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业
题目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各产业部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协调区域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关系,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具备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提高产业结构的效益. 本文将以全国(中国大陆)为参照,以北京市2002-2011年间三次产业的GDP 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北京市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差异及竞争力等。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 ,简称SSM )已广泛运用于国内外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中.与其它产业结构分析法相比较,它能确定区域内各部门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产业部门在参照区域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Shift-Share-Method,SSM) 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Lampard、Muth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应用的形式,SSM 在国外的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于20 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地理学、规划学、区域科学等学科研究中。
1.基本原理
SSM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处上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总的经济增长量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数学模型的构建
区域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了变化。设该区域在初始期( 基年)经济总规模为b0,末期经济总规模为b t,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该区域经济划分成j( j = 1,2,3,…,n) 个产业部门,分别用b j,0和b j,t 表示第j 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经济规模,并且以B0和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在相应时期初期和末期的经济总量规模,以B j
,0
和B j,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初期和末期的第j 个产业部门的规模。该区域第j 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为:
r
j
=
.
0 ,
,
j j
t
j
b b
b-
,( j = 1,2,3,…,n ); 所在的大区第j 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为:
R
j
=
0,0,
,
B
j j
t j
B
B
-
,( j = 1,2,3,…,n);
以上级区域个产业部门所占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
b j=(b j,0.B j,0)/B0(j=1,2,3, …,n)
这样,该区域在[0,t]时间段内第j 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 j可以分解为N j、P j和D j 3 个分量。即: G = N j + P j + D j。
N j称为增长份额,N j= b j’×R j。它是指j 部门的所在大区总量按比例分配,该区域j 部门规模发生的变化,也就是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果按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应该产生的变化量。
Pj称为产业结构转移份额,P j = ( b j,0-b j ') ×R j。它是指区域部门比重与所在大区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该区域第j 部门增长相对于所在大区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它是排除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速度的差异,即假定二者相同,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如果该值为正,表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优于所在大区的产业结构; 该值越大,表示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大。
D j称为区域竞争力份额,D j = b j,o×( r j-R j) 。是指区域第j 部门增长速度与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了区域j 部门相对竞争能力。如果该值为正,说明该区域j 产业部门较所在大区而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该值越大,说明该区域的j 产业部门竞争力对本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因此,区域总的经济量G、增长份额N、产业结构转移份额P、区域竞争力份额D 可以分别表示为:
G = N + P + D
N=∑[b j,0(B j,t-B j,0)/B0],(j=1,2,3,…,n)
P=∑[b j,0(B j,t-B j,0)/B j,0]-∑[b j,0(B j,t-B j,0)/B0],(j=1,2,3,…,n)
D=∑b j,0(r j-R j)
G=b t-b0
若用K j,0 = b j,0/B j,0,K j,t = b j,t/B j,t分别表示区域j 产业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所在大区相应部门的比重,则区域对于全省的相对增长率为: L = (b t/b0)/(B t/B0)= W ×μ,其中W 表示结构效果指数; μ表示区域竞争效果指标,可分别表示为:
W=(∑K j,0×B j,t/∑K j,0×B j,0)/(∑B j,t/∑B j,0)
U=(∑K j,t×B j,t)/(∑K j,0×B j,t)
由以上各式可知: 若G 愈大,L 大于1,则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所在大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若P 愈大,W 大于1,这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产业、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区域的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该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 若D 较大,μ大于1,则说明该区域的各个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很大,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是将一定时期内(本文选定的为2001-2011年)的区域经济(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发展状况与参照区(本文为全国)作比较,将区域内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三部分.本文选取2002—2011年作为考察区间,其中,2002年为基期,2011年为报告期. 以全国为参照,分析北京市在此期间内的总量变化、结构偏离和竞争力偏离状态.根据数据可比性原则,所有数据均以可比价1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计,以2002年为基期. 换算后的2002—2011年北京市与参照全国的GDP 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见下