的技巧 (4)
三、增强语言表达的幽默感 (4)
(一).保持心境稳定 (5)
(二).保持情真健康 (5)
正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素养概括为六条,其中第五条便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思想交流的工具,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掌握和运用语言是一条首要的基本功。而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对象是儿童,语言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因此,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十分重要。
本文就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提高教学口语的儿童化水平
每个教师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的口语对儿童有吸引力,于是,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说的话具有儿童化的特征。这是对的。但是,有些人认为只要尖着嗓子奶声奶气地用“娃娃腔”说话就是儿童化了。儿童化的口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出神入化地拨动着孩子的心弦,启迪着孩子的心智,只要教师一张口,就会“粘”住孩子的心。为什么全国有那么多的电视小观众喜爱看鞠平阿姨主持的“七巧板”节目?我想,这与鞠平运用儿童化的口语是分不开的。儿童化的口语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语言,是小教的专业性语言。如何才能提高教学口语的儿童化水平呢?
(一).力求准确规范,语意浅显明白。
对儿童说话不可轻率。如果认为儿童知识水平有限,思考能力差,教师就可以“以其昏昏,使人召召”,从师德上讲这是“误人子弟”,时间一长,自己将威信扫地。例如,有位教师讲故事,为了渲染“春意”,就说:“冬天过去了,冰雪融化了,热带鱼妈妈带着小鱼游过来了……”热带鱼要在20℃以上的水温中才能生存,早春季节,冰雪初融,热带鱼怎么会“游过来了”呢?这个带有常识性错误的说法,也许不久就会被孩子识破。由此看来,追求浅显应以准确为前提。
另外,在孩子面前,教师说话也要“为人师表”,说话时,语音、语法、语德都要讲究。处于语言发展最佳期的儿童从教师那里受到良好的语言熏陶,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教师要用纯正的普通话讲话,不仅内容无懈可击,还要精于遣词造句。
浅显明白的儿童化口语,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其特定的个性。据心理学测定,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说话,如果一句话超过8个词,他们常会听了后面忘了前面,长长的句子会使儿童听觉的“周期性唤散”提前。因此,要避免附加成分的堆彻,避免“成人腔”,避免
“异常诧异”,“毛骨悚然”一类文言词语的嵌入。要少用复句,多用单句、短句,多用儿童已掌握的富有表现力的词汇与句式说话。
(二).语态活泼轻松,表述形象生动。
教师给孩子说话,要未成曲调先有情。情绪饱满,轻松活泼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睦的语境,你的语言就会在心理共震中越发显出效果。教师要多用比喻、拟人、摹画、类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施展绘声绘神的描述技巧,调动儿童对语言信息的再造想象力。例如,教“鸟”和“乌”两个字,为了让学生将两字辨别记牢,就说:“小鸟身上长着花羽毛,它头上黑黑的眼珠,我们一眼就能看到。所以,‘鸟’字里有一点;可是乌鸦全身长着黑羽毛,它的黑眼珠我们看不到了,所以,‘乌’字里没有一点了。”
(三).感情真切坦诚,注意平等交流。
儿童有一种“爱抚期望心理”,这是稚嫩、幼弱者的本能心态。他们对有丰富感情负载的语言和寡淡冷漠的语言,是能敏感地加以区别的。甚至你无意中流露的一个眼神,隐藏于嘴角的细小表情,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我们对孩子说话要尽量做到情真意切,娓娓动听,忌用独白式、训话式说话,语调要舒缓有致,抑扬适度,语气要柔和,仪态要自然;表情要丰富并作适度的夸张;手势可多一些,但幅度不宜过大;音量小一些,不必高音大嗓。有时,快速的低调声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亢奋,调动他们的听觉注意。
当孩子们在自发地做某种游戏时,他们对以长者自居的“大人”是排斥的。这说明,儿童有自己的“世界”。我们要进入这个世界的唯一方法是注意与他们作坦诚的平等交流,不必隐瞒你对儿童某种行为的不满,也不要嗲声嗲气地在你的话里嵌进过多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对孩子说话也不必隐瞒自己的愿望、需求和弱点,甚至适当的“自我暴露”会引起一种“回报效应”,孩子也许会悄悄地告诉你,他正在为“爸爸妈妈常吵架”而苦恼。可见,要想让我们的每句话“粘”住孩子的心,真切、慈爱、坦诚是头一位的。这样,他们就会欢迎你进入他们的“儿童世界”,你就可以同他们作友好、知心的对话了。
二、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天天要上课,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有了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语言,仍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语言是讲究表达艺术的语言。它不同于演说做报告,也不同演戏说相声;不必象法庭充分论辨那么庄重,也不能像平时闲聊那么随便,它的格调风韵独特,传情达意的技巧微妙。它可以使深奥晦涩变得生动有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它使教室“春风骀荡,满屋生辉”,使学生在“润
物细无声”之中获得知识和营养。如何才能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
(一).语言要生动形象。
给小学生讲课,教师用直观性强的语言说话,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色,怎样使教学语言富有直观性呢?
1、运用“显象语言”。如当代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这几句话,诱发人们的想象,刺激人们的“内视觉”,生动地再现了生活,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描述事物。例如:作远景、近景、全景的描述,作俯、仰、正、侧等不同角度的描述。这样既展示特征、勾勒细节,又注入感情,渲染气氛,就能使人可见、可闻、可感。
(二).表达要准确精炼
所谓准确,不仅是指语言、语法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语汇、句式表达事物的千差万别,说话喜欢用“套话”贴标签,或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如一位老师讲课文,篇篇“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结构紧密”,评价学生答问,都是“还可以”“差不多”之类,这种随意性的模糊表达,是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毫无相通之处的。
所谓精炼,就是句句话说在点子上。“立片言可以明百意”,就是说,教学语言的优劣,不是由数量而是由质量决定的。教师的表达确切简洁,耐人寻味,从教学功能上讲,有引发思维、拓展思路、启迪智力的作用。当然,对儿童来讲,精炼并不意味着过分浓缩,而是要把话说得严密紧凑、干净利落一些,用废话、空话充斥课堂,是对学生宝贵光阴的浪费。
(三).注意启发诱导的技巧
启发不是问“十万个为什么”。有一位教师在教《草船借箭》时,一连串地向学生提问:“哪些同学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周瑜的?周瑜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要叫军匠们迟延?周瑜又疑惑什么?诸葛亮怎么敢请鲁肃帮忙的?鲁肃是怎样的人?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周瑜预先怎么没有想到诸葛亮会请鲁肃帮忙?……”以为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其实这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是把学生看成了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把他们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轨道上。这种教学仅仅是让学生做“填空”题。整节课实际上就是用“填空”的方法来“满堂灌”。高明的教师并不把结论“灌”给学生,而是用诱导性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萌动,进而引导他们思索、探求,以促进“顿悟”时刻的到来。
总之,教学口语艺术表达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在认真刻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